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是安庆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为其主要职能,体现了皖江居住文化传统风貌.现阶段街区将要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论文从社会结构形态角度,在对居民生活方面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风貌保护的同时就居民生活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区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谋求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有助于开拓思路,为探索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居民生活改善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文中介绍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烟袋斜街片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社区属性和特点,提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应借助社区发展途径,从单纯的物质环境保护规划转向综合的社区规划,鼓励并推动社区居民的有组织的社区参与,促进政府与居民互动、共同承担保护与改善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遗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文化空间最丰富的地区,如何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尝试以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主体“居民”作为文化空间的主体要素,进行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空间、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究和表达,并从居民关系网络、空间网络和文化网络三个维度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的网络模型构建和网络特征相关测度的解析,基于此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重点之一,提高居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北京南锣鼓巷雨儿胡同内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例,利用红外热像仪技术对建筑进行拍摄,并通过热成像图分析建筑的保温性能,从建筑物理角度分析传统建筑的居住质量和在保温节能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继而提出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谈历史地区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城市传统街区是构成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也是古城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场所,然而对于一座历史城市而言,仅仅有一个物质环境保护规划,其保护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古城传统风貌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城市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求相矛盾。因此,作为历史城市应当提出一种综合战略,以达到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6.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中,居住性历史街区承载着传统风貌存续、街区活力再生、现代宜居优化等多重时代使命。居民主导、多元协力、活态治理是北村韩屋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机制:居民主导—自下而上自主式更新是北村治理启动与传统风貌保存的基础;多元协力—政府自上而下结构性保护与政策扶持、专家技术协力、市民文化协力是北村治理发展及街区活力再生的动力;活态治理—居民主导、居民主体、居民自治是北村治理持续及现代宜居优化路径。汲取北村韩屋街区治理方法,存续经验,对我国居住性历史街区的更新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四北改造     
一、死结 中国历史任何一次有关四合院街区的改造的尝试.都是以迁走原住民为代价,去换取对四合院传统街区的保护.大多关注于四合院街区物质形态.忽视其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完整、民居建筑特征连续性强,与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定区别。本文回顾了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中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沿革,指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村镇中单体价值一般、但对整体风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与山东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实践为例,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传承及乡土建筑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内居住着大量的居民,他们传统的日常生活方式构成了街区内充满活力的场景,是体现乡愁和延续记忆的地方。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类型,应当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然而,由于我国大多历史文化街区长期以来主要采取静态保护模式,使得很多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以柳州市曙光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践为例,探讨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对街区保护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促进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延续传承的活态遗产,是城市文化和区域特色的深刻烙印。快速城市化促使历史街区面临失活困境。文章以闽江流域的历史街区——朱紫坊为例,基于城市更新转型期存量提升的背景,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以活化街区文脉为重点,梳理街区特质、总结失落原因、构建活化策略,以期在街区保护的过程中实现物质空间存量盘活、历史文化创新延续、非遗业态重构活化,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多方面分析和评价了长沙太平街历史街区的特色和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和管理上的改善措施,以保护和更新这一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满足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历史街区品质.  相似文献   

13.
咸阳中山街地区空间特色解析与保护更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旧城更新过程中如何对传统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及文化内涵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咸阳中山街历史街区为对象.详细研究了其整体空间格局.街巷空间特色及其蕴含的丰厚文化积淀.并且指出中山街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更新改造的目标与理念.并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街区整体空间结构.街巷的空间体系、重要节点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希望对古城传统街区特色的延续,对地区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有机缝合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古街风貌.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理论及观念的完善,加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对衰败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成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平江历史街区横巷11号项目入围方案,提出空间公共性导向下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有机更新的几点策略,探讨传统民居有机更新为公共空间,以实现延续文脉、活化建筑并以点带面推动街区整体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商品交换、日常生活等重要功能的商住性传统街区正逐渐被边缘化,街区现有基础设施、物质环境、建筑空间等不能满足居民现代商业活动、日常生活的需要,亟待更新与活化。文章以郓城县北门街区为例,通过查阅整理历史文献、实地调研、访谈座谈,梳理了街区的区域环境、历史演进、物质环境、文化生态,总结了街区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明确功能定位激发街区活力、凸显历史要素传承传统文化、改善物质环境提升空间品质、保护原生居民维护原真韵味需求四项更新活化策略,以期对商住性传统街区的更新活化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泉州市聚宝街、万寿路保护性整治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雄 《规划师》2001,17(6):74-77
泉州城南片区聚宝街。万寿路保护整治规划设计,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追溯其历史文化渊源,采取保护原有街巷空间尺度,尊重街区历史变迁过程和居民自建意愿,以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整治,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续古城风貌,探索出对历史街区的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四合院中的院落空间曾经是舒适的家庭公共活动空间,然而随着院落居住形态的改变,传统四合院逐渐演变为大杂院,院落空间被占据、划分,成为堆放杂物、晾晒衣物、来往通行的消极空间,曾经院子里的生活氛围似乎也已不复存在。为此,规划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展开实践探索,以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多部门资金支持及志愿参与的设计机构力量,开展以"咱们的院子"为主题的院落公共空间改善设计试点项目。我们通过"前期踏勘—参与式设计—实施动员—进场施工—后期维护"五个环节的工作路径,试图用全过程公众参与式设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院落风貌,同时调动居民重新开始讨论公共事务,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院落环境维护自治机制。实践首次将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改善与人文环境复兴相结合,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营造路径,对于旧城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要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和中国的首都,不仅要保护北京老城,还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多位于北京老城核心地段,是北京传统风貌的重要载体,保护更新能更好地延续北京历史文脉、突出北京城市特色、传承胡同居民记忆。以砖塔胡同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以价值为核,整体保护,功能重组,结构优化的思路,提出和谐共生,物质空间保护;传承文脉,非物质空间传承;面向未来,功能更新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集中连片体现历史风貌的精华地 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平房院落更新改 造的冲突日益显著。近年来,北京相继出台历史 文化街区与平房院落保护更新的条例与导则, 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与 意愿的前提下,用最小干扰的设计手法进行平房 院落的成套化改造,成为当前老城平房院落更 新的议题。本文以北京市西四北历史文化街区 二条3号院改造为例,采用调研法、文献法和计 算模拟法对该地区平房院落建筑形制、院落热 环境和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 当前平房院落改造提供风貌保护与居住改善需 求上的平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包容居民生活的街区而存在,它不仅满足街区居民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保留了最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了动态的历史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理论发展与典型案例的分析,从环境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了解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独特形式与意义,并以莆田市涵江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总结现存的问题,探讨保护的措施,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