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激光辐射防护与光电对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罗振坤 《激光技术》2003,27(5):423-427
介绍了国外激光辐射防护与光电对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激光防护器材、激光防护新技术和新材料、光电传感器和武器装备光学窗口的激光防护、激光辐射综合防护系统、激光防护器材的评价测试、激光对抗与防护措施,并简述了激光辐射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激光对人眼的危害和防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叙述了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作用,阐明了激光防护的重要性。列出了激光防护镜的标准。介绍了如何选择激光防护镜。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叙述现有的激光防护滤光镜,当前军队采取的激光防护手段及未来激光防护滤光镜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激光防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已研制出各种类型的激光防护镜.长春光机学院研制的复合型激光防护镜由激光吸收玻璃加镀多层介质膜构成,样品可同时对1.06gm程0.53μm激光起防护作用,在紫外和远红外波段也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激光辐射对眼睛的损伤规律,分析了激光对人眼和装备传感器的损伤,简述了激光的应用与防护,介绍了激光防护材料的技术指标、类型、性能以及国外对激光防护材料的应用,重点分析并指出了今后激光防护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息激光防护薄膜的防护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吉勇  钱焕文 《激光技术》1997,21(3):143-146
研制成功了全息激光防护薄膜。本文报道了全息激光防护薄膜对强功率激光的防护效果试验。试验表明:薄膜对0.53μm波长激光的平均光密度D为4.11,有效防护角为15°,抗激光破坏能力强;在60mJ激光入射能量内,薄膜对兔眼的激光防护效果显着,眼损伤的发生率为百分之零。  相似文献   

7.
激光技术的应用与防护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激光已成为科学探测和现代军事战争中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由此带来的激光损伤和激光威胁也日益严重。激光防护技术和激光防护材料的研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总结了激光技术在军事、国防、医疗等技术中的应用和激光对人眼及光电传感器的威胁,介绍了激光防护的方法及原理,对基于线性光学原理和非线性光学原理防护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激光防护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战场上低能激光的威胁与防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江华  周建勋 《激光技术》1996,20(4):230-233
分析了当前战场低能激光威胁的严重性,并从激光防护的原理出发,论述了战场激光的防护技术,最后对激光防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多波段激光防护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潜  王立杰  邹颖  张亦农 《中国激光》1997,24(5):456-460
研究了多波段激光防护塑料的组成、物性及制备技术,对其进行的防激光测试结果表明该激光防护塑料能见度高,对紫外、可见、红外波段的激光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0.
激光医学防护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激光防护研究计划,叙述了激光防护镜,防护材料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单清 《激光技术》1997,21(4):223-226
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应用于眼科治疗视网膜疾病以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型激光器的不断问世,激光眼效应研究也在逐渐扩大和深入,同时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作者就上述两方面内容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综述,其中包括超短脉冲激光眼损伤效应研究;激光闪光盲效应研究;激光眼损伤事故病例;激光眼效应基础研究;以及激光在眼科角膜手术、青光眼手术和其它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雷仕湛  应兴国 《激光杂志》1986,7(3):163-166
通过激光舞台艺术、激光焰火、激光彩色音乐、激光唱片和视盘、激光全息电影、激光裁剪等,介绍了激光在现代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汽缸表面处理的新发展——激光珩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朝阳  张永康 《激光技术》2003,27(1):58-61,67
介绍了激光在发动机汽缸表面处理中的3个发展阶段:大斑点慢扫描螺旋式激光淬火、小斑点快扫描网纹式激光淬火和激光珩磨,在比较中揭示了激光珩磨的优点。并对激光珩磨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光束特性、加工原理、加工工艺等方面对YAG激光和准分子激光在激光珩磨中的使用作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情况,简要介绍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制导跟踪、激光雷达、激光引信、激光测距、激光通信光源、激光模拟武器和激光瞄准告警等军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快速成型机的小型化、低成本化是当今快速成型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激光快速成型系统使用的激光光源大都是气体激光器。针对现有激光快速成形系统使用气体激光器存在的缺点,研究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光纤激光器的新型能量源来代替气体激光器。提出了使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线阵和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线阵两种方案,并比较了利用此两种方案作为激光快速成型系统能量源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激光熔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对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概括了国内外激光熔覆在熔覆特性、不同材料与基体组合的激光熔覆工艺及参数、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金相分析、熔覆层缺陷以及激光熔覆基础理论,激光熔覆专用材料研制、激光熔覆过程裂纹形成与消除机制、激光熔覆过程关键因素的检测与控制、激光熔覆送粉器和喷嘴、激光熔覆制备新材料、激光熔覆快速成形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激光熔覆过程是一个多源耦合复杂信息作用下的加工过程,激光熔覆加工过程稳定性、多源耦合复杂信息的作用规律及决策机制、多源耦合复杂信息的获取处理、融合能力及小确定信息处理和激光熔覆多源耦合复杂信息优化控制以及激光熔覆加工质量的定量控制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俊  张为国 《激光技术》2023,47(1):25-31
为了比较分析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剥离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时AlN上GaN的热传导效果, 采用了改进的实时紫外光吸收和热传导的激光剥离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取得了在不同的激光波长、激光脉冲宽度、激光能量密度下的紫外波段光辐照时和停止辐照后GaN材料热场分布等数据, 并获得了适合micro-LED器件剥离的所用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的阈值条件。结果表明, 激光脉宽、激光波长、激光能量密度是实现激光剥离工艺的关键因素; 较适合的激光波长为209 nm~365 nm的紫外波段; 皮秒激光的剥离效果优于纳米激光, 且激光的脉冲宽度越短, 激光的波长越短, 剥离所需激光脉冲阈值能量也越低, 则对LED芯片区域的热影响也越小。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激光剥离设备和相关工艺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军用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以高技术战争应用为背景,论述未来军用激光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不断探索新的雷达体制,包括激光相控阵雷达、目标成像识别激光雷达、动目标指示激光雷达、激光合成孔径雷达和非扫描激光成像雷达等;远程应用仍将是激光雷达研究工作的追求目标;向多传感器集成和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及其泵浦的光参量振荡器将成为激光雷达的主流辐射源。  相似文献   

19.
曹剑英 《激光杂志》2021,42(3):70-73
为了缩短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的测量周期,提高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的测量水平,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精确测量方法设计。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热物理激光光斑的初始位置,根据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特征的提取流程,完成了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特征的提取;利用热物理激光光斑质心位置与解算值的关系式,得到了热物理激光光斑的估计位置,结合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测量算法流程,完成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测量算法设计;最后通过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的测量流程,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证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测量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热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的测量周期明显缩短了。  相似文献   

20.
沃新能 《激光杂志》1984,5(4):193-200
综述了我国大功率激光器、晶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化学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的发展概况及近况,并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激光器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