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帅 《中华建设》2023,(4):61-63
<正>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是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市政管网整体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涉及多个方面,前期的勘察设计、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施工后验收环节等,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对污水的集中排放与分类回收,加强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升社会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障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效率是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坦桑尼亚海滨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城市供水管道CP3项目施工中大量应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介绍了在沙质条件下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定向钻孔牵引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钻孔牵引高密度聚乙烯管材铺设市政管道是一种新型的非开挖施工方式,该技术具有施工时免开挖,周边环境影响小、管道内壁光滑、耐腐蚀、柔韧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介绍了定向钻孔牵引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的一些应用情况,对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选择、定向钻孔牵引管的特点以及施工时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和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赵殿封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7):56-58,60
介绍了非开挖敷设管道施工技术在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应用情况,分别阐述了顶管、水平螺旋钻、定向钻等技术措施及其各自的特点.其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铺设水利水电工程、城市供水、排污及其他各类管线工程采用非开挖法穿越地面各类构筑物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污雨水管道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城市安危的百年大计。针对红星路南延线污雨水管道施工采取了事前分析质量控制要点的方式并制定了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及时纠偏,保证了管道工程质量,对后续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森 《人民长江》2007,38(3):45-47
在管道敷设施工中,对于一些不能或不允许开挖穿过的地段或建筑物,常采取非开挖方式进行穿越施工.介绍了非开敷挖设管道施工技术在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应用情况,分别阐述了顶管、水平螺旋钻、定向钻等技术措施及其各自的特点,其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敷设水利水电工程、城市供水、排污及其他各类管线工程采用非开挖法穿越地面各类构筑物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焦作博爱供水配套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详述定向钻导向孔施工前准备工作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导向孔直接关系到主管能否顺利穿越,且因工程下穿南水北调总干渠,对导向孔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预控,施工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多层次管理,才能保证导向孔的施工质量。最后,对水平定向钻穿越导向孔施工的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为今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南水北调等资源和能源管道项目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国军 《中华建设》2013,(9):140-141
管棚技术,即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属非开挖技术,是从原始的钻探技术衍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是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铺设各种地下管线的技术。在城市地铁、市政管线等地下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特点是利用钻杆固有的刚度和柔性,在导向系统的监测下沿设计线路轨迹钻进,到达目的地,卸下钻头换  相似文献   

9.
李桂海  周雄 《中华建设》2023,(5):111-113
<正>为了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本文从管道工程出发,围绕管道结构设计进行了讨论分析,首先简单分析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结构设计原则,介绍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结构设计过程,随后从实践入手,探讨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设计应对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是非开挖地下管线铺设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于管线穿越河流、现状道路或管道埋深较大、开挖施工难度大的场合。以西安市秦汉新城东区压力污水管道工程为例,研究水平定向钻先导孔轨迹设计参数对于跨越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取消造斜直线段可最大程度减小跨越长度,此时的入土角只和曲线段曲率半径、管道覆土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定向钻工艺管道穿越沁河防洪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在沁河下游防洪确保堤段实施的几处采用大型定向钻工艺穿越沁河管道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定向钻工艺管道施工影响沁河下游防洪安全的主要因素、定向钻工艺管道施工发生严重冒浆等意外情况的原因以及某工程施工时未发生冒浆的施工经验。结果表明:(1)采用定向钻工艺全程穿越沁河管道工程可能会对沁河下游防洪构成安全威胁;(2)受穿越管线通过的地层承载力差、地层不均匀等不利地质条件影响,以及现有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水平与泥浆压力控制手段的局限,不能确保施工钻进过程中泥浆压力处于可控范围,也不能确保施工钻进过程中绝对不冒浆;(3)由于河道管理部门没有监控设备,缺乏监控手段,因此难以对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与泥浆压力控制情况实施全程、实时、有效的监管。建议:(1)在地质条件薄弱堤段慎用定向钻施工工艺全程穿越沁河下游河道;(2)委托安全评估机构对已建采用定向钻工艺穿越施工的管线进行安全评估;(3)加强已建定向钻工艺穿越沁河管道工程的观测;(4)编制防守预案,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12.
地下供水管道水平定向钻进穿越施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日益繁忙,采用路面开挖法实施地下管线施工困难,同时为了保护施工区域周边环境,把环境污染降到最小程度,近年来一种非开挖施工的管道水平定向钻进穿越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自来水管道水平定向钻进穿越施工的工艺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塘综合整治中土石坝坝下涵管整治无法大开挖施工的难题,提出了将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应用于山塘整治,分析了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特点及其工艺流程,并在水桶坤山塘综合整治工程中进行了穿越岩石铺设输水管道替换土石坝坝下涵管的实践。应用效果表明,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山塘整治过程中输水涵管的铺设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平定向钻技术具有免开挖、施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在供水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潍坊市临朐县农村供水工程为例,设计应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穿越河道等地段,选取供水管道为钢塑复合管,管径规格DN600,钻进轨迹入土角为10°,出土角为6°,弯曲段曲率半径为800 m,距离河床高度7 m。同时,泥浆不同钻进阶段设计不同参数,且压力0.30~0.40 MPa。扩孔最终管径900 mm,回拖力1 421 kN。  相似文献   

15.
在小型供水管道工程的施工中,只有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与管理,才能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提升小型供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实践经验对小型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武建泽 《中华建设》2023,(3):126-128
<正>市政给水工程是现代城市中一项重要基础工程,随着国家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市政给水工程力度不断加大,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展期间,经常会发生地面沉降、质量不达标等各项问题,尤其是管道地下施工难度大,存在更多的风险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合理应用水平定钻穿越技术。本文在对该项技术优势进行介绍基础上,依据工程实例对其应用进行探讨,希望文中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行业发展都能够有所帮助。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是现阶段管线施工作业开展中十分成熟的一项技术,其在具体应用期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能够实现对管线的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用常规开挖施工技术的条件日趋受限,而非开挖定向钻技术以其具有的巨大优势能够满足城市管道施工的要求。以海口市白龙路供水管道建设工程管道敷设为例,阐述了非开挖定向钻施工技术在大管径、长距离PE给水管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拖管法是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一种,该方法利用导向钻机安装管道,可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并对周围管道和环境减少了破坏性。哈尔滨松北区文化中心位于松花江北岸,包括大剧院、艺术宫等建筑群是哈尔滨市"北跃"工程项目之一,其供水管线需穿越松花江江叉水域,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了非开挖定向钻进牵引拖管施工技术。文章以该工程为实例,阐述了该工程的概况、工程所需要的施工设备、工艺流程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沙颍河穿越工程,采用了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的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文中介绍了DN1016 mm大口径输水管道在沙颍河复杂地质条件下定向钻穿越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案,论述定向钻穿越路线及地层选择、钻机及钻具优选、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泥浆配制等关键技术,总结工程设计经验,为大口径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非开挖施工技术行业中,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己应用到各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该项技术充分体现了环保、经济、安全、快速等特点。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施工风险相对高,施工技术控制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