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包括水解酸化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法等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南京某制药厂拟采用水解酸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对中药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为考察该工艺的可行性开展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量为0.4 m3/h时,进、出水平均COD分别为1161 mg/L和167 mg/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5.6%.一级MB-BR的最大容积负荷与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6.64和5 kgCOD/(m3·d),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4.66和2.94 kgCOD/(m3·d),分别是现有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4.28倍和5.88倍.水解酸化池与厌氧池2对COD的去除率相当,而HRT不到厌氧池2的1/3,对COD的去除负荷与容积负荷分别是厌氧池2的4.28倍和3.84倍.  相似文献   

3.
表面处理行业废水水质复杂,单靠常规的生化处理很难稳定达标(COD80 mg/L)。采用生物膜强化水解酸化/MBR工艺对综合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Cu~(2+)、Ni~(2+)、Cr~(6+))冲击负荷下该工艺对COD、VFAs的去除效果,并与常规水解酸化/MBR组合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两种工艺对COD和VFAs的去除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在30 mg/L的金属离子冲击下,生物膜强化工艺和常规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8.5%和67.2%,平均出水COD分别为64和97 mg/L,生物膜强化工艺的处理效果更好,且出水水质达到了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于优势工程菌构建的组合填料SBBR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优势工程菌构建以陶粒和纤维束状滤料为组合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SBBR)反应系统,并以武汉市二郎庙污水处理厂沉砂池出水作为反应器进水,进行常规生物处理和生物强化处理试验的比较。该工艺的最优HRT为10 h,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更高效节能。对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进行观察,从微观上分析微生物的特性,研究表明组合填料SBBR法对优势工程菌有较好的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实际生活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填料式水解酸化与好氧接触氧化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好,其COD、BOD_5、SS去除率分别高达87%,92%,90%,试验得出了最佳设计参数和合理可行的流程组合。  相似文献   

6.
间歇曝气连续回流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在厌氧—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间歇曝气连续回流生物膜工艺,并考察了该工艺的实际处理效能。系统实际处理量为48 m3/d,HRT为1.5 d,水解酸化段的水力负荷为0.88 m3/(m3·d),填料装填率为60%;接触氧化段的水力负荷为4.57 m3/(m3.d),填料装填率为75%。系统稳定运行6个月的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NH3-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8%、83%、51.4%、60.3%和81.8%,以上指标的平均出水浓度分别在57、14.3、19、2.48、24 mg/L以下,达到了天津市农村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DB 12/356—2008)的要求,可作为农业灌溉等农业生产性用水。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省某漂染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A/O与氧化沟工艺的能耗、处理效果等进行比较,分别分析了两种工艺在处理漂染废水方面的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该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建议大规模漂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宜采用水解酸化/底曝氧化沟工艺,且设计水解酸化池时应充分考虑泥水混合均匀及填料设置合理。该研究为类似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初步确定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HR、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CMLSS、进水COD负荷等参数。通过对THR、CMLSS和进水COD负荷这3个影响因素的观察,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况。结果表明,当水解酸化THR为6 h,CMLSS为5000 mg/L,进水COD负荷为1.2 kg/( m3·d)时,处理效果最好。在最优工况下,水解酸化强化CAST工艺对进水中COD、BOD、NH3-N和TP等参数的去除率分别为75.4%、91.3%、89.1%和90.1%。  相似文献   

