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别名棉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丛生灌木。高可达2~4m。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旺盛,反之生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长迅速,成林快,在一般土壤条件下,2~3年即能郁闭成林,1年生实生苗高可达1.5m以上。耐盐碱,不仅能在含盐量高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而且具有降低土壤盐分的效能。直播造林的当年,可使表土层0~0.2m土壤含盐量降低11.4%~42.1%,4年降低66.7%~81.1%。  相似文献   

2.
1951~2013年南京市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市气候变化较敏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近年来短历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增多,研究南京市降水变化特征对水资源规划管理有重要意义。基于南京站195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R/S分析法,分析了南京市降水量年际、年内四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存在2、7、9、17年4个主周期,未来年降水量将呈减小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存在4、6、16年3个主周期,未来春季降水量将继续减少;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存在4、9、18年3个主周期,未来夏季降水量将继续增加;秋季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存在3~5、8、12~13、21年4个主周期,未来秋季降水量将继续减少;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存在5、12~13、18~19年3个主周期,未来冬季降水量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黑龙江省年降水量时空变化及降水场的类型,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EOF分解法、Morlet小波分析等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中常用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黑龙江省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20年黑龙江省降水倾向率为15.52 mm/10a,即降水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5%,冬季仅占3%;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黑龙江省降水量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表现为南部和中部的降水量较大,东部次之,西部和北部小;根据EOF分解,黑龙江省降水共分为3种模态6种降水场,其中第1模态表明全省降水偏多或偏少;第2模态表明省内中部和东北部降水偏多,西南部和大兴安岭地区降水偏少或相反,第3模态表明省内西南部降水偏多,东南部和大兴安岭地区降水偏少或相反;黑龙江省降水量存在11~30、3~7年两种尺度变化周期,28年为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水情年报和安徽省15个降水观测站1957~2016年台风期间降水资料,分析台风登陆中国后7d内在观测站形成的日降水大于或等于5mm的降水事件,提取了各站、各区域年台风降水量、次数等台风降水特征,分析了安徽省台风降水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台风降水量年际、年代际差异显著,安徽省多年平均年台风降水量为165mm;江南、江淮和淮北三个区域多年平均年台风降水量分别为216、154、137mm,具有从南到北递减规律;15个降水观测站多年平均年台风降水量为125~347mm,平均年台风降水发生3.2~4.7次;安徽省7~9月台风降水量为128mm,占年台风降水量的78%;安徽省台风降水量具有山区多平原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引起的灾害日益增加,因此准确地预测降水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郑州市1990~2019年的月降水量数据,分别利用SARIMA、Prophet、LSTM单一模型对郑州市2020~2021年的月降水量进行预测。为了提高月降水量的预测精度,提出SARIMA-EMD-LSTM、Prophet-EMD-LSTM两种组合模型,实证表明这两种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均方根误差显著减少,其中Prophet-EMD-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相对较优。最后利用该模型对郑州市2022年4~12月的月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遴选出灌木、草地和湿地3种典型的天然生态系统,结合灌木和湿地(1960~2013年)、草地(1967~2013年)3个相应气象站点逐日降雨和气温资料,采用连续无雨日和降雨等级标准,筛选出近50年天然生态系统中夏季(6~8月)发生的旱涝急转事件,分析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发生旱涝急转时段内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发生时段的平均气温均高于同时段多年平均气温;旱涝急转发生时段气温表现出先升高,后在降雨日前或降雨日开始逐渐降低,并在降雨日当天气温降幅较大;灌木、草地和湿地3种天然生态系统旱涝急转发生时段气温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从科学试验中得知:公园成片林木可降低噪声5分贝~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降低5分贝~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m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分贝~15分贝,比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消减4分贝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可靠地预测安徽省的年降水量,基于安徽省1900~2009年的均一化降水量数据集,使用信号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区域年降水量预测模型。Morlet小波分析和EEMD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历史年降水量序列大致存在3、5、20年左右的周期。为提高模型精度,建立5种输入层为3个节点、输出层为1个节点的机器学习模型,即BPNN、WANN、TSNN、SVM、ELM。按4∶1原则,将整理好的样本集中的前85组作为模型训练集,后22组作为测试集。结果表明,5种模型表现较好,率定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1%、12.1%、14.3%、14.3%、13.2%;验证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0.6%、13.6%、12.5%、13.0%、14.3%,合格率分别为63.7%、72.7%、77.3%、77.3%、72.7%。总体来看,除BPNN模型外,其余模型均较理想,机器学习方法在非线性水文序列的模拟和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安徽省未来水资源规划、配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51~2006年淮河流域可利用降水量的演变趋势和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挑选了7个与淮河流域可利用降水量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因子,并分析了其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淮河流域的可利用降水量呈周期为2~3 a的震荡;副高、极涡指数、欧亚纬向环流对淮河流域的可利用降水量影响较大.所得结论可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苏省淮北地区土壤旱情评估问题,采用WRF-NoahLSM耦合模型模拟了淮北地区2011年2~7月降水量及土壤含水率,并与实测的降水量及土壤含水率做了对比,进而评估了淮北地区的土壤旱情。结果表明,WRF-NoahLSM耦合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降水发生日和弱降水的降水量,以及2~7月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模拟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合格率大部分达到了60%以上,尤其是模拟深层土壤含水率的合格率较高;模拟评估淮北地区2、5、6月为中等干旱,3、4、7月为轻度干旱,在大部分地区模拟的干旱等级在干暖季略偏高,湿季略偏低。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程海水位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分析了程海1970~2016年历史水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通过水量平衡模型重点研究了2006~2016年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变化过程,探讨了影响程海丰、枯时期水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程海1970~2016年历史水位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06~2016年多年平均湖体缺水量为2 889.59×10~4 m~3,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7 846.34×10~4 m~3,其中湖面降水量占66.54%;多年平均出湖水量为10 735.93×10~4 m~3,其中湖面蒸发量占95.49%;湖面降水量、湖面蒸发量分别是影响程海丰、枯时期水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程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嘉陵江流域9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共58年实测降水资料,选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流域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同时对降水数据做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嘉陵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降水变化时间周期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5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954.1mm,并以3.9mm/10a的速率减少,在1984年突变最明显,降水由丰变枯;降水变化存在4个主周期,分别为32、14、8、3年,且周期波动强度依次由强到弱变化;受季风因素影响,流域降水地域性差异较为明显,由西北至东南方向呈逐渐上升趋势;只有达县和沙坪坝两区降水量呈增长趋势,增加倾向率分别为14.1、15.1mm/10a,其余地区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东南地区偏涝。  相似文献   

13.
