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井下低压供电质量与电缆截面选择有着密切的连系,电缆截面大不经济;电缆截面小则电压损失大,负荷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不能启动或磁力启动器不能吸持。合理选择井下低压电缆截面,可为提高供电质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局杨桥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原来采用2路95m2日本产聚氯乙烯塑料电缆。由于建井时电缆被打环,绝缘电阻一直很低,只有30~40KQ,耐压试验一直打不到标准试验电压。为保证井下供电安全,1991年又增设1路(‘3’)95mm2铠装电缆。1993年4月28日,(1)95mm2电缆因接地故障退出运行,至5月9日,(2)电缆又因短路故障退出运行,矿井井下只有(3’)电缆供电。为了查找电缆故障,我们采用“单相‘低阻’接地”方法。首先对故障电缆的每一相进行绝缘电阻摇测,其故障线芯对地或两根线芯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KQ以下。这时故障点相当于一个间隙,如…  相似文献   

3.
<正> 矿井电力电缆截面选择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使电缆实际流过的长期工作电流不超过它所允许的载流量。此电力电缆的允许载流量通常是从制造厂的说明书或电工手册提供的表格查得。这在用手工进行井下供电设计时是很方便的。但在采用计算机或可编程序计算器进行井下供电的辅助设计时,如仍用查表的方法就很麻烦了。这时,我们希望建立负荷的长期连续电流与电缆截面的数学关系式,使机器能根据负荷的长期连续电流直接要求出所需的电缆截面。电缆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由导电线芯的最高允许温度决定,并与导电线芯的材料、截面、电缆的结构、额定电压、周围介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已知  相似文献   

4.
1引言1996年,夏桥煤矿井下因突然大量涌水,造成-330主要生产水平被淹,使500多米各种截面的低压橡套电缆在水中浸泡一个月,无法继续使用。经检测按常规修理方法是行不通的,为此,我们利用现有设备及改制一些报废设备,对水淹电缆进行了修复。2修理设备及修复工艺(1)修理设备主要设备如下:1)电缆自动上线机1台,它是利用报废旧设备改制的。该机用于将待修电缆从地上放入水池中,调整其上线轮和放线轮的间隙,可修理不同截面的电缆。2)三相调压式升流器1台,可根据电缆截面大小,调整所需电流,其型号为GDJ—40。3)电缆热补器4台…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条件恶劣,机电设备种类较多,低压供电电网相对比较复杂,从而造成了井下低压电缆合理的选择相对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低压电缆规格选择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煤矿井下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漏电、断相而烧毁设备、引发火灾,甚至发生人身触电及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雁崖煤业公司电气区通过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低压电缆选择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维敏 《矿山机械》2001,29(5):94-95
单绳提升,提升高度245m,装备一对3t矿车单层单车普通罐笼;并简直径φ6.5m,采用38kg/m钢轨罐道,钢质滑动罐耳,罐道水平间距 1590mm, 25#工字钢罐道梁,川字形层格布置,每层3根,共60层Z;罐道梁层间距4.168m,水平间 距2.0m。井筒中布置有梯子间和φ273×8排水管路两趟,2条3×60mm2高压电缆及1条80×2 × 0.8型号的通讯电缆,还有1条14对的领带电缆。 1敷设电缆原因 原副井筒敷设两趟ZLQP5-3×60mm电缆,因井下用电负荷增大,原铝芯电缆截面偏小,且电缆…  相似文献   

