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介绍了复合式干法分选、风力摇床分选、风力跳汰分选、振动逆流分选及振动螺旋分选等干法选煤技术发展历程与分选原理、技术性能及其适用性,阐述了在“双碳”背景下煤炭高效清洁干法分选技术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提出降低分选粒度下限、提高分选精度、增强对入选原煤外在水分适应性和发展风力选煤智能化的未来干法分选技术发展方向,以为应对新形势下煤炭洗选加工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孔德涛 《江西煤炭科技》2021,(4):196-197,200
通过对回坡底煤矿分选工艺进行优化,解决了原有分选工艺粗煤泥分选效果差、设备运行损耗严重、浮选药剂用量大等问题,实现了粗煤泥的有效回收,高频分选降低了分选成本,为矿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矿井精煤的产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验室系统进行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的半工业性试验,研究了入料压力、悬浮液密度等对氧化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理论模型对影响煤泥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泥重介旋流器可以实现对煤泥的分选降灰,加重质粒度、悬浮液黏度、离心因数等,是影响有效分选煤泥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孔德涛 《江西煤炭科技》2021,(4):196-197,200
通过对回坡底煤矿分选工艺进行优化,解决了原有分选工艺粗煤泥分选效果差、设备运行损耗严重、浮选药剂用量大等问题,实现了粗煤泥的有效回收,高频分选降低了分选成本,为矿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矿井精煤的产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选煤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其中包括:煤可选性的研究状况,先进的分选工艺,特别是对末煤的分选工艺,如浮选柱,重液旋流器,油团分选等;还简要介绍了化学分选,生物分选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磁罩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选方法,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分选效率高等优点,在废水处理、矿物分选以及细胞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磁罩盖分选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对磁罩盖分选技术在矿物分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进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用重介旋流器分选粉煤时的3种流程—25~0mm不脱泥分选工艺;10~0.75mm:0.75~0mm分级选的分选工艺;2~0mm粉煤分选工艺。同时还介绍了分选前脱泥问题,磁铁矿回收问题,煤粉分选几种方法的比较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复杂难选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关键分选设备的研发与改进是铁矿选矿工艺发展重点之一。以主要分选作用力场结合方式对磁铁矿分选设备进行了分类,概述了磁选、重选、浮选等单力场分选设备及由以上经典分选力场复合而成的复合力场分选设备结构特点、分选原理及其现场应用情况。研究表明:重选能耗低,无污染,处理量大,但分选粒度较粗,分选效果偏低;浮选下限低,但药剂制度复杂,成本较高,且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磁选对磁性矿物虽更具针对性,但磁性夹杂易导致磁精矿品位偏低。提出了复合力场分选设备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选矿设备,具有重选、浮选、磁选等多种选矿方法的优点,提高了设备分选效率、处理量、选择性以及对粒级的适应性等。展望了具有重-磁-浮多重功能的新型多力场复合分选设备将成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替代现有复合力场选别设备成为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粗煤泥分选是选煤厂提高精煤产率的关键环节。文章介绍了TBS分选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在中煤深度破碎再选、粗煤泥分选和脏杂煤分选方面的现场应用情况,并指出了今后应加强对TBS的分选理论、内部构件及与浮选工艺的搭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鹏 《中州煤炭》2023,(3):194-198
针对山西某选煤厂两段螺旋分选机分选1号原煤(难浮煤)浮选尾矿的工艺方法,通过分析精矿产率、精矿灰分、数量效率、分选下限等指标对工艺分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调整和控制矿浆通过量、截取器位置、入料浓度、入料粒度等操作因素的前提下,采用两段螺旋分选机分选该煤种细煤泥的精矿产率为60.51%、数量效率为92.7%,分选下限达到了0.075 mm,实现了对1号原煤浮选尾矿的有效分选。现阶段,对于难浮细煤泥的分选研究主流方向局限于新型药剂的研发和现有浮选工艺、性能的改进和提升等方面,实际进展并不显著。该工艺的应用则是为难浮细煤泥分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南湖煤矿位于新疆自治区哈密市南吐哈煤田,区内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煤层的化学性质是煤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优化现有煤炭资源加工、转化工艺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新疆哈密大南湖煤矿开展煤质特征的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煤层深度的差异,对煤层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透光率、发热量、焦油含量、腐殖酸、碳含量、视密度及回收率等煤质特征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本区煤质以长焰煤为主,褐煤与不黏煤次之。对于煤层灰分,除26煤层为特低灰煤外,其他煤层均为低灰煤。对于煤层挥发分的研究显示,矿区范围内14—29煤层均表现为高挥发分煤。对于煤层中硫的研究结果显示,22、22下、29煤层为低硫煤,其余各煤层均表现为特低硫煤。综合煤质特征,认为大南湖煤矿14—29煤层表现为化学反应性强、弱结渣性、易磨等特征,可用于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对于部分焦油含量高的煤层可用作液化用煤或发电用煤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义桥煤矿含煤地层对比及煤质特征,综合利用钻探、地震解释、测井及煤质化验成果资料。研究表明标志层、沉积特征、地震解释进行煤岩层对比可靠,3上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中厚煤层,煤类为气煤;3下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厚煤层,煤类为气煤、1/3焦煤;16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薄煤层,煤类为气煤、1/3焦煤。  相似文献   

13.
