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力输送的供料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克勤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2,(3):10-16
应用气力输送技术输送物料的成功并有效运转与否,首先取决于选定的供料装置是否恰当,选定供料装置前,必须对使用条件,物料特性,所需装置的适用范围,经济性以及其他特性等作认真调研,现今可供应用的供料装置种类繁多,它们各有特点及适宜的应用范围,就此,对常用的供料装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程克勤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2,(3)
应用气力输送技术输送物料的成功并有效运转与否 ,首先取决于选定的供料装置是否恰当。选定供料装置前 ,必须对使用条件、物料特性 ,所需装置的适用范围、经济性以及其他特性等作认真调研。现今可供应用的供料装置种类繁多 ,它们各有特点及适宜的应用范围 ,就此 ,对常用的供料装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4.
5.
6.
气力输送中供料方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塑料加工中气力输送的各种供料方式的性能、特点和使用场合进行比较、分析。重点讨论了传统文丘里供料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新型文丘里供料器的结构、特点和用途。指出采用组合式供料器,即将文丘里供料器与机械旋转式连续供料器进行组合使用,可以同时改善两者单独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言仿雷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0,(4):17-19
采用并联双发送罐式密相栓流气力输送技术,使单发送罐式密相栓流气力输送设备,经并联组合后在输送形式上近似于连续输送。从而实现改善输送物料的破碎程度,提高物料输送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对气体流动及粉体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在不同空隙率、粒子速度及管壁的剪应力的情况下,利用离散理论对栓流密相输送系统进行三维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由于该模型建模简单、计算量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比较容易被工厂采用,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9.
物料在气力输送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实际上复杂多变,管道堵塞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物料在气力输送管道中的输送原理及堵塞机理,阐述了产生堵塞的诸多原因,进而提出了从气力输送装置的规划设计、输送工艺的制定、设备的加工安装调试,到物料本身的特性等方面进行预防和解决堵塞的方法,以避免这种故障出现。 相似文献
11.
12.
程克勤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1):11-17
4 散料气力输送特性的分类和预测。虽然气力输送在工业中已广泛应用了数十年,尤其在应用密相气力输送技术后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但是,人们迄今不得不主要依靠对某种散料在全尺度实验台上进行气力输送试验,来判定该散料是否可以密相输送和何种流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颖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7,(5):43-46
2.9系统输送管道堵塞
其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下。
1、由于罗茨风机进出口消声器内棉质纤维或海棉等被风吸出吹进空气冷却器、除水干燥装置或气体精密过滤装置使之堵塞,造成没有空气输送物料引起管道堵塞。处理方法:排除堵塞物,或与风送厂家联系解决;若风机能力不够造成系统管道堵塞,则须检修或调换风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常用气力输送系统的性能特点,指出了每种类型的差异和限制,并提供了气力输送优化设计的七个步骤,包括:系统选择确定管道内径;供料器选择;空压机选择;料气分离器选择;检测控制方式选择;经济性选择,本文还介绍了可靠性设计和气力输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两项新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作实践,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LC)在袋式除尘器中脉冲反吹控制仪的脉冲跟踪和由一套发送装置向多个料仓输送物料时的逻辑选仓两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只要合理地应用PLC,就能使其有效地满足输送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PVC粉的气力输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新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1,(3):21-23
通过分析PVC粉的颗粒特性及对引进设备中的负压吸送和正压吹送两种低压气力输送方式的计算、分析,阐述了对PVC粉采用气力稀相输送时混合比的选取及其他设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水平管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气体相湍动能采用修正的k-ε二方程模型,颗粒相湍动动能采用颗粒动力学方法,考虑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建立了水平管气力输送的数学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模型能计算颗粒相压力、粘性系数、扩散系数、导热系数、颗粒温度等流体力学特性参数.用文献实验得到的压降和转捩速度验证了所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就水平管中圆柱坐标系下典型的三维悬浮气力输送过程进行了初步数值研究,得到了管道沿程压降、平均气体速度、平均颗粒速度和平均颗粒浓度的变化、以及输送方向上不同截面处的颗粒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输送条件下,颗粒在管中并不总是维持同样的悬浮状态,在入口和快速加速度段,悬浮颗粒易集中于管中心区域,从加速段到恒速段,悬浮颗粒逐渐向管底沉降;颗粒浓度在管截面上有两种分布状态.为进一步利用该法研究气力输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