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叶 《中国食品》2010,(11):26-27
<正>小吃在沙县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沙县小吃历史悠久,源于中原,创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名于当代,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  相似文献   

2.
杨军民  鞠长海 《北京皮革》2007,(10):111-111
暖冬的影响,出口退税的波及,如今的裘服行业可谓举步维艰。虽然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裘皮加工中心,加工量占到全球的75%左右。然而,世界裘皮加工业老大中国,却鲜有自己的裘皮服装品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裘皮加工中心,为何在中国市场却极少见到本土品牌,特别是高档本土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的语境中解读"食"的涵义,就像在历史的氛围里品味诗词歌赋一样,都有其不同的感悟。"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它表达了在历史的延续中所形成的某种文化,它代表的是人们对生活礼仪和人生情趣的表述,具体来讲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平淡。对于"味"而言,最高、最美的境界便是"无味",即"平淡"。故古人称"无味之味,乃为至味。"苏东坡在评诗时便用"味"来对比诗的好坏。诗词"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可见,"平淡"是诗词乃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对"食"而言,大荤大腥大油大腻的东西是毫…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俗上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食”与“节”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世人赞叹,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及调味文化,做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织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历史地位。一种社会活动可以称为文化则必然表达了人们的希冀与期望,亦必然对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形成极大的影响,亦必然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下面仅就中国调味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由自然王国到必然王国的进步,饮食文化的前瞻等说一说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调味品》2007,(9):72-72
2007年8月13日,“中国·哈尔滨市阿城首届金上京历史文化暨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阿城平山神鹿生态园召开。本次研讨会就“金源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和“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研究。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周文华和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王军参加会议并讲话。本栏目将刊登他们的讲话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书法艺术也开始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中,其中包括服装设计领域。文章将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中国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之间存在的联系、书法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未来书法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5):I0006-I0007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文化民俗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文化象征符号。幼儿期是个体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启蒙阶段,对于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在启蒙教育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爱上民族饮食.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烹饪》2010,(11):126-127
中华美食香飘巴黎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近日,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和中国烹饪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美食节”在巴黎隆重举行。据了解,本次在巴黎举办的“中国美食节”活动,包括中国美食节招待晚宴和中国美食周两部分内容组成。  相似文献   

10.
红叶 《中国食品》2010,(21):58-60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瑰宝,2010年10月13日-22日.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和中国烹饪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美食节”在巴黎隆重举行。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登陆巴黎,全方位展示出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傅丽娜 《中国酿造》2020,(4):I0020-I0020
我国民族饮食艺术历史悠久,一向以其鲜明丰富的色彩、精湛的工艺、多样的元素和独特的风貌著称。现代食品艺术中,将民族民间传统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的方式层出不穷,设计师们在食品艺术设计中充分展现传统饮食文化内涵。探究民族饮食文化精神与当代食品艺术的融合渠道,也是溯源我国传统历史和文化的一次实践性尝试,更是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从尧舜到今天,中国的特色宴席千种之多,而国家认可的进入非遗名录的却只有"真不同"洛阳水席,这也得益于洛阳水席1300多年的历史,有着唐朝深厚的文化底蕴,品质如一、品牌优秀。洛阳酒家有限公司下属有两个老字号品牌,一个是"真不同",一个是"洛阳酒家"。真不同主要经营洛阳水席,始创于1895年建立,迄今有百余年历史。中国六大古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聚焦点,承载着中华文化与民族走向的重任,六大古都的烹饪饮食文化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发  相似文献   

13.
西安的饮食文化是西安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西安作为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来此旅游的人日益增多。而旅游有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吃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从旅游角度来看吃,它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4.
945、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特地关照要给他尝中国的狮子头。当尼克松称赞它,但不明白为什么叫“狮子头”,周恩来说:狮子是兽中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雄壮生动,具有辟邪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这道菜叫“狮子头”,很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946、刘德华不吃牛肉,据称乃属牛缘故。947、张曼玉用餐清淡、新鲜。一日三杯牛奶,晨起一杯盐水,早餐常是果汁。948、聂荣臻在自然灾害期间,因国防部五院导弹研制人员营养不足,患有浮肿病,请各军区调拨黄豆、带鱼、猪肉。有次调进猪肉,他打了电话,专门交代给钱学森半爿猪。那时因…  相似文献   

15.
《餐饮世界》2022,(6):11-1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6月10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举办“中华饮食文明”线上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结合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挖掘和弘扬中华餐饮文明”这一主题,畅谈学习体会,提出发展观点与建议。四川旅游学院教授杜莉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孙雪丽 《肉类研究》2020,34(1):108-109
饮食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饮食文化的变迁就是社会文明发展变化的缩影。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开放包容的环境下也带来了各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如何在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背后的文明、礼仪和传统思想,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自身修养、政治觉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陕 《食品与机械》2021,37(4):233-23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拥有重要的地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主题。《红楼梦》中有对餐点的考究形容,诗经中也有描绘美食佳肴的段落。中国著名诗词作家苏轼特别追求完美厨艺,在美食方面有着完整、丰富的文字表达。中国文学体现出美食在中国社会及文化中的重要性。由余文章等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一书,引领读者徜徉于中国美食文化著作中,体现美食与文化、历史、社会的重要联系,并结合文学家借美食来物化女性、醉酒的道德观、茶在诗词中的重要性等进行了经典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川菜》2014,(8):34-36
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然而,随着回归自然食品的兴起,传统美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重视“吃”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食文化”。 近日,袁歪歪在美食达人俱乐部刚哥的帮助下,号召了一群美食达人聚集乐山唐伟饭店。下午3点半,袁歪歪准时到达唐伟饭店。此次与众多美食达人汇聚于此,我们不单单要免费试吃,还将走进后厨跟着主厨学习烹饪的过程。为此,刚哥还邀请到了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烹饪教师、乐山餐饮行业协会评委陈瑞祥一同参加本次活动。我们的美食达人在这里不仅能吃上佳肴,跟着大厨学习传统美食的传统做法,还能与专家探讨中国的“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正局级巡视员贺燕丽指出:“十二五”前三年我国造纸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眼前所出现的问题,就是要重视产能过剩,这对我们造纸行业是一个伤筋动骨的大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面对产能过剩的局面.需要我们探索一些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提及中华烹饪文化,人们一致认同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但往往将调味归入技术的范畴,很少有人将调味与文化、理论相提并论。其实,对于中国传统调味理论,先哲早有精辟的论述和经典的语录,它们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辉煌灿烂;至今对于调味技术仍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