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造成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文在概述了国内外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住宅建筑内在空间的生态策略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一、绿色建筑设计及材料使用概述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使用过程中,运用将各种科学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资源的节约,主要是能源及水资源的节约,在减少各种资源消耗的条件下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减少各类生活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在人们的平时生活中向居住者提供健康、时宜的居住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及建筑空间,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绿色建筑在设计及使用功能上与传统建筑有几点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绿色建筑在施工设计时会主要考虑到施工工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通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正处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球能源和资源不断减少,能源危机逐渐加剧的情况下,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反映,它的设计思想是使建筑物与人和环境的关系和谐融洽,绿色建筑满足了人们的物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了文化与建筑、科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实现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重要课题,呼唤建筑师要更加关注绿色建筑设计。而对于建筑师而言,不但要有全面综合的职业素养,还要有  相似文献   

4.
建筑中虚的部分--空间,一直是建筑的重点所在,建筑原来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建筑的空间性.建筑是人类的生活活动环境,它的存在主要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空间都可以说是建筑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建筑设计的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按照业主需求,综合考虑建筑对内外环境的影响,采用各种节能措施的对建筑的全面优化设计方法。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的初投资,更要考虑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建筑设计的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按照业主需求,综合考虑建筑对内外环境的影响,采用各种节能措施的对建筑的全面优化设计方法。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的初投资,更要考虑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的本质实质上是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改造工程。其充分有效地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趋利避害以达到人们舒适性的需求。在使用各种高技术设备来武装建筑以达到节能和舒适目的的同时,应该理性回归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呼吁被动式的建筑节能策略发展,发挥出其低技、低价、低碳的设计优势。被动式建筑设计应在整个方案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前技术手段合理分析场地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回归建筑结合自然的设计本质,真正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住宅是关系到日常民生的基础,住宅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需要通过建筑项目的不断完善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人们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新理念,节能材料和节能措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住宅中的能耗。本文通过对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和谐美在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水工建筑的审美价值,促进水利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论述水工建筑美学设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和谐问题,结合美学特别是建筑美学原理、水工建筑的特点、工程实例和前人的经验,论述了和谐是建筑美的普遍法则;提出水工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其自身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举例说明把和谐美原理应用到水工建筑的美学设计中,对于防止出现不符合审美标准的水工建筑和提高水利景点的吸引力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水利工程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尤为必要。对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将人、自然与环境等协同起来,注重构建相互间的共荣模式。建筑活动指的是人类意识性地改造自然。所以,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一定要强化建筑节能环保。对传统建筑技术,许多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在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结合传统建筑技术,凸显现代建筑设计良好的实用性与环保性,实现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济腾飞、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转向了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近年来,我国规划与建筑界提出了"环境协调"的主张,它实质上就是强调建筑要与环境协调,建筑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因此,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和谐共融的方法,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建筑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体建筑,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与生产资源之一。而在人类文明延续的几千年中,水利工程一直是人类社会利用自然水资源的最主要的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水利工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洪、防涝、航运、农业灌溉等方面,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建筑,运用美的规律,可以组合成一种水工建筑物景观,充分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展现了人类精神文明和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能力。本文就主要介绍了水工建筑的造型设计,根据实例阐述了水工美学在造型设计上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是人类取得基本生命物质的场所和向人类提供生产原料的基地。不同的自然环境能起到加速或阻滞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水环境则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天然水或人类兴利除害取得的工程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高质量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狭义的生态建筑指的是高效低耗、生态平衡的一种类型,将建筑建造成真正的生态建筑是很难普及开来的,“生态建筑观”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建筑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存的发展模式,本文以“生态建筑观”为主体,浅要探究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范耀明 《山西水利》2010,26(2):4-4,9
<正>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一。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生产条件和生态需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态改善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切实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具体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惠南庄泵站工程建筑及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水利建筑设计往往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唯一需要,很少关注环境和人的需求。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建筑已逐渐从"功能水利建筑"转向"景观水利建筑"。通过惠南庄工程建筑景观的设计,提出水利设计应顺应时代的需要,把水利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艺术创作共融,丰富水利建筑的创作,在保证水利功能的前提下,建设新型的景观水利建筑形象,旨在引起同行的重视,在水利工程设计时多考虑艺术创作,促进水利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构件的使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及结构承载能力必须重点考虑,既要处理好结构承载能力储备与建筑设计经济性之间的关系,也要做到建筑立面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施工中需加强细节的设计,加强施工监控,防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微小细节漏查漏设,以避免造成永久的缺憾。在进入相对标高较低的地方,在室外出口处设计相应的台阶或者坡道,在多雨时节,可以阻挡雨水倒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工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水平广受人们关注。目前,每年都需花费巨资建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初期通常请专业设计师对建筑进行详细设计,使水利水电工程各项功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文章主要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中的主要类型及基本流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并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主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孙显旭 《中华建设》2012,(9):106-107
正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已成为大势所趋,可持续建筑在全社会的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位置。目前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在应用中已悄然展开,关注和运用低技术经济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工业革命以来的一两百年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就超过之前几百万年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均日趋枯竭,国际科学家预测,石油仅能继续开采35~40年,煤炭仅能继续开采501.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以往的学校建筑设计呈现的是一种"公式化"的建筑特点,使得整个学校建筑较为死板、生硬。而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芬兰的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采用一种新的方式,他将情感融入建筑中,更加注重关注建筑与环境、建筑形式和人内心的表达的要求。因此,通过探索"人文性"与建筑形式的切合点,将人情与建筑美学的展示结合起来,使学校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并能够透过建筑,感受到整个学校的风格、氛围。一、建筑美学与人情化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