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柿竹园矿选厂对井下供矿块度的要求,成功应用孔底起爆技术来减少采矿大块,提高出矿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铅锌资源,稳定铅锌供矿品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经过多年配矿实践,推导出一个普通的稳定供矿品位技术管理模式:即回采用作业地质指导→现场矿石管理(井下出矿管理+配矿)→稳定供矿品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出矿品位直接反映供矿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选矿回收率和选矿成本,是矿山生产经营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因此,以对标管理为平台,设定出矿铜品位0.748%作为对标值,通过矿体二次圈定、优化采矿设计及强化采掘现场监管等技术和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矿石贫化率,确保出矿铜品位达到对标要求,对矿山提质增效和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教师张旭课题组承担.与蒙自矿冶公司的合作项目“湿法炼锌净化新技术”通过验收,并在蒙自矿冶公司投入工业生产。该技术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锌冶炼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德玉 《有色矿冶》1994,10(1):14-18
本文通过对矿块掘进、采矿、出矿、选矿、销售5个环节投入产出的分析,力求说明矿块在投产至结束整个过程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增强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人员对整个过程的认识,提高经济理论在技术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提高出矿率是提高烧结矿产量,降低烧结矿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出矿率提高后减少烧结料中循环返矿量也为提高烧结矿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烧结产能偏低的情况下,出矿率指标对高炉炉料结构优化,降低铁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烧结厂3#烧结机于2010年9月份点火投产,经过一年多的试生产,产、质量指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1#、2#烧结机设备老化,工况差,产、质量均不理想。2012年2月开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出矿率指标大幅度改善,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铅锌资源,稳定铅锌供矿品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经过多年配矿实践,总结出一个普通的稳定供矿品位技术管理模式即回采作业地质指导→现场矿石管理(井下出矿管理+配矿)→稳定供矿品位,此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民 《有色冶炼》2002,31(6):110-112
运用计算机技术、数理统计方法和线性规划理论对报表、计划、放矿、定量预测、配矿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出矿管理工作中进行出矿报表管理、计划排产、绘制采场三维立体图与纵横剖面图、定量预测和多作业地点配矿问题求解,计算速度快、数据准确可靠、放矿图表直观显示。特别是“配矿工程”进行配矿量化求解,解决了传统手工操作无法解决的难题,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易矛 《冶金管理》1996,(8):36-38
谈谈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及其运用易矛会计理论界从管理会计的发展角度,提出了建立在新的企业观基础上的、同作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作业成本管理思想。与传统的企业管理和成本管理思想对比,其出发点与核心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是现代管理中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紧密结合的...  相似文献   

10.
徐贵水 《黄金》2001,22(2):49-51
通过对遂昌金矿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成本管理对策,为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出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对比模型调整的计算结果,着重介绍该栋建筑物在pkpm电算结果中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三个重要参数的控制方式,并分析控制原理,并对其合理化调控的原理及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杨越  段随革 《有色冶金节能》2003,20(6):12-15,38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碱耗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碱耗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煤焦置换比是衡量喷煤效果的重要指标,在一定冶炼条件下,置换比与喷煤量的关系遵循递减规律,如何优化高炉操作提高煤焦置换比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明确置换比的可调控因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实际置换比和理论置换比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高炉喷煤置换比与入炉焦炭成分、煤粉性能和煤粉在高炉内行为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次通过统计分析焦比和置换比随着煤比的变化关系,发现焦比随着煤比的变化存在一个拐点,拐点之后焦比降低程度减小,表明置换比开始显著降低。焦比拐点和置换比显著降低开始点是表征置换比稳定区的重要指标,延迟拐点位置是高炉炼铁节能降耗、降本增益必须关注的问题。影响喷煤置换比的主要因素包括3个方面:喷吹煤粉特性、高炉操作以及实际喷煤量。改善置换比的主要措施包括3个方面:提高燃料的燃烧性、保持合理的炉料分布以及改善原燃料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八钢高炉2500m^3高炉在提煤比降焦比攻关过程中,从"经料"入炉、精细化操作、管理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采取措施,突破了八钢高炉近几年以来冶炼高焦比的瓶颈,同时解决了对炉缸不活、煤气流不稳、有害元素高、渣比高等因素的操作困扰。通过技术公关,全年煤比提高15kg/t铁,焦比同期降低10kg/t铁,冶炼强度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改善。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炉操作线的基本原理,采用考虑氢的影响但不将氢加入操作线坐标的方法,计算了国内某企业的7座高炉的操作线,并从炉身工作效率和高温区热平衡两大方面对各高炉燃料比和降低燃料比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包钢4号高炉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入炉焦比与煤比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为实现大喷吹和低焦比的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薛明 《黄金》1994,15(6):23-25
本文论述了河北省黄金矿山采矿的现状。结合有些矿山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差,技术经济指标低,导致采矿损失率高,矿石贫化率高。提出为提高炉山资源的利用率,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首钢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王颖生 《炼铁》2003,22(1):5-8
为了提高高炉煤比,降低焦比,首钢高炉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如: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富氧喷煤,不断提高风温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上半年与1995年相比,焦比降低了140.5kg/t,煤比提高了85.7kg/t。  相似文献   

19.
宝钢COREX-3000投产以来经历了认识、探索及改进三个阶段,在降低风口破损、提高金属化率、提高块矿比、稳定铁水质量、减少下降管堵塞、降低发生煤气管堵塞及降低燃料消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炉况日趋稳定,生产过程受控,基本掌握COREX-3000的运行控制技术,为提高作业率,降低铁水成本打下坚实基础。COREX-3000需要在原燃料改善、优化配煤配矿结构、提升操作水平、煤气综合利用及保持高作业率等方面,不断改进,系统思考,实现COREX与高炉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是持续提高COREX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制约高炉提高煤比的主要因素是:高煤比后煤气分布变化,引起中心煤气流不足,边缘发展;高煤比容易造成温度不足,恶化炉缸工作状态;高炉操作变化大。青钢6#高炉采取改善并稳定原燃料条件,加强操作与管理,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合理改善煤气分布等措施,煤比逐渐由140kg/t提高到175kg/t,且煤比仍有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