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为其应用于果蔬汁乳酸发酵的功能性饮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自选植物乳杆菌R23和干酪乳杆菌R35为目标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045为对照菌,考察各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抗逆性以及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等黏附性能,并评价其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两菌株对酸度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R23的抗逆性最强,能耐受pH值2.5、胆盐质量浓度5 g.L-1.干酪乳杆菌R35的黏附能力强,而植物乳杆菌R23疏水性较强而凝集能力较弱.各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最强,其培养24 h后的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7.8%和80.94%,分别比对照菌高36.72%和5.81%.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增加乳制品中的功能性成分,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以α-亚麻酸为底物、脱脂乳为培养基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发酵,获得富含共轭亚麻酸的发酵乳,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乳中的共轭亚麻酸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得出合成共轭亚麻酸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发酵温度31℃,菌体接种量5.0%,α-亚麻酸添加量0.6mg/mL,发酵时间48h,共轭亚麻酸产量为0.15mg/mL。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多酚的液体深层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培养并提取了不同时间的桦褐孔茵胞内外多酚,福林-酚法测定桦褐孔茵胞内外多酚的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测定桦褐孔茵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液质联用技术测定了胞内外多酚的基本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桦褐孔茵胞内外多酚最大含量分别为12.47 mg GAE/g和34.7 mg GAE/L,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2.5%和54.6%,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0.5%和66.2%,液质联用检测结果显示胞内外多酚含量分别为96.4%和86.3%,且种类和单一组分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浓缩石榴汁为原料,复原后接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运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模糊综合评价值为响应值,研究白砂糖糖液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及温度对发酵石榴汁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石榴汁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白砂糖糖液添加量12.0%,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接种量分别为1.5%、1.5%和0.02%,28 ℃发酵48 h;发酵石榴汁中共检测出38种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醇类物质相对含量为35.75%,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42.59%。  相似文献   

5.
发酵乳是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牛奶进行发酵而得到的乳制品。用其生产冰淇淋既保留了冰淇淋自有的产品特征,又提高了其营养价值。本文重点研究发酵乳冰淇淋的配方及工艺条件,探讨了发酵乳的加量、不同复合添加剂及工业过程对冰淇淋质量及乳酸菌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L-乳酸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酪乳杆菌ZZ-L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为0.4 mg/mL的溶菌酶溶液和0.7 mol/L NaCl溶液作为渗稳剂对菌龄为22 h的干酪乳杆菌ZZ-L酶解时间110 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为89.5%,再生率为47.7%,达到最佳水平.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育种.通过平板和静置发酵实验,筛选得到8株突变株产量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ZZ-06的L-乳酸产量达78.6 g/L,比出发菌种提高了20.7%,突变株ZZ06经12次传代,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乳糖、脱脂乳粉、蔗糖和抗坏血酸钠等4种物质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及菌粉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4种物质的保护效果依次为:蔗糖〉脱脂乳粉〉抗坏血酸钠〉乳糖;最佳保护剂的配方为:30%蔗糖+209/6脱脂乳粉+4.0%抗坏血酸钠+20%乳糖.加入冻干保护剂后,保加利亚乳杆菌冻干后存活率可达94%,菌粉的活菌数达1.926×10^11 cfu/g.  相似文献   

