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动态监测系统技术引进“项目是水利部在黄土高原实施的最大的“948“水土保持先进技术引进项目,是实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同步实施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项目是在水土保持先进技术引进项目基础上的推广应用和具体实践,既是科研工作,又是生产任务.1998年10月立项实施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先后完成设备引进、安装、调试、GPS控制网布设、航空摄影、数据集成、系统开发、应用试验和推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系统地评价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以广吉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不同防治区在不同建设时期的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量、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的动态变化,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效益指数评价项目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路基工程、取土场和弃渣场在施工阶段是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建设完成后,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低于项目建设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为6.33,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在此项目中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2021年天津市市级监测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科学评价天津市市级监测区内现阶段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判断今后水土保持的重点工作方向。通过综合运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和模型计算的方式方法,得出天津市2021年市级监测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将监测结果与2020年市级监测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2021年天津市市级监测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8.45 km2,占市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区总面积的0.18%,以轻度侵蚀为主。与2020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97 km2,减幅9.65%。水土流失总体呈减少趋势。天津市市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区内水土流失面积总体下降,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稳步提升,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局部生产建设活动人为扰动用地,需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水土保持监管。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我国关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深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重大需求,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研究方向与内容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重力侵蚀规律、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泥沙输移规律、植被措施作用下的水文效应和产流机制、土壤侵蚀产沙发生发展过程尺度转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途径包括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试验观测体系、运用土壤侵蚀模型模拟与反演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县级规模综合治理开发是以水流域为单元、以全县为范围,开展治理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县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技术,主要适用于包括黄河上中游在内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也适用于其他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工作有相当基础的县一级范围。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动态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研究对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国土利用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十分重要。我国流域土壤侵蚀经验统计模型有:皇甫川流域、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陕北地区、三峡库区、长江中上游小流域模型等。通过对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可建立一套土壤侵蚀动力学体系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特别是多沙粗沙区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选择重点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开展水土保持,以带动区域和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意义重大,未来五年,按照确定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思路,要突出多沙粗沙区,抓好重点支流示范项目,“两川两河,十大孔兑”生态建设项目以及沟道坝系工程,沙棘资源建设等,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加强科研与推广,不断深化改革,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确保完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6.25万km2的建设任务,努力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脱贫致富,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敏  刘志刚  张攀  焦鹏 《中国水利》2023,(10):42-45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黄土高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的新需求,在总结黄河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状况、水土流失治理现状与成效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构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新格局、建立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加强水土保持重大基础科技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气象分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属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相当恶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的实施,为我省水土保持流域综合防治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我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改善我省严重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山丘区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水保综合治理在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严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据测算,…  相似文献   

10.
在线状开发建设项目中,积极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方式,既可以准确认识到线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具体特点,又能够为线状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工作与水土保持体系的开展具有意义的重要理论数据。为了可以加强监测项目水土流失量的精准性,提升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减少项目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于线状开发建设项目中,能够动态监测该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而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近70a水土流失治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资料、黄土高原各省(区)统计年鉴及黄河水沙变化研究、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与效益评价、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成果数据,回顾了人民治黄70 a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程,从水土保持规划演变、治理措施配置发展和治理效果变化三个方面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心与方式,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分为试验示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依法防治、工程推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等7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了多次规划,不同时期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方法、规划目标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水土流失治理从分散的单项治理发展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布设逐渐向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与治理并重转变,形成农业、工程和林草措施组合的系统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显著的保土(减沙)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本文基于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水利普查和动态监测等资料,定量阐述了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探析了其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现有(2021 年)水土流失面积23 326.1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96%,相较于1987 年减少22 826.87 km2,减幅为49.46%。2021 年全省设区市中度和强烈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前三为赣州市、九江市和抚州市,分别占其土地总面积的1.54%、1.25%、0.89%,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强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依法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系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江西省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向好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证实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实用性,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通过实例重点探讨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尤其是在土壤侵蚀监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开发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以及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遥感技术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水土监测方法的不足,而且其监测范围更广更为精确,应用也更为广泛。本文意在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辽宁省阜蒙县二道岭小流域、辽宁省朝阳市东大道小流域作为动态监测典型小流域,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各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的面积和比例,分别分析两地区土地利用、植被盖度、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现状和演变特征。进而分析出不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的原因,为下一步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袁文璟 《治淮》2012,(11):44-45
水土保持监测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法明确要求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面多而分散,弃渣量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目的在于及时、准确、全面反映项目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工程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长江源头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域广阔,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的成因中自然与人为因素并重,不同时期其主次位置相互置换.开展长江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生态意义,十分必要和及时.源头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完善和健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全面规范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实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措施,将有效避免人为破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好长江源头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与治理途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砒砂岩地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脆弱、土壤侵蚀最剧烈的区域。从砒砂岩地区生态建设和治理开发的需求出发,回顾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模拟评估。同时,对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砒砂岩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改变环境要素,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水力侵蚀是海南省土壤侵蚀主要形式,三亚市城市建设项目以点状项目为主,占80%~90%。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强度大且集中,土壤侵蚀程度较严重。在建成后,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不足,洪峰流量加大、洪峰时间提前、城市内涝加剧。从2008—2014年,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不够完善,在今后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重点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张安虎 《陕西水利》2012,(4):163-164
彬长矿区是渭北"黑腰带"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黄土高原沟壑重点治理区。本文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三大特征,即:土壤侵蚀强度以强度水力侵蚀与微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且强度水力侵蚀面积最大;矿区开采沉陷进一步加重该区水土流失。针对该区水土流失特征,提出了该区今后水土保持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希望为彬长矿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鹦鹉沟小流域属长江水系丹江3级支流,2013年开始列入长江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通过持续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取得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初步掌握了鹦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变化规律和水沙变化的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