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8种大环铜(Ⅱ)、锰(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结果表明,它们在1×10-4-1×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均有50%以上抑制率,锰(Ⅱ)配合物表现出较铜(Ⅱ)配合物更低的SOD活性,对各模型化合物活性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双生  程俊  贾勇  谢复新 《化学试剂》2007,29(6):369-370
合成了2种新型铂(Ⅱ)配合物[Pt(en)I2和Pt(pn)I2],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1HNMR等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此两种Pt(Ⅱ)配合物对几种研究的癌细胞增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生物活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靳文娟  杨帆 《化学试剂》2016,(4):349-352
采用氨基酸和醋酸铜为原料,设计合成4种不同配体结构的Cu(Ⅱ)金属配合物Cu L1~4,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检测仪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改进的氮蓝四唑还原法确定了氨基酸铜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最强时对应的浓度,并讨论了在相同浓度下不同种类氨基铜酸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α-丙氨酸铜配合物由于金属活性中心周围空间位阻较小,其抗氧化活性高于苯丙氨酸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To construc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imetics, three Cu(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CPs), [Cu3(L1)4(OH)2(H2O)2]n (CP 1), [Cu(L2)(OH)]n (CP 2) and [Cu(L2)(CH3O)]n (CP 3), in which n is a positive integer, a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using nicotinate N-oxide (HL1) or isonicotinate N-oxide (HL2) as organic ligands and Cu(OAc)2·H2O as metal salt. Their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CPs 1~3 are synthesized under simila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but show a multi-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s from one-dimensional, two-dimensional to three-dimensional, respectively, exploring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in ligand, the coordination mode of ligand and the solvent system on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CP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s that CPs 1~3 can be stabilized up to 202, 228, and 250 ℃, respectively, which display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higher the dimension of CPs 1~3, the bett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Nitrotetrazolium blue chloride (NBT) photoreduction test shows that the semi-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values (IC50) of CPs 1~3 are 0.21, 0.26 and 0.62 μmol/L, respectively, which display certain SOD activity, and the lower the dimension of CPs 1~3, the better the SOD activity. The lower IC50 of CP 1 and CP 2 indicating that they can be used as potential SOD mimetics.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采用溶剂热法,以吡啶-3-羧酸-1-氧(HL1)和吡啶-4-羧酸-1-氧(HL2)为有机配体,与一水合醋酸铜〔Cu(OAc)2?H2O〕金属盐反应合成了3种Cu(Ⅱ)的配合物(CPs):[Cu3(HL1)4(OH)2(H2O)2]n(CP1)、[Cu(HL2)(OH)]n(CP2)和[Cu(HL2)(CH3O)]n(CP3),其中n为正整数。通过单晶XRD、FTIR、元素分析、TGA、UV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CP1~3在相似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却分别显示出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多维度构型,探讨了配体官能团的相对位置、配体的配位模式和溶剂体系在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可能机制。TGA表明,CP1~3可以分别稳定到202、228、25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CP1~3的维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通过氯化硝...  相似文献   

6.
β-氨基酸Schiff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虹  刘峥  冯小珍 《化学世界》2007,48(6):321-323,384
合成了两种邻菲啉、β-氨基酸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sal-β-phe-phen)]和[Cu(sal-β-ala-phen)]·H2O,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差热和热重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5-氯水杨醛、N,N′-二甲基乙二胺和多聚甲醛合成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1),化合物1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铅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不对称大环铜(Ⅱ)配合物(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配合物2晶体(CCDC:787806)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形成4配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琥珀酸酐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并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sucts-Cu(Ⅱ)-hpb(1)和sucts-Cu(Ⅱ)-tbz(2)[sucts=琥珀酰化壳聚糖,hpb=2-(2’-吡啶)-苯并咪唑,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对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对四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配合物1、2,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125μg.mL-1和125~250μg.mL-1,抗菌效果明显强于自由配体。  相似文献   