8.
从6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22株具有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强抗甜瓜枯萎病菌活性.对这9株乳酸菌的抗植物致病真菌谱进行研究发现,9株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甜瓜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e)、灰葡萄孢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甜瓜疫霉和番茄早疫病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分别经过调节pH、加热、蛋白酶处理干酪乳杆菌IMAU10041的发酵滤液后,发现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H 4.0时具有最大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迅速失活;发酵液经胰蛋白酶、中性蛋白、蛋白酶K处理后失去部分抑菌活性,这表明干酪乳杆菌IMAU10041发酵液中可能含有一定的蛋白类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水果酵素的发酵特性及抗氧化特性,以苹果、蓝莓和猕猴桃为原料,采用酵母发酵制备3种单一水果酵素,测定pH值、还原糖、乙醇和总酚含量,检测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新鲜水果中,蓝莓的还原糖和总酚含量最高;随发酵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0.
为创新生物保鲜剂的制备并强化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功能,利用中药优化乳酸菌发酵醇沉组分以开发生物保鲜剂,并分析其活性成分与抗氧化功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乳酸菌发酵醇沉组分的工艺条件,再利用酸水解醇沉组分以分析活性成分,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多酚含量。结果显示:中药添加量3%、菌种添加量14%、发酵时间12 h为最优工艺组合,具有最高的醇沉组分产量与产率,分别为(1 188±35) mg/L、(46.6±1.3)%,其活性成分主要为蛋白多糖,且随着蛋白多糖浓度的增加,总酚含量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最高可达(83.0±3.0)%。此活性成分中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可为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酸肉发酵中通过添加不同比例干酪乳杆菌YZLc-2(Lactobacillus casei YZLc-2)、戊糖片球菌YZ-Pp-27(Pediococcus pentosaceus YZPp-27)混合菌种进行发酵实验,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对发酵过程中pH值、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以及成品感官特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起始接种7.0 Log10cfu/g的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或者混合菌种均有利于酸肉pH的快速下降,抑制TVB-N值和TBA值上升,并对发酵早期的好氧性微生物和大肠菌群的生长繁殖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干酪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按1∶4混合接种最有利于pH值下降;而按4∶1混合接种或单一戊糖片球菌接种最利于抑制酸肉TVB-N值和TBA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与二氧化氯(ClO_2)复合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提供更好的草莓贮藏保鲜方法。在低温(4℃)贮藏条件下,用1μL/L 1-MCP与30μL/L ClO_2复合处理熏蒸草莓,测定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贮藏至16天时,复合处理可以减缓草莓贮藏过程中TSS、TA、VC、总酚等含量的下降,有效保持果实的外观品质。相比1-MCP单独处理,复合处理可以保持果实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γ-氨基丁酸(GABA)产量为出发点,对具有益生特性的副干酪乳酸菌M5进行培养条件优化。采用单因素、PB与响应面试验对初始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后最适培养基配比为:酵母浸粉10 g/L、无水乙酸钠2 g/L、蛋白胨5 g/L、葡萄糖10 g/L、L-谷氨酸钠1.4 g/L、维生素B6 2 mmol/L、氯化钙1.5 mmol/L、接种量4.1%。采用此培养基较初始培养基合成GABA的产量提高了9%。研究结果对提高副干酪乳杆菌产GABA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菠萝为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及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3种混合乳酸菌混合菌种人工方式制备菠萝酵素,并比较2种发酵方式对菠萝酵素的理化指标、营养功能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菠萝原汁,自然发酵的菠萝酵素的pH值降低了8.13%,总黄酮、总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上升了257.13%和44.39%,总糖的质量浓度下降了72.74%,还原糖质量浓度约为菠萝原汁的7.3倍;混合菌种人工发酵的菠萝酵素pH值降低了5.96%,总黄酮、总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上升了14.08%和54.28%,总酚的质量浓度下降了48.63%,还原糖的质量浓度约为菠萝原汁的3.1倍。自然发酵的菠萝酵素的3个体外抗氧化指标均明显优于混合乳酸菌菌种人工发酵的菠萝酵素,3个体外抗氧化指标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较好。为此,采用自然发酵方式可以获得品质较优的菠萝酵素。  相似文献   

15.
将保加利亚乳杆菌接入添加特定氨基酸的牛乳培养基中培养,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丝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培养保加利亚乳杆菌,活菌数均可达到109cfu/mL,较对照组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从酸奶、酸菜汁、辣白菜、水果中分离得到5种乳酸菌(L1-L5),并利用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除了菌株L2外,其他4种乳酸菌均能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2或C-K.经鉴定,菌株L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L5为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 plantarum),其他3种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米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以黑米花色苷提取量为衡量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H示差法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因素对黑米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黑米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当提取时间设定为60 min、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 g/mL、乙醇浓度为50%时,提取所得黑米花色苷含量为最大,为2.31 mg/g。通过抗氧化能力测定,得黑米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具备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恒顺香醋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清除活性较高的部分为乙酸乙酯酚性和酸性萃取物,半清除率分别为0.49 mg/mL、1.39 mg/mL.在乙酸乙酯酸性萃取物中以丙酮溶解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半清除率为0.71 mg/mL.各活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经乳酸菌发酵后绿豆粉的功能特性及风味特征,分别采用植物乳杆菌(LP90)、干酪乳杆菌(LC89)和嗜酸乳杆菌(LA85)对绿豆粉进行不同时间发酵处理,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绿豆粉的pH值和总酸(TTA)、游离总酚、总黄酮、抗营养因子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与LC89、LA85相比,LP90表现出更好的发酵性能,绿豆粉的总酸含量最高;与未发酵组(LBF)相比,LP90发酵24 h后绿豆粉的游离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营养因子缩合单宁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P<0.05);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77种挥发物;乳酸菌发酵丰富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减少了己醇、辛醛、壬醛、庚醛和1-辛烯-3-醇等不良风味,LP90发酵绿豆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比LC89和LA85的更丰富。综上可知,植物乳杆菌LP90发酵可以更好地改善绿豆粉的生物功能和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效乳酸菌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获取高效廉价的乳酸菌增殖培养基 ,通过正交试验及混料回归试验 ,确定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配比 ,其配方为 2 %蔗糖、0 .5 8%蛋白胨、1 0 .92 %大豆粉 (均为质量分数 )。在上述增殖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 0 .5 %的 KH2 PO4- Na2 HPO4,可增强其缓冲能力 ,促进细胞的积累 ,每m L培养液中发酵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细胞的数量可分别达到 6.0 2× 1 0 9和 5 .88× 1 0 9。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乳酸菌发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