煤结构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凡桂  谢克昌 《煤炭学报》2004,29(4):443-447
根据近年来煤科学的主要进展以及煤的基本特征,对煤结构化学的概念、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指出煤结构化学的理论体系根据其任务可分为实验煤结构化学和计算煤结构化学;根据煤的层次结构特征,煤结构化学可分为煤分子、煤超分子和煤聚集态结构化学.煤结构化学的方法论应从煤的基本特征出发,注重煤的多组成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煤的非晶态性、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煤演化的阶段性,揭示煤结构特征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关系的关键是建立先进的煤结构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郄汝兵  周泽 《煤质技术》2020,35(2):59-64,70
对贵州省煤炭资源进行科学的煤质特征评价,以有效提高其资源利用率。以打磨冲煤矿已钻井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从煤矿主采煤层煤岩特征、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并对煤的工业用途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表明:打磨冲煤矿主采煤层煤岩成分以暗煤、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具有中灰、低挥发分、高硫、低磷等性质以及高热值、高-中等结渣性和中等可选的工艺性能;初步认为区内灰分及硫分与煤层埋深关系很小;原煤硫分以6号下层及15号煤层较高,分析认为该煤层沉积期可能为海侵时期,带入了较多无机硫,进而形成较其它煤层硫分含量较高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煤炭资源主要可用作民用煤、动力用煤以及气化用煤,以6号、16号煤最为优质。  相似文献   

15.
在新景煤矿构造煤变形特征与发育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井下煤壁煤体结构观测,探讨了构造煤发育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新景煤矿3号煤层发育有7种类型的构造煤,同时具有7种构造煤发育地质模式。3号煤层夹矸层附近构造变形强化区和古河流冲刷带构造变形强化区常见有揉皱煤、鳞片煤、碎斑煤和碎粒煤等强变形构造煤类型发育,15号煤层整体构造变形较弱,局部正断层构造变形增强区和逆断层挤压强化变形区可造成碎斑煤和碎裂煤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沉积学、煤岩学、煤化学和煤相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煤心样品的测试数据与煤岩鉴定等资料,对位于三塘湖盆地西部库木苏凹陷的研究区煤质、煤岩和煤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质特征为低水、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高-高发热量煤;显微煤岩类型分析表明煤层顶部为惰镜煤,煤层下部为微镜煤;顶部煤层沼泽类型应为低位泥炭沼泽,中下部煤层为草本沼泽。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煤层沉积环境从草本沼泽向低位泥炭沼泽过渡,主要成煤期沼泽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煤炭价格与煤矿安全事故之间内在关系,本文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指数作为煤炭价格指标,选取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作为煤矿安全事故指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煤炭价格及煤矿安全事2005-2016年数据相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煤炭价格与煤矿安全事故存在协整关系,煤炭价格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影响是长期且稳定的;(2)从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可知煤炭价格波动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正向冲击作用较为明显,煤炭价格的增长有利于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3)从方差分解角度分析,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安全事故有一定贡献,但不是主要贡献,而煤矿安全事故受自身影响因素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赵建强 《煤炭技术》2014,(8):218-220
为达到客户对煤炭质量(灰分、挥发分、硫分等)的要求,煤炭企业需要将2种或2种以上的煤炭进行仓下混配,需要研究煤炭在煤仓中的落煤、堆积、煤层分布及出煤等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别研究单入料口、单放料口和多入料口、多放料口等情况下煤仓中煤层分布与堆积情况,并进行入放煤实时模拟,以实现煤炭企业准确有效地煤炭入仓和混配装车,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体系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包括煤层气资源勘探技术、煤层气地面井增产技术、煤层气地面井排采技术、煤层气矿井抽采及煤气共采技术。针对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技术需求,对煤层气勘探与有利区块优选技术、以沁水和鄂尔多斯2个盆地为主的中~高煤阶地区煤层气增产技术、低煤阶地区煤层气单井增产与规模性开发技术、多煤层及构造煤地区煤层气地面井开发技术、煤炭与煤层气协同开采技术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总结西部煤炭产业取得成就、存在问题和分析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运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主要耗煤行业法预测了全国煤炭需求,运用排产法确定了西部之外其他省区产量,进而提出西部煤炭发展空间,从煤炭生产、煤炭消费和煤炭外运以及淘汰报废、煤矿建设等方面对西部煤炭布局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煤炭开发潜力巨大但受市场约束,煤炭开发布局继续加速西部,西部是我国煤炭工业的未来,需要推动西部煤炭发展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