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随着常规原油的不断开采,其储量和产量在逐年递减。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大约占陆上石油总资源的20以上,有关稠油降粘开采的课题也越发重要。目前国内外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常用的降粘方法有:加热法、掺稀油法、稠油改质降粘及化学药剂降粘法。稠油乳化降粘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经济、能量消耗少等优点,因此开发用量少、成本低的乳化降粘剂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4,(15):106-106
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有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通过改变稠油性质来降粘)以及化学降粘等四种,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同时使用范围较窄;而化学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而且许多油藏因区块分散,含油面积小,油层薄等原因不能用常规方法开采,或者不能经济地用蒸汽吞吐或电热等方法开采,因此,提高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化学降粘开采稠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有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通过改变稠油性质来降粘)以及化学降粘等四种,掺稀油降粘存在着稀油短缺及稠油与稀油间价格上的差异等不利因素;加热降粘则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存在着较高的能量损耗和经济损失,改质降粘要求较为苛刻的反应条件,同时使用范围较窄,而化学降粘使用范围相对较宽,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而且许多油藏因区块分散,含油面积小,油层薄等原因不能用常规方法开采,或者不能经济地用蒸汽吞吐或电热等方法开采,因此,为了提高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化学降粘开采稠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藏注蒸汽后冷采的方式存在稠油反向乳化严重,产出液的粘度注汽开采一个月后大幅度上升,抽油杆举升和下行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粘,化学药剂降粘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桩斜139块稠油油藏在开采过程中降粘的问题,通过对降粘剂的实验室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效果分析研究,提出降粘剂的使用合理性,以使该块油藏开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于泳 《中国科技博览》2012,(11):210-210
采用十二烷基胺和甲醛的缩聚物与羟甲基硫酸钠磺甲基化,得到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耐温抗盐稠油降粘剂,彗对基性簦进行评价j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胺甲醛缩聚物的甲基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加量为1.0%时,降粘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是一种高效的耐温抗盐稠油、超稠油降粘剂  相似文献   

6.
纯梁油区以低渗透稀油油藏为主,零星分布了部分稠油储量,无法规模性热采。针对不同稠油油藏的物性特征以及常规开采时出现的问题,改进出砂油层的防砂工艺技术、应用地层与井筒化学降粘、井筒电加热清防蜡降粘、抽稠泵和螺杆泵举升工艺等,同时配套了降低地面输油阻力的有关工艺,较好地实现了这些零星稠油储量的非注蒸汽开发,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稠油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稠油资源也相当丰富,广为分布。目前已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南襄盆地、二连盆地等12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地区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预测全国稠油储量在80×10^8t以上。然而稠油具有胶质含量大、沥青质含量高、凝吲点高、粘度大、粘度随原油密度增加而增加等特点,给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其中稠油给试油工艺造成的主要困难主要体现在抽汲求产上。由于稠油的粘度大,使得在抽汲过程中抽子在遇到液面后受到的阻力很大而且容易遇阻,严重影响抽汲求产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求产失败和返工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些问题,将强磁降粘技术引入到抽汲中。磁降凝降粘技术是利用稀土永久磁铁产生磁场,使原油经过特定的磁场处理后,其粘度和凝固点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化,原油粘度下降30-50%以上,凝固点下降6-22℃。在杜75井和杜76井的施工对比中,强磁防蜡降粘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强磁降粘技术在抽汲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孤东油田稠油开采工艺的特点和适用性,孤东采油厂采用井筒加热降粘,泵上掺热水降粘伴输和电加热等工艺。本文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适合孤东油田稠油开采的工艺方法,体现了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固体稠油的原位改质降黏技术,提高采收率,对其中关键因素催化剂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油溶性催化剂环烷酸铁与水溶性纳米催化剂硝酸铁,对新疆油田中的稠油固体进行改质降黏,并采用集总的分布式活化能模型(DAEM)模型对稠油固体热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烷酸铁和硝酸铁独立作为催化剂时,对于稠油固体的降黏率分别到56. 29%、45. 40%;两者复配使用时,降黏率可达到97%,复配协同作用有助于集成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0.
