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葡萄糖母认55%,木薯粉水解糖45%配比,在不加玉米浆或糖蜜的条件下,混合谷氨酸发酵。摇瓶发酵试验产酸率为7.75%,转化率为57.42%,达到了米糖发酵水平。每吨谷氨酸原料成本下降1877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为谷氨发酵用原料拓展了新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小麦淀粉废水糖化液的乳酸钙发酵与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发酵试验表明:用德氏乳杆菌对废水淀粉水解糖进行乳酸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7%,玉米浆3%,温度50℃,接种量8%;提取试验表明:采用两次结晶工艺比一次结晶法的产率和合格率均有显著提高,乳酸钙收得率对总淀粉计可达78.9%。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复旦大学与常州味精厂共同选育的FM 84—415菌株,在35吨发酵罐中进行了一次性高糖发酵和代谢控制的研究;当初糖浓度为17.94%时,连续5罐的平均产酸率为8.23%,转化率为47.36%;当初糖浓度为19.16%时,连续五罐的平均产酸率为8.65%,转化率为50.02%。 上述结果达到高糖发酵的较高水平,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摸索了发酵规律,提出了高糖发酵的代谢控制要点,其工艺控制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便于推广使用,我们认为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探索谷氨酸一次性水解糖的高糖发酵的新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蔡国林  赵海锋 《啤酒科技》2005,(8):58-62,66
我们进行了一个置信度P〈0.05的三因子实验,利用大麦麦芽(BM)或高梁芽(SM),精选玉米(MZ)或腊质高梁(WXSOR)粉粒为辅料,添加或不添加糖化酶(AMG)生产Lager啤酒,研究其144h发酵过程中糖酵解和乙醇生成情况。在BM麦汁中,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分别占总可发酵糖的20%,68%和13%,而这个比例在SM麦汁中则分别为35%,48%和17%。添加AMG后,麦汁中葡萄糖含量从9.3g/L增加到24.5g/L,总可发酵性糖含量用g葡萄糖/L表示,从59.2g/L增加到72.6g/L。和BM麦汁相比,SM麦汁的葡萄糖含量约高50%,而初始麦芽糖则要低40%左右。用WXSOR或MZ作酿造辅料,生产的麦汁和啤酒具有相似的特性。AMG的添加使麦汁中葡萄糖量增加2.5倍以上,并使可发酵性糖量增加23%以上。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可发酵性糖的消耗符合一级反应方程。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消耗50%的时间分别为49h,128h和125h,这清楚地表明酵母优先利用葡萄糖。和不添加AMG的麦汁相比,添加AMG麦汁中的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消耗速度分别加快和变慢了。发酵终了,BM啤酒的乙醇含量(5.1%,v/v)比SM啤酒(3.9%,v/v)要高。在添加AMG的啤酒生产中,用BM还是用SM及添加MZ辅料在最终的乙醇浓度上并无明显区别。研究结果表明,AMG可以降低糊精含量,增加初始葡萄糖量和总可发酵性糖量,特别是在利用SM为原料的时候,该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腺苷产生菌Bacillus subfilisJSIM-25培养基中两个关键因子酵母膏和糖进行不同浓度摇瓶试验,并进行22L自动发酵罐的分批和分批补料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酵母膏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6%和12%。降低起始糖浓度,产苷期补糖可明显提高菌体比生产速率和耗糖产苷能力。按起始糖浓度为6%,16h补糖使最终发酵总糖浓度达12%,发酵培养60h,腺苷平均产量可达18.20g/L,菌体耗糖转化率16.85%,比生成速率0.024g/(g.h),残糖1.2%。  相似文献   