7.
苑鹏涛 《煤炭技术》2004,23(7):34-34
煤矿井下低压电缆截面的确定是主要内容之一 ,主要介绍了低压电缆截面的确定方法 ,指出了电缆截面的取值取决于电导系数的变化 ,并具体地说明了电导系数与电缆芯线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井下低压电网电缆的截面大小、运行损耗是影响电网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井下低压电网的经济运行与电缆截面选择方法,可为井下低压供电安全可靠性、并降低运行损耗及年运行费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起三相异步电动机烧毁故障,对电动机的使用环境、供电设备和供电电缆等进行现场检查,并根据常见的矿用电动机烧毁原因,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认为这是一起由供电系统三相不平衡引起的电动机烧毁故障。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煤矿井下机械设备供电保护和电缆使用及修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了煤矿井下低压电缆选择,电缆长度的确定方法,阐述了低压电缆芯线数和低压电缆主芯线截面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电缆的阻抗在供电系统以及谐波评估中是一重要参数,通常认为在已确定电缆型号的情况下,其电阻值不变,谐波电抗的大小是基频电抗的谐波倍数,即电感值不变。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横截面为95、300 mm2的四芯铠装电力电缆谐波阻抗进行测试,得到谐波次数从基波到49次的谐波阻抗。实验结果表明,电缆电感具有频率依赖性,它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而下降。最后应用实测数据和曲线拟合技术得到电缆电阻和电感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王小伟  张梦丽 《现代矿业》2020,36(5):167-168
露天矿山主体设备电铲、牙轮钻机随着采掘位置变化而变化,其供电电缆使用矿用移动式软电缆。该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设备移动而拖拽移动。为了减少电缆移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长度、质量以及与地面、石块摩擦等原因,电缆内芯及外皮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现象,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对电缆使用进行维护和规范。规范电缆维护使用后,电缆接头采用硫化处理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电缆损伤程度,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和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0(6)kV电缆为主的供电系统单相接地熄弧电流进行了1:1的模拟系统试验。文章对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的系统工况、引弧方式、熄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表明当C_p/C_o>5时已无任何振荡过程,不存在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危险,并提出了各种电缆的瞬间电弧不自熄电流的下限值。  相似文献   

14.
电缆载流量问题是缆线工程设计的关键点,它对内关系到汇流母线安全问题与电能质量问题,对外关系到用电负荷问题与供电系统稳定问题。目前,电力电缆载流量可通过解析计算,数值计算,以及载流量试验等三种方法获得,其中数值计算以电缆温度场为依据,接近实际边界条件,计算的结果较准确,但数学模型及计算过程较复杂;解析计算主要是基于IEC标准和NM理论,适用于简单电缆系统和边界条件,具有载流量直接计算的优点;载流量试验成本大、周期长,一般只做为验证性特例使用。针对基于数值计算与解析计算的电缆载流量与电缆温度场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缆载流量过度增加引发的温度升高,对电力电缆的寿命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煤矿低压电缆绝缘状态检测与寿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增元 《煤炭技术》2012,31(3):81-82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量的加大,电力电缆的利用比重也会越来越高。在一些煤矿的矿区逐步取代架空输电线路;同时随着电缆数量的增多及运行时间的延长,电缆的故障也越来越频繁。由于电缆线路的隐蔽性、个别运行单位的运行资料不完善以及测试设备的局限性等原因,使电缆故障的查找非常困难。文章首先从带电与不带电方面探讨了低压电缆绝缘性能的状态检测方法,然后分析了影响低压电缆寿命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低频叠加法的提高低压电缆寿命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土城煤矿主平硐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电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改造供电系统的设计,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满足了矿井供电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又以最少的电缆投入进行安装,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采用专用电力电缆供电,供电电压等级比较高,其电磁辐射对机电设备和工人身体健康均有一定影响。文章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矿用6 000 V屏蔽和非屏蔽电缆的工频电场、磁场的辐射情况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工频电场使用非屏蔽矿用电缆情况下在测试点可达到281 V/m,使用屏蔽矿用电缆后变为0.007 V/m。工频磁场则为0.3 uT,且与屏蔽层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土城煤矿主平硐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电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改造供电系统的设计,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满足了矿井供电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又以最少的电缆投入进行安装,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煤矿开采逐渐转向深部,深部硐室围岩大变形特征给硐室群稳定性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根据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力学特征及变形特性,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原岩应力测试、岩石微观组分分析,对深部硐室围岩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抗让结合的原则,提出深部构造复杂区域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性控制对策。采用关键部位耦合支护控制技术+底脚锚杆+全断面锚索加强支护对深部大断面硐室进行强抗微让的强力支护方式,在葛亭煤矿230扩容泵房硐室成功应用,并对泵房硐室围岩收敛变形、锚杆索工况、离层进行了长期监测,围岩顶底板移近量仅12.5 mm,两帮内移量7.5 mm,锚杆索受力均匀,内外离层较小,完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