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六铝酸盐CaMAl11O19—δ催化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过渡金属M(M=Fe,Co,Ni,Mn和Cu)的晶格取代作用,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磁吉构的六铝酸盐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aMAl11O19-δ并通过XRD,XPS和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还原性和催化活性与六铝酸盐的晶体结构和晶格中过渡金属性质密切相关,其中Ni取代六铝酸盐CaNiAl11O19-δ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780℃反应2hCH4和CO2  相似文献   

2.
甲烷在担载过渡金属氧化物上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的载体(HZSM-5、Al2O3、SiO2和MgO)担载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甲烷非氧化气氛下转化成苯和C2--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差异很大。载体的酸性越强,甲烷的转化率越高,苯的选择性也越高。HZSM-5担载的第一过渡金属氧化物(从V2O5到ZnO),只有V/HZSM-5和Zn/HZSM-5才有明显的催化活性,而其担载的Cr、Mn、Fe、Co、Ni、Cu的相应氧化物几乎没有活性。HZSM-5担载的过渡金属如Re、W、Mo和V等的高价态氧化物都表现出很好的甲烷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2001,30(2)
用于丙烷或异丁烷气相氧化制不饱和腈的氨氧化催化剂这种用于丙烷或异丁烷气相氨氧化制备不饱合腈的催化剂由负载一种复合氧化物的硅载体组成 ,其中硅载体的质量分数为 2 0 %~ 6 0 %。复合氧化物的分子式为MoVpXqNbrSnsZtOn,其中X =Te和 /或Sb ;Z =Ti,W ,Cr,Ta ,Zr ,Y ,Yb ,La,Ce ,Bi,Hf,Mn ,Re ,Fe,Ru ,Co ,Rh ,Ni,Pd ,Pt,Ag ,Zn ,B ,Al,Ga,In ,Ge ,Pb ,P ,Pr,Nd ,Sm ,Gd ,Pm ,Eu ,Tb ,Dy ,Ho ,Er ,Tm ,Lu或碱土金属 ;p =0 .1~ 0…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ZrO2负载的由不同前体得到的Ru-Fe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的CO加H2反应活性。结果表明,ZrO2负载的由Ru2Fe(CO)12或RuFe2(CO)12获得的Ru-Fe双金属催化剂较负载Ru3(CO)12、Fe2(CO)9及其混合簇催化剂以及由RuCl3、Fe(NO3)3制备的常规双金属催化剂具有高得多的CO加氢活性。用程序升温分解(TPDE)方法研究了ZrO2负载的Ru3(CO)12,Fe2(CO)9及其混合簇催化剂的脱羰基过程。结果表明,除脱附作用外,负载络合物的羰基在Ar中TPDE主要歧化生成CO2,在H2中TPDE主要加氢生成CH4。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BaO对Cu-Cr催化剂豆油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通过XRD、TPR、TEM、XPS和比表面的测定,探讨了MnO、BaO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M/ZrO2双金属及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d和Pt与Cr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在Cr-Pd/ZrO2和Cr-Pt/ZrO2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r/ZrO2上分别下降了约220℃和130℃。XRD和TPR结果表明,Cr/ZrO2中Cr以表相和体相的Cr2O3存在,体相的Cr2O3与载体ZrO2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ZrO2晶粒间的烧结和t-ZrO2→m-ZrO2的相变,微量Pt或Pd的加入使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的还原性增强。对微量Pt和Pd在Cr/ZrO2中的作用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NH4)2S溶液硫化制备了一系列Cr、Mo、W硫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硫化物催化剂比用H2与CS2(或H2S)气相硫化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的羰化活性与选择性,除硫化的CrCo/C催化剂无羰化活性外,其余在无任何促进剂下均对甲醇气相羰化具有活性,其羰化活性顺序为:MoCo/C>MoNi/C>WCo/C>WNi/C>MoFe/C。实验还发现,添加第3组分(Cu、Ag、Zn、Sn、Pb),对硫化的MoCo/C催化剂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对1-丁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n(Fe)/n(Fe+Ni)比、焙烧温度、担载量及载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Fe+Ni)=0.72的Fe0.53Ni0.21SO4复合盐,以P2O5为助剂、中孔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担载、担载量为2.36mmol/g(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稀土镍基催化剂在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ZrO2、Ni/ZSM、Ni/TiO2-ZrO2、Ni/Y/ZrO2和Ni/Ce/ZrO2等系列镍基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在甲烷选择性氧化制合成气中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研究了载体、金属镍担载量及稀土添加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空速及烷氧比条件下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稀土促进的Ni/ZrO2体系是良好的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当反应温度高于700℃、空速为2.84×105ml/g·h,烷氧比为2时,甲烷单程转化率>92%,CO+H2选择性>90%。  相似文献   