稠油降粘已成为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内外采取降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主要方法还是为掺液降粘和温度降粘。温度降粘以提高温度而达到降粘的作用,但是需要大量的热量来源。掺液降粘就目前实施以掺稀油降粘最方便、最简单、最经济,但是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掺油比例比较合理,是超稠油生产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T82热采管理区于2004年7月投产,油井普遍存在原油粘度高(10000-50000MPA/S),油井斜度大(50°),开发难度大,工艺复杂、开发成本高。开发初期,采用电加热降粘工艺管柱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电加热工艺仅使井筒温度达到60°左右,在部分油井出现不适应性,降粘效果不佳,能耗高、成本高,油井交变载荷大,造成空心杆频繁杆断、杆卡、杆阻等问题,针对稠油电加热不适应性及耗能高的问题,2007年初,研究优选了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举升工艺,并提高了应用可靠性。满足了稠油热采区块开发需求,实现了低耗能生产。  相似文献   

12.
稠油在我国已探明的储量中占比50%以上,而它的高密度、高黏度等特征使得其开采和运输的难度极大,因此,稠油降黏意义重大。超声波技术在稠油降黏的应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得到现场大规模应用。为探究超声波在稠油降黏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基于室内实验设计了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流变仪、电子天平、恒温水浴等仪器组成的超声稠油降黏评价测试平台。在测试平台上,观测了超声波发生器的电功率、超声作用时间以及油样初始黏度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声波技术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说明了超声波技术对于稠油降黏以及油井的增产增注具有适用性。目前看来,超声波降黏技术在油田现场实际井中的应用及其降黏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年产原油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稠油产量约为650万吨,占辽河油田原油总产量的65%。因此,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辽河油田稠油的生产。由于辽河油田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辽河油田稠油特点的工艺流程。这些典型的工艺流程具有流程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特点,较好的满足了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的总体需要。目前,辽河油田在稠油的集输和脱水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辽河油田以降低稠油粘度来解决稠油集输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热降粘、掺轻质油或掺稀油稀释、掺活性水以及乳化降粘等。辽河油田稠油脱水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两段脱水工艺流程、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流程。辽河油田主要运用的稠油处理设备有卧式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加热炉、泵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各种降粘工艺的技术特点及稠油开发现状,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摘要】辽河油田油藏以稠油为主,在其稠油井举升开采过程中多需掺入降粘剂、降凝剂、除蜡剂等化学药剂,用以降低稠油粘度、降低稠油凝固点,将井底原油顺利举升至地面。目前通常加药方式是向油套环空内注入化学药剂,利用化学药剂的自由沉降和药剂与地层流体之间的自由扩散作用来达到加药目的,但该种加药方式存在药剂见效慢、药剂浪费等问题。为此以稠油井空心抽油杆加药方式基础研制了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与常规油井混合器相比,该套装置具有将抽油杆上下冲程的动能转化成药剂与地层流体的混合动力,室内及现场试验证明,该套装置的混合效果良好,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药剂的各种功效。目前以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为井下工具的掺药降粘举升工艺技术在取代掺热稀油降粘工艺与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降粘工艺方向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稠油开采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其流动性差,在原油从井底流向井简和从井底流向井口以及从井口外输的过程中,受到粘度的影响较大。该论文针对KD641区块目前稠油开采所用的泵上掺水工艺现状分析,说明了其工艺原理及应用条件。通过在现场的实施,达到了井简降粘、稠油常规开采的目的,而且投入少、产出高、不污染地层、不影响泵效、占井周期短、生产过程稳定,提高了稠油油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稠油及地层压力对泵的影响,提高抽油泵泵效,研制了井下复合式增油器。该增油器将稠油降粘和负压采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增油增产的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增油器能降低原油黏度,增大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减少或消除抽油泵气锁,增加液体流速,特别是高沉没度、低泵效井,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无机酸乙醇胺盐系列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旭俊  徐越 《材料保护》1994,27(4):8-12
无机酸乙醇胺盐被广泛于金属加工液、冷却水系统、涂料及食品工业中,作为金属部件的腐蚀抑制剂以及金属运输与贮存期间的气相防锈剂。它们与其他物质复配可有效地保护钢、铁、镍、铝、铜等多种金属及其合金。按无机酸根分类,系统总结了多种无机酸乙醇胺盐缓蚀剂的应用情况及其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为止,我国己形成了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等)、稠油冷采技术(主要包括碱驱、聚合物驱、混相驱、化学吞吐、化学降粘、微生物采油、溶剂萃取、电喷泵开采等技术)。尤其是稠油热采技术已成功用于各大油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紫外光下对聚丙烯酰胺(PAM)的降粘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因素对PAM降粘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掺杂TiO2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当Ce:TiO2的摩尔比为3∶100、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h、催化剂加入量为2%(质量分数)时Ce掺杂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降粘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