9.
江道勇  高蕊  丁国华  李光华 《化学试剂》2013,(11):1023-1027
合成了3-氨基苯甲酸缩3,5-二溴水杨醛Schiff碱配体(L)及其过渡金属(Cu,Zn)的配合物。采用UV-vis,1H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由热重分析得知所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欧文氏草生杆菌的生物活性测定,配体及配合物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Cu配合物的活性优于Zn配合物,说明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与金属离子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双氯芬酸配位的SOD模拟物合成与清除O·2-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三种双氯芬酸金属配合物——双氯芬酸铜(Ⅱ)、双氯芬酸锌(Ⅱ)和双氯芬酸锰。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在水溶液中,利用改进的核黄素光还原NBT法测定了不同浓度模拟物和天然SOD的活性。考察了pH值及乙醇、丙酮对其SOD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个模拟物均有SOD样活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靳文娟  吕兴强 《精细化工》2012,29(12):1240-1244
在希夫碱Cu(Ⅱ)配合物Ⅰ〔Cu(Ⅱ)双香草醛缩乙二胺〕、Ⅳ〔Cu(Ⅱ)双香草醛缩邻苯二胺〕的基础上,对配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将重原子效应、共轭效应、空间位阻效应等结构影响因素引入到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结构设计中,合成了4种希夫碱类铜金属配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Ⅱ的晶体结构。运用改进的NBT还原法测定了该6种SOD模拟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结构改变后的SOD模拟物较原结构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因素影响幅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屈景年  刘义  莫运春  刘梦琴 《化学世界》2006,47(5):267-268,292
合成了绿原酸Zn(Ⅱ)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Zn(C16H17O9)2.3H2O;用平板法测定配体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绿原酸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绿原酸强。绿原酸锌是一种好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3.
L—半胱氨酸希夫碱及其铜,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华  陆茜 《湖北化工》1998,15(5):18-19
报道了由L-半胱氨酸与2,4-二羟基苯甲醛合成希夫碱N-2,4-二羟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简称SCYS),并与过渡金属Cu(Ⅱ)、Zn(Ⅱ)形成配合物(简称SCYS-Cu、SCYS-Zn)。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CYS为NOS型三齿配体,配合物为四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史竞艳  王定永  赵子德  黄丹  向乾坤 《广东化工》2012,39(17):144-145,121
采用肾上腺素法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确定了最佳测定波长,并研究各种实验条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测定酶活条件为:测定波长为490 nm,实验温度为30℃,0.05 mol·L-1碳酸钠-碳酸氢钠内含1×10-4mol·L-1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溶液(pH为10.2),肾上腺素浓度为3×10-4mol·L-1,控制酶的加入量为0.30 mL。  相似文献   

15.
60℃下,在体积比为1∶1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常规溶液法合成了钕(Nd)-氨基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利用配合滴定、摩尔电导、红外光谱(IR)、热重-差热分析(TG-DTG)、紫外光谱(UV)和荧光光谱(FS)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光学等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推测系列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Nd(Amino)3Phen]Cl3.3H2O。通过抑菌实验对配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氨酸的羧基氧原子和邻菲啰啉的氮原子均与Nd3+配位,且配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诺氟沙星-邻菲罗啉-铜(Ⅱ)配合物,并利用红外、电位滴定、电喷雾质谱等表征方法推测了其可能结构。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紫外光谱吸收谱带发生了红移和减色效应,荧光发生猝灭,结果都一致表明了该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为嵌入作用。利用纸片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实验表明两个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乐学义  李维嘉 《化学试剂》2004,26(5):259-260,284
应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二元配合物Co(Aa)2[Aa^-=苯丙氨酸根(L-phe),缬氨酸根(L-val),亮氨酸根(L-leu),异亮氨酸根(L-ile),色氨酸根(L-trp)]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T=25℃,c=0.1mol/L NaClO4]。配合物Co(Aa)2相对于母体配合物Co(Aa)^ 稳定性用△logK[△logK=logKCo(Aa)2^Co(Aa)-logKCo(Aa)^Co]表示。结果表明:与L-丙氨酸(L-ala)配合物Co(L-ala)2相比,所有这些氨基酸配合物Co(Aa)2均具有相对较大的△logK,表明这些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种稳定性化作用可能主要归因于配合物分子内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氨基酸侧链结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王亮  刘娟  郑长征  王玉婕 《应用化工》2011,40(5):826-828,831
以5-溴-2-羟基苯基乙酮对羟基苯甲酰腙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镍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新型芳酰腙类配合物(C15H12N2O3B r)N i(C5H5N)(CCDC:816141),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272(2)nm,b=0.622 7(4)nm,c=2.301 6(15)nm,β=122.06(4)o,V=3.974(4)nm3,Z=8,Dc=1.624 mg/m3。抑菌实验表明,标题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配合物比相应配体的抑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为合成铂配合物顺式-1,1环丁基二羧酸一正丁胺/环戊胺合铂(II),以顺式-二碘-正丁胺/环戊胺合铂(II)为原料,先后与硝酸银和1,1环丁基二羧酸钾反应合成标题产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其组成和结构,利用MTT体外检测法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理论一致,具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