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豆粕产大豆多肽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黑曲霉3.350发酵豆粕,研究其发酵液中的大豆多肽含量。运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优化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接种量、初始pH值、发酵培养基浓度,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和上述3因素与大豆多肽含量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了黑曲霉发酵豆粕产大豆多肽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黑曲霉发酵豆粕产大豆多肽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和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大豆多肽的产率。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大豆多肽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通过米曲霉发酵作用生产大豆多肽。先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得到发酵工艺条件,再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大豆多肽含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并得到以大豆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进而得出米曲霉发酵大豆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液初始pH6.03、发酵温度29.0℃、摇瓶转速154.5r/min、发酵时间60~70h,在此条件下大豆多肽的理论含量可达0.765mg/mL。  相似文献   

3.
以山杏仁饼为原料,经脱脂后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备山杏仁多肽,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对影响山杏仁多肽含量的4个主要因素,即液料比、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山杏仁多肽发酵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6.4,液料比12∶1,接种量10.5%,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测得山杏仁多肽含量为4.768 mg/m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058%.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酶解制备大豆多肽,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择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 H为自变量,大豆多肽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对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肽得率的各因素强弱顺序为: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p H;超声辅助复合酶酶解制备大豆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35℃、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质量比3∶1、复合酶添加量2.04%、酶解时间4.0 h、酶解温度59℃、酶解p H 8.0,在此条件下大豆多肽得率为63.27%,相对分子质量大部分集中在1 000以下。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发酵大豆多肽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经乳酸菌的发酵作用生产大豆多肽,并以大豆多肽含量为评判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接种量5%,发酵液初始pH7.0,发酵培养温度40℃,培养基中大豆分离蛋白浓度3%,摇瓶转速100r/min的条件下,经过30h的发酵,发酵液中多肽含量达3.98 mg/mL.  相似文献   

6.
大豆多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用粉末活性炭对大豆多肽进行脱色处理,比较各因素(活性炭用量、pH、温度和时间)对脱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活性炭用量、pH3、脱色温度50℃、吸附时间3h,大豆多肽脱色效果明显,肽氮的损失率为18.8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黑曲霉对大豆肽脱苦处理。方法首先发酵黑曲霉产生蛋白酶,并测定其酶活。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苦味值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脱苦工艺参数。结果黑曲霉酶液脱苦大豆肽的最适条件为pH 6.0、时间2.1 h、温度34.0℃;在此条件下,苦味值约为1,能降低4~5个苦味值。结论经过条件优化后,黑曲霉脱苦大豆肽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提取韭菜籽油后的副产品韭籽粕,本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黑曲霉液态发酵韭籽粕中韭籽多肽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最优提取条件下韭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韭籽多肽提取工艺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韭籽粕浓度>初始p H,韭籽多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韭籽粕浓度9.4%,初始p H3.0,发酵时间3 d,在此条件下,每毫升发酵液中韭籽多肽含量可达573.55μg/m 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得到的韭籽多肽对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结果表明采用黑曲霉液态发酵制备得到的韭籽多肽具有抗氧化活性,随着韭籽多肽浓度的提高,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米曲霉发酵大豆多肽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通过米曲霉的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先以水解度为指标初步探索发酵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并以大豆多肽含量为指标确定摇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发酵液初始pH6.0,发酵培养温度28℃,培养基中大豆分离蛋白含量3%,摇瓶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60h~70h,得到的大豆多肽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10.
发酵大豆多肽及其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豆粕粉为原料,通过枯草杆菌的发酵作用,将大豆蛋白水解为大豆多肽,并对得到的大豆多肽溶液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多肽具有促进微生物生长、降血脂和抗疲劳等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黑曲霉AS3.350发酵豆粕,研究其所产的蛋白酶的活力。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接种量、初始pH值、发酵培养基浓度等,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和上述3因素与蛋白酶活力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了黑曲霉发酵豆粕产蛋白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黑曲霉发酵豆粕产大豆肽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和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大豆肽的产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豆粕蛋白酶解制备降糖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初始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酶解产物抑制活性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9.5,酶解温度49.0 ℃,酶解时间5.5 h,料液比1:20(w:v),加酶量2%(w:w)。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实际抑制率为14.82%±0.23%,而预测抑制率为14.80%。研究结果为豆粕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液态发酵制备花生抗氧化肽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态发酵法制备花生抗氧化肽的菌种进行了筛选,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以枯草芽孢杆菌20029作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获得液态发酵制备花生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pH为8,发酵时间49.5 h.在最佳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测得DPPH·清除率达到63.2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几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进行了单因素研究,确定了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这三个因素。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料水比为1:1.21(g/mL)、发酵温度29.8℃、pH为6.63时,得到理论最低致敏原降解率为99.15%。最后,经验证实验,最佳条件下实际平均致敏原降解率为99.0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3%,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饮料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米曲霉液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发酵液进行了研究.以发酵液中大豆肽转化率为指标,研究豆粕浓度、碳氮比(C/N)、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其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即豆粕浓度为3%、C/N为14、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6h,得到的大豆肽发酵液大豆肽转化率达到55.6%.所得的大豆肽分子量分布在204u~1335u之间的百分比为43.28%.  相似文献   

16.
王松 《中国油脂》2020,45(6):41-44
采用硅藻土为脱色剂,探究pH、硅藻土添加量、温度和时间对大豆肽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豆肽的硅藻土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 0、硅藻土添加量15 g/L、温度50℃、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60. 5%,蛋白质损耗率仅为4. 2%,脱色后的大豆肽中蛋白质含量达到87. 8%,颜色由灰黄色变为乳白色。  相似文献   

17.
双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低苦味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6900u/g、底物浓度6%,此时蛋白溶出率最高为74.38%。利用荧光探针法,确定了Flavorzyme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低苦味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h,酶/底物比80u/g。  相似文献   

18.
大豆组织蛋白食品具有较好的营养和吸收效果。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食盐、白砂糖和白醋添加量对一种添加蛋白肽的组织蛋白即食膨化食品风味以及质构的影响,并对配方进行了优化。经优化调整后,确定最优配方为食盐添加量5.7%,白砂糖添加量6.7%,白醋添加量3.0%,此条件下产品感官品质最佳,感官评分为86分,适合佐餐食用。所得制品的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黏性和硬度分别为:4.47 mm、4.88 mJ、0.78%、1.12 N、1.25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