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紫坭中心村的规划建设为例,对大城市周边村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产业结构、新村建设、特色风貌创造四个方面,结合大城市周边村镇发展的普遍问题阐述了观点及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春彧  姜丽芳 《城市建筑》2014,(15):269-269
辽宁满族传统民居经过千百年的摸索与发展,为当今时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本文试图总结辽宁满族传统乡土建筑的建筑元素特色、建筑技术特色与建筑文化特色,深层次剖析其成因,从而启发与指导当代建筑的乡土化回归。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府村传统民居院落调研统计和实地测量,分析传统民居院落形制和空间特色,总结出单体建筑特点及空间尺寸参数,对这些传统院落的保护和修复有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山西晋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因素,从规划选址、平面布局、院落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阐述了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行山中部井陉县大梁江等村镇民居的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该地区的院落形式,并对窑洞、瓦房、平顶房等民居形式进行了阐述,探讨了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特点,为古村落民居建筑和景观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对鲁南的沂蒙山区传统民居进行专项研究,并通过现有民居来分析传统民居居住格局的形成因素和特征,论述了沂蒙山区草房子的优劣,指出这些研究对于鲁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继承与新农村民居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高椅村这个因移民而兴盛的非典型性侗寨为研究对象,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其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并对该地区 的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在实地调研和对大木匠师访谈的基础上,对高椅村传统民居穿斗架的一般知 识、构造做法、营造程序等技艺进行归纳总结。该地区穿斗架技艺完善结合了西南干栏建筑和汉族建筑的木构技术, 是穿斗架重要案例研究,对于全面探究南方木构架的发展规律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梳理宜丰地区传统聚落特点,归纳其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空间形态,总结传统木构特征.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以数字化建模重现建筑风貌;通过对当地工匠进行访谈,整理当地营造做法,吸取传统智慧,为下一步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居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长汀传统民居是在长汀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当地自然经济相适应,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长汀自然条件复杂,并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长汀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差异较大。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具有浓厚的南方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10.
结合调查实践经历,首先对闽南传统居民建筑概况作了讲述,然后介绍惠安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特色及组成,最后指出闽南传统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性格,还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特征,尽显其民居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梳理宜丰地区传统聚落特点,归纳其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空间形态,总结传统木构特征.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以数字化建模重现建筑风貌;通过对当地工匠进行访谈,整理当地营造做法,吸取传统智慧,为下一步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毅 《中外建筑》2002,(2):37-39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其传统民居特色,初步探讨了对古城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李小滴 《山西建筑》2009,35(15):37-38
通过对巴蜀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分析,总结了现代建筑中应用巴蜀传统民居特色比较典型的几个方面,指出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将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使传统民居在建筑浪潮中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分析其传统民居特色,初步探讨了对古城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梳理宜丰地区传统聚落特点,归纳其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空间形态,总结传统木构特征。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以数字化建模重现建筑风貌;通过对当地工匠进行访谈,整理当地营造做法,吸取传统智慧,为下一步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梳理宜丰地区传统聚落特点,归纳其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空间形态,总结传统木构特征。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以数字化建模重现建筑风貌;通过对当地工匠进行访谈,整理当地营造做法,吸取传统智慧,为下一步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徽州传统民居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极悦  程硕 《安徽建筑》2001,8(3):21-25
日本建筑学家在<中国民居研究>一书中这样描写徽州传统民居:街巷又深又窄,阳光射不进去,但可以看到明亮的天空.  相似文献   

19.
20.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界定,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清末(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水口等民用建筑群体。其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由于徽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诸因素的特殊性和徽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得徽州地区至今仍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乡村原貌格局,以及历史、文化风俗信息,人们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的今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文精神及各民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