基于WGEN天气发生器的石羊河流域降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石羊河流域降水的模拟,通过改进WGEN天气发生器模型算法,选择民勤、永昌、武威、门源、乌鞘岭、景泰、靖远和西宁等8个站点,利用各站点1968~1997年雨季逐日降水资料进行了降水模拟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KS检验及绘制Q-Q图对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发现除尾部拟合不理想外,GAMMA分布能较好地拟合石羊河流域的降水状况;利用各站点1998~2017年雨季逐日降水资料实测值与模拟值,选取月平均降水日数、日平均降水量、雨日平均降水量和月最大降水量作为评价要素,分别计算4个评价要素中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相关指数,以此来评价降水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石羊河流域除极端降水情况以外的其他降水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选取德州地区实测的月平均降水、气温资料,利用降水不均匀系数、距平分析法、五年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法及相关水文统计学等一系列方法,对该地区降水量、气温特征及相应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德州地区年均降水量为560.2mm,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年及夏、秋、冬季降水量在1950~201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气温在1951~2010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达0.176℃/10a,上升趋势明显,且与降水量的整体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5.
《水电能源科学》2021,39(10):10-13,5
利用河北省1972~2017年(不含2014年)135个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河北省夏季(6~8月)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河北省夏季年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极值均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分布形势,降水频率的分布则与其相反。降水的年均降水量在河北省北部呈下降趋势,南部呈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降水频率的减少造成的。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分布关系密切,年均降水量与降水强度增强的区域均位于张家口、承德北部、太行山西侧的高原区和秦皇岛东部的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二者均呈下降趋势。各类2、3、4、5d及其以上降水过程的频数均具有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以下降趋势为主,持续2、3d降水过程频数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而持续4d及其以上降水过程频数的年际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安徽省梅雨的空间特征,据安徽省1957~2016年共60年14个站的逐日降水、气温资料,识别梅雨过程,得各站的入梅日、出梅日、梅雨期长度和梅雨量等特征值。基于南北气候地理分异规律,将安徽省分为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采用标准化指数对3个区域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多寡进行状态划分,运用集对分析对3个区域间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以及每个区域内梅雨量与其年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的多年平均入梅日分别为6月15日、6月21日和7月3日,出梅日分别为7月9日、7月13日和7月20日,梅雨期长度分别为24、22、17d,多年平均梅雨量分别为323.2、232.1、194.3mm;无论是梅雨量还是年降水量,江南和淮北区域间的联系度都是3个区域中的最小值,而江淮和江南区域间梅雨量、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最大,表明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渐变特征;3个区域内的梅雨量与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都达到55%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梅雨现象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适宜的表面处理技术制备能长期地维持滴状冷凝传热型态 ,实验研究了垂直黄铜管外类金刚石和含氟有机薄膜水蒸气常压下冷凝传热特性。两种表面均能促进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型态 ,但类金刚石表面上液滴形状较扁 ,脱落频率不高 ,而有机膜表面的液滴形状、大小以及脱落频率均优于类金刚石表面。在管内冷却水雷诺数为 1 .0× 1 0 4~ 2 .0× 1 0 5时 ,类金刚石和含氟有机薄膜表面的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分别为 4 85~ 80 7k W/ m2 和 1 8~ 2 3k W/ ( m2 · K)、1 71~ 330 k W/ m2 和 4 .8~ 7.2 k W/ ( m2 · K)。含氟有机薄膜表面表现了优良的涂层结合强度 ,寿命实验已经持续了近 1 0个月。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地分析共青城地区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和短期预报方法,采用比较分析、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分析汛期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上年冬季气候背景因子的相关性,进而建立汛期降水年景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近60 a研究地区4—6月份降水量线性及周期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且年代际变化平稳;而7月份降水量较显著线性递增,且存在尺度为10~11 a的主振荡周期;两者均未出现突变.2)上年冬季气温及降水因子,与汛期降水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由此建立的汛期降水量预报模型,在业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了解巴尔喀什湖流域降水变化特征是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探究流域生态环境改变原因的前提,基于巴尔喀什湖流域5个气象站1936~200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分摊熵、趋势系数和Mann 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降水量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年均降水量在100~700 mm之间,70%的降水集中于4~7、10~12月;流域的年、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1~2、11~12月显著;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整体上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2018,(6)
正上海东海大桥100 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上海东海大桥东侧1~4 km、浦东新区岸线以南8~13 km的上海市海域;风电场平均水深10 m,90 m高度年平均风速7.7 m/s;由34台单机容量为3 MW的风电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02 MW;设计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