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语音呼叫连续性解决方案是实现固定移动融合(FMC)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从电路交换方式向IMS方式的过渡和演进。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解决方案采用IMS控制模型,通过在IMS域中引入VCC应用,对语音呼叫进行控制,实现语音呼叫的连续性。基于IMS的VCC解决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移动网络的前提下,实现固定移动融合。  相似文献   

2.
薛立宏  刘镓  杨平 《电信科学》2006,22(12):33-35
本文讨论FMC(固网移动融合)中语音业务融合的技术方案.根据电信运营商3G网络和业务的规划和开展策略,结合无线接入网络现状,考虑到未来网络演进的现实要求,提出了FMC中语音业务融合的网络架构、网元要求和基本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discusses digital convergence from mobile device perspective. Convergence is viewed as a combination of device, radio, network and services convergence. Device convergence means that mobile devices become much more than a phone, they turn into a mobile computers. In radio convergence several standards are competing but wireless broadband is the end result and modem develops into a multiradio. From network convergence point of view different access technologies offer seamless connectivity and hide the network from end user with best possible performance. With service convergence mobile devices become true nodes of internet when devices are capable to act both as a client and a server. Device, radio, network and service convergence is resulting into a new use of internet. Tero Ojanperä i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Strategy Officer of Nokia. Nokia is the world lead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xpanding mobility into new areas such as imaging, games, entertainment, media and enterprises. Tero Ojanperä is responsible for corporate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ventur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usiness infrastructure, quality and business improvement services. Tero has played a defining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Nokia's business groups since joining the company in 1990. Throughout his career he has consistently shown an ability to balance the strong elements of his scientific background with Nokia's broader business strategies. Before being appointed to his current role, he headed Nokia Research Center (NRC) during 2002–2004. He is a highly respected industry commentator and author of the book “WCDMA for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1998) and its second edition “WCDMA: Towards IP Mobility and Mobile Internet” (2001).He holds a master's of science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ulu, Finland and a PhD degree from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4.
王健  毕厚杰 《中国通信》2009,6(1):16-20
随着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必将兴起。移动互联网不仅给用户带来高质量的业务体验,也给电信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讨论了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层次结构和发展动因;接着系统地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的移动IP技术和相关协议,包括移动终端、移动子网的移动性支持;然后,阐述了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及其分层网络结构,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讨论构建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可靠可信IP网络架构;最后指出了移动互联网中的热点技术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欧亮  阮科  朱永庆  邹洁 《电信科学》2012,28(1):17-21
以未来超宽带网络环境为背景,结合近期运营商在智能管道技术上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增强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一体化自助指配服务架构,通过分析固移融合的典型案例,研究了自助指配服务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融合架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网络融合的需求;然后在介绍3GPPIM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IMS实现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融合架构,并探讨了其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了以IMS为基础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涵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对FMC标准化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以及相关网络各模块功能,并分析总结了固定移动网络将在终端、网络及业务层面进行融合,最终实现在任何时候、地点,通过任何终端和接入网络获得任何业务。最后,介绍了固定移动网络融合各层面需要满足的主要特点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FMC的发展历程,结合了当前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深入地讨论了FMC的确切定义及其内涵,然后再从用户需求、技术推动、市场竞争和成本压缩等方面详细的分析了当前FMC发展的各种推动因素,最后对FMC的四种实现方案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和实施难度的角度分析了3GPP提出的ICS网络融合方案,结合现网从控制层和业务层出发提出了SCP重定向和SCP与AS融合两种易于实施的网络融合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根据三种方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网络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固定移动核心网的融合目标,IMS网络的规划和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也因此未来的网间互通必然由目前的以NGN/CS域网间关口局互联和以语音业务互通为主的方式,向以IMS网间互联和以多种业务形式互通的更高级方向发展。从网间互通现状入手,重点论述了VoLTE等新业务网间互通需求,详细分析了不同运营商网络网间互通原则与需求,并将网间互通现状与核心网融合演进要求结合起来,给出了网间互通关口局网元融合演进思路和分阶段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锴  杨放春 《电子学报》2006,34(7):1189-1193
提出一个3G核心网络体系结构能力增强方案,引入两个功能实体:MMS与ACS,分别完成安全类服务与位置类服务.增强的核心网络扩大了网络容量,提高了网络实体可靠性,增强了网络对于位置类服务以及安全类服务的支持能力,同时有利于各种控制功能的独立演进.使用M/D/n排队模型分析了增强前后的网络,收集并比较了排队长度、消息延迟、呼叫延迟三个性能参数,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此增强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移动业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多媒体子系统的引进为各种网络的业务融合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它采用开放接口模式,促进了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开启了移动网络与因特网业务融合的时代。文章介绍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特征,分析了其业务体系架构,重点阐述了IMS支持的典型业务。  相似文献   

13.
凌颖  陈荆花 《电讯技术》2007,47(2):166-170
分析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体系结构中的业务触发机制,包括业务触发数据、S-CSCF上的处理流程等,结果说明,该触发机制保证用户发起IMS呼叫时能够正常使用IMS业务体系结构中所提供的业务.  相似文献   

14.
提供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的I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花  曹铮 《电信科学》2006,22(4):42-44
本文对国际IMS相关标准最新研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总,对IMS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针对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差异,详细分析了IMS在综合提供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发展和部署IMS还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IMS的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技术体现了通信网和因特网技术的结合、下一代网络和3G网络技术的结合,已受到通信界和信息技术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触合的核心技术。其网络融合综合了互联网IP技术、软交换技术和蜂窝核心网技术,业务融合综合了开放式Parlay/OSA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管理触合综合了电信网管理、IP网络管理和策略控制技术。面对互联网的严峻挑战,各个标准化组织正通力合作推进IMS的发展,统一IMS、业务代理和有管理的P2P业务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钮颖彬 《电信科学》2007,23(11):25-29
本文基于固定移动融合需求的发展而提出,着重论述了IMS/CS语音融合方案的业务特征、网络结构、数据配置和实现方式,并对该方案和VCC方案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企业服务总线架构设计方案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面向服务的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体系架构,该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稳定性较高,支持多种传输机制。主要从该架构的逻辑功能和基本设计进行阐述,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MS网络与现网业务融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移动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如何通过引入IMS网络实现固定业务运营、迈出全业务运营的第一步,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建网初期CS域与IMS域之间的网络与业务融合。  相似文献   

19.
移动视频电话业务是一种集视频、语音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移动用户之间能够进行实时音、视频的交互,本文阐述移动视频电话业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建设方案及新的多媒体业务的引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IP多媒体子系统及业务交付平台的分层架构,指出IMS与SDP的组合有助于运营商增加多种系列业务,然后描述了中国电信ISAG与ISMP的架构及主要功能,重点分析了引入IMS对当前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网络架构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