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为什么要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水利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可以做出什么贡献?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海洋和陆地系统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挑战。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在水安全、自然灾害防御、公共健康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受到严重挑战。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应对气候变化,水利行业应该从加快水电开发、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发展绿色小水电、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等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全国首个出台"双碳"实施意见的省份。《实施意见》在主要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助推水利行业服务"双碳"战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向广大会员发起如下倡议: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实现"双碳"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目标要求,深刻认识水利行业在实现"双碳"进程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深刻认识每一位水利工作者都应当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者、行动者。  相似文献   

4.
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背景下,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必将朝着“绿色低碳化”的方向迈进,为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了重要机遇。在绿色低碳要求下实现膜法污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对于支撑双碳背景下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膜技术领域亟需突破的关键科技问题。综述了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动态,探讨了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统筹“高标准”需求与“碳中和”导向的发展思路,围绕系统评估、节能降耗、资源能源回收、再生水利用、膜材料再生和数字化转型对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重点攻关方向进行了研判与展望,以推动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朝着绿色低碳化不断革新与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5.
《给水排水》2022,(8):176-177
<正>绿色·低碳·智慧2021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发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水务行业已全方位全过程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跨步迈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促进水务行业业务系统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慧化,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广泛实现高效运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对“青山、绿水、蓝天、清新空气”美好生活环境新期待的过程。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对调节电力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抽水蓄能电站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展望低碳未来,鲁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兴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低碳生活、办公,引领绿色施工,谱写“清洁能源”新篇。  相似文献   

7.
《给水排水》2022,(3):156-157
<正>2021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发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水务行业已全方位全过程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跨步迈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促进水务行业业务系统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慧化,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广泛实现高效运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杨书 《水电站机电技术》2023,(4):1-4+46+161
随着我国抽水蓄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正处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既能平抑风电、太阳能发电波动性,又与核电、火电等配合效果较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形势下,抽水蓄能全功率变速恒频可逆式机组加快发展应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给水排水》2022,(7):150-151
<正>2021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发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水务行业已全方位全过程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跨步迈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促进水务行业业务系统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慧化,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广泛实现高效运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注入强大动力。为完整、准确、全面理解行业新发展理念,立足行业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给水排水》2022,(9):166-167
<正>2021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发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水务行业已全方位全过程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跨步迈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促进水务行业业务系统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慧化,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广泛实现高效运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注入强大动力。为完整、准确、全面理解行业新发展理念,立足行业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小水电站数量多分布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的推进,在新时代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广东省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结合广东省小水电现状,归纳其在安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时代广东省小水电面临形势和发展思路。为实现新时代广东省小水电可持续发展,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强化安全生产、推动绿色转型、复苏河湖生态、提升现代化水平、助力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小水电站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清洁能源建设领域源源不断的输送绿色动能;当前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经济”的发展,为全球提供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电力解决方案。EPC总承包项目有利于水电站系统工程建设施工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的不断突破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便于完成后期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节点目标和生态环保的各项控制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扎根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深入实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的各种制约因素,并进行探讨和制定详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低碳农业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同时也是发展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一种创新。目前,中国低碳农业的相关探索还比较零散,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选择等方面也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文章拟从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人们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绿色智慧在工业园区蓬勃发展,但水电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工程,如何依托水电工程建设打造“绿色智慧砂石加工系统”标准、样板工程,主要研究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措施,把“绿色砂石加工系统设计”、“智慧砂石加工系统设计”两方面作为重点研究目标,打造建设生态、低碳、环保的绿色智慧砂石加工系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重要保障,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响应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业应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负重要责任,其中建筑施工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如何在现代建筑施工阶段达到绿色标准,真正在施工过程中达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是推行绿色施工的根本目的。一、推行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建筑业又是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及造成严重环境负面影响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  相似文献   

16.
《治淮》2021,(9)
正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气候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部署。由此,"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广布各大新闻媒体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正>就全生命周期而言,建筑是当之无愧的“能耗大户”。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建筑领域必须担当起节能降碳的“主力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陆地表面最大的碳库,其消长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深远影响。在当今温室效应日益显著,极端气候出现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精准估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监测体系建设,对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实现“双碳”目标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实现机理,分析比较了当前森林碳估测的几种主流方法,着重提出了构建中国森林碳储量监测体系的可行之策,以期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监测能力稳定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为“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小水电与清洁发展机制论坛,7月14日在上海召开。小水电是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已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占一半以上,为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论坛旨在适应国际规  相似文献   

20.
王子寒 《中华建设》2024,(4):103-105
<正>在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光伏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高质量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核心追求,被通过阐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分析当前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如产业结构的优化、市场内需的扩大等,为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中和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