9.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染料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考察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生产废水的可行性,采用配水进行了连续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染料生产废水的COD<1 500mg/L时,在水解反应器、酸化反应器和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 5、3. 0和6. 0h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水解、酸化提高了染料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加速了后续好氧处理的进程。氨氮的变化规律表明,染料废水中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在水解阶段发生了加氨作用,在酸化阶段则发生了脱氨开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枝江市城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为60%~70%的工业废水和30%~40%的生活污水,采用水解酸化工艺作为预处理工艺,混合污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提高,处理效果良好。通过检测B/C值、p H值、VFA和VSS浓度等指标发现,当水解酸化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 h时,水解酸化出水的可生化性最好且比较经济;另外,通过对水解酸化池的布水方式、泥位等因素的优化,水解酸化工艺对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6.80%、24.82%和95.92%,污水厂最终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根据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工业废水的特点,介绍了缺氧酸化工艺处理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的机理,结合A/O1、O2工艺缺氧化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探讨了缺氧酸化工艺存在的问题,指出可以通过在缺氧酸化池内设置填料;增设A池底泥顺流系统,配合使用底池搅拌器和曝气系统;采用好氧上膜,缺氧转化菌种的A池挂膜方式,在A池中形成O-A工艺组合等途径,防止缺氧酸化池水解酸化菌流失及污泥沉淀厌氧死亡;提高缺氧酸化效果和COD去除率,从而达到改善酸化工艺综合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DBER)氢自养反硝化菌的优势,提高再生水深度脱氮效率,采用聚乙烯醇(PVA)包埋法固定3DBER活性炭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并与常规3DBER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脱氮效率、有效电流强度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包埋填料生物膜3DBER的脱氮效率、有效电流强度和电流效率均高于常规3DBER。在C/N值为2、HRT为10 h、电流为80 m A的条件下,包埋填料生物膜3DBER对NO_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9. 4%和77. 0%,比常规3DBER均提高10%以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活性炭表面的生物膜,发现表面分布的主要为短杆状(1~2μm)反硝化细菌。因此,包埋填料生物膜3DBER能够在增加氢自养优势菌属浓度的同时,提高电流的利用效率,从而强化3DBER工艺对再生水的深度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6):10-13
目的:优化穿山龙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单因素(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酸的浓度、水解时间、酸的用量等因素)及正交设计法L9(34),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6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次数为2次,酸的用量为40mL,酸的浓度为2.5mol/L,水解时间3h。水解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用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料液比为1:60;水解后正交试验结果显示:2.5mol/L的硫酸水解3.5h,酸的用量为50mL。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为穿山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工艺设计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工业企业较多的开发区内污水处理厂或具相似水质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COD浓度高、水质可生化性较差的特点,结合泥法或膜法水解酸化工艺的设计体会,探讨了水解酸化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悬浮填料复合A/O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悬浮填料生物膜A/O工艺用于生活污水脱氦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填料投加率为50%,水力停留时间是6.5 h,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CODcr、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76%、95.9%,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国家规定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外加碳源满足C/N比2.5~3条件下,总氮去除率74%,出水总氮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投加悬浮填料A/O工艺提高脱氦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铁炭微电解/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曝气铁炭微电解滤池/两级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麻醉药原料生产废水。结果表明:当控制铁炭微电解单元的进水pH值为3,反应时间为2 h,Fe∶C(体积比)为1∶1,气水比为10∶1,一级水解酸化、二级水解酸化、厌氧及好氧单元的HRT分别为2、2、2及1 d时,铁炭微电解及二级水解酸化单元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改善,BOD5/COD值由0.11提高到0.50,该条件下的最终出水COD为176 mg/L、NO3--N为7 mg/L、色度为5倍,总去除率分别为99.18%、99.13%和99.41%,出水水质达到了《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组合工艺处理难生物降解的化学制药废水.结果表明: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可大大提高化学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其BOD_5/COD由0.13增至0.64.在SBR处理系统中,当污泥负荷控制在0.5 kgCOD/(kgMLSS·d)、曝气为10~12 h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污泥增长速率约为1.5 kg/(m~3·d).  相似文献   

18.
对汽提后的炼油厂含硫废水进行了水解——两级好氧生物膜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总停留时间为 1 7h,进水 COD平均为 1 0 0 0~ 2 0 0 0 mg/L时 ,处理后出水 COD小于 2 0 0 mg/L,氨氮小于 4 0 mg/L,酚、硫化物也都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对工艺特点分析表明 :各段生物膜中含有不同的优势菌种 ,使整个工艺处理负荷高 ,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折流板反应器水解酸化初沉污泥,研究利用初沉污泥开发碳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特性。在温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为3 d的条件下,经过30 d的运行,系统具备了稳定的产酸效果,成功实现了VFAs的积累,酸化液中SCOD、VFAs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 182 mg/L和602.8 mg/L。试验过程中,酸化液的碱度随VFAs与SCOD的积累而逐渐增加,并呈现出相近的变化趋势。系统产生稳定的水解酸化效果时,碱度稳定在850 mg/L左右。碱度的积累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使得pH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变化不大。三氯甲烷对产甲烷菌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而可采用投加三氯甲烷的方法来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使水解酸化效应得以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运转费用低、管理方便、出水稳定、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水解酸化段水力停留时间不宜超过5h,提高有机负荷能有效抑制污泥膨胀,选择DO作为SBR池曝气时间和反应周期的运行控制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