10.
Mo助剂对Ni/C催化剂上甲醇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C 及其双金属催化剂,以XPS 和TPR 技术表征了其表面组成和还原性能,并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羰基化活性。结果表明:在Ni/C 催化剂中添加Mo 组分能削弱氧化镍与活性炭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NiO 的还原;适量的Mo 组分还能促进NiO 在载体表面的分散,从而提高镍催化剂的羰基化活性,最佳n( Mo)/ n( Ni) = 0-3 。浸渍次序对羰基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活性顺序为先浸镍后浸钼>共浸> 先浸钼后浸镍。在反应温度为240 ~300 ℃、压力为0-5 ~2-5 MPa 、原料中n(CH3OH)/ n(CH3I) 为9 ~19 的反应条件下,升高反应温度和提高碘甲烷浓度均对羰基化反应有利,最佳反应条件为:300 ℃、1-5 MPa,原料比n(CO)/ n( MeOH)/ n( MeI) = 21/19/1 。  相似文献   

11.
以TiO2、KNO3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出 n(Li)/n(K)不同的LixK2-xTi2O5(x = 0.125,0.15,0.20)催化剂。利用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程序升温反应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氧化炭黑颗粒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少量Li+掺杂的LixK2-xTi2O5结构与K2Ti2O5基本一致;Li0.15K1.85Ti2O5在上述LixK2-xTi2O5系列中催化活性最高,炭黑起燃温度210 ℃,峰值温度290 ℃,比传统贵金属(如Pt-ZSM5)、过渡金属(如Co,Ba,K/ZrO2)等催化剂性能有明显提高;催化剂和炭黑在紧密接触方式下比松散接触方式下的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2.
对几种钛基复合氧化物负载的CuO催化剂的CO氧化催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添加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导致催化剂的活性不同。Al2O3的加入,抑制了反应的进行;ZrO2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SnO2和CeO2的添加则有效地促进了该反应的进行。此外,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也都不同,利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均比共沉淀法得到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3.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催化体系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几年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按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将其分为6大类:酸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水滑石类催化剂、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分子筛催化剂、微生物酶催 化剂及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Baeyer-Villiger反应是一类将开链酮或环酮转化成相应的 酯或内酯的氧化反应,从总的发展方向上看,这类反应催化剂作用的高效性、反应的原子经济性以及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考察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深度氧化活性以及吡啶氧化过程NO_x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各类有机物氧化的难易程度与它们的极性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极性越大,包容易氧化。对于吡啶,催化剂的氧化活性与氧化过程NO_x控制能力成正比。随着过渡金属氧化物生成焓(-ΔAH_0)增加,催化剂对丙酮的氧化活性下降,而对吡啶、苯的氧化活性呈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5.
CoMo/Zr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备了CoMo/ZrO2-Al2O3系列催化剂,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考察了ZrO2对催化剂还原性的影响,发现ZrO2的质量分数为12%时,ZrO2与活性组分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以二苯并噻吩为探针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以ZrO2含量为12%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负载4%CoO和15%MoO3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优于广泛使用的进口工业HDS催化剂KF707。  相似文献   

16.
助剂对Ni/Co双金属催化剂上沼气重整制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传统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助剂掺杂的NiCo/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用V(CH4)/V(CO2)=1的混合气体模拟沼气,考察了助剂对沼气重整制氢催化剂NiCo/γ-Al2O3的催化性能与结构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BET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BET)、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程序升温加氢(TPH)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Co/γ-Al2O3催化剂掺杂La2O3、CeO2或CaO后活性较好。CeO2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晶型转变,ZrO2反应后仍以晶体形式存在,其它助剂以无定形均匀地分散在载体中。除ZrO2外的助剂增强了载体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难以被还原。助剂的添加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都有所减少,却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其中La2O3与CeO2是较好的助剂。  相似文献   

17.
Au催化剂在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Au催化剂在不饱和烃、α,β-不饱和醛/酮、硝基化合物等不饱和化合物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述评,介绍了氢分子在Au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机理及各类不饱和化合物在Au催化剂表面的加氢反应历程,对如何开展Au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如高性能Au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Au催化作用机理研究及如何提高Au催化剂的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