6.
流加糖培养提高红曲色素发酵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流加糖发酵红曲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总糖浓度为5%时,以3%初糖开始发酵至48小时、60小时时,分别流加1%的糖。流加发酵组的色素浓度比非流加发酵组的色素浓度增加23.5%。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酒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金针菇、糖为主要原料,用发酵法生产金针菇酒。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针菇浆液10%,糖22%,柠檬酸1.5%,酵母1.2%,温度29℃,发酵4d,可生产得到风味独特、酒体醇厚、营养丰富的金针菇酒。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食醋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直接滴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2种方法测定固态发酵食醋、加饭酒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探讨样品颜色对还原糖、总糖测定的影响,同时为消除色素对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用活性炭对其脱色.结果表明:直接滴定法因样品颜色的影响,不易判断滴定终点,使平均回收率仅为78.050%;活性炭脱色后平均回收率仅为76.414%,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比较准确的测定固态发酵食醋中糖含量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33%.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无糖甘草酸奶的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甘草为原料,用0.05%VC+0.1%柠檬酸作为护色剂,可制得色泽洁白,质量良好的甘草汁。采用甘草汁:鲜牛奶=5:7的原料配比,阿斯巴甜0.05%,葡萄糖酸钙2%、食用氯化钙0.012%,用蒙牛B00301710701菌种作为发酵剂进行发酵,接种量j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h等工艺条件,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无糖甘草酸奶。  相似文献   

10.
对糖化酶酿制生料甘薯烧酒和熟料甘薯烧酒做了试验。使用发研1号酿酒酵母,能快速发酵麦芽糖;糖化酶DABIASE_(TM)K—27用曲霉菌K—27(Aspergillus Sp.)制得。生料发酵:原料经粉碎,加入糖化酶30u/g总糖,发酵温度35℃,72小时结束。酒精生成量为82.3g/L,发酵效率95.9%。熟料发酵:糖化酶用量高于30u/g总糖,发酵时间缩短为40小时,发酵效率为97.7%。与传统烧酒相比,主发酵时间可减少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谷氨酸发酵中,淀粉水解糖的质量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谷氨酸菌的生长速度,谷氨酸的积累以及谷氨酸的分离提取,可以说糖液质量对发酵的影响占50%~60%。那么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保证水解糖液的质量稳定,提高糖液品质是发酵高产酸、高转化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枸杞枣醋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枣制品下脚料枣液和枸杞通过酶解、酵母发酵、醋酸发酵等工艺研制了枸杞枣保健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酵母发酵最佳工艺为总糖含量10%,酵母接种量0.02%,发酵温度30℃;醋酸发酵最佳工艺为糖液:麸皮:稻糠砣=3:3,发酵温度43℃,醋酸菌接种量0.3%,枸杞液占糖液比例为20%。生产的果醋枣香浓郁,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3.
清液补料酒精发酵工艺研究李永飞,吕欣,段作营,毛忠贵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12):17-19.清液发酵具有醪液易输送,废液能大比例甚至“全循环”直接拌料,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等诸多优点。清液发酵的初始糖采用玉米粉糖化液进行发酵,初始糖浓度为12%,采用3次补糖,分别在8h,12h,24h进行,补糖后糖浓度控制在15%左右。在32℃下发酵72h,酒精体积分数可达15%(20℃)以上,残糖降至0.1以下,葡萄糖转化率达50%,酒精得率94%。(丹妮)0.1以下,葡萄糖转化率达50%,酒精得…  相似文献   

14.
哈密大枣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疆特产哈密大枣作为原料,选择丹宝利酵母菌作为发酵用菌种。考察发酵温度、初始糖度、菌种接种量、p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量0.12%,初始糖度为14%,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96h条件下,酒精含量接近8.0%vol,残糖含量仅为376.5mg/100g。  相似文献   

15.
杨官荣  李雷  周锋  焦红梅 《酿酒科技》2012,(4):68-69,75
膨化原料在水分、淀粉、还原糖、还原能力等指标方面和粮食原料都有较大差距。用100%膨化原料发酵可比粮食发酵提高14%的出酒率,但酒质放香较差、回甜大、有涩味;使用20%的膨化原料时,比粮食发酵提高了8%出酒率,且酒质幽雅柔和、回甜较佳,没有粮食新酒的粗糙和辛辣等缺点。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果脯糖液酿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果肉含有丰富的Vc,用加工猕猴桃果脯剩下的糖液为发酵原液,以酒精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茵种,生产猕猴桃果酒,发酵温度为20~32℃,发酵期为8~10d,调酒精度为7%~8%(v/v),陈贮1月后用JA澄清荆澄清。  相似文献   

17.
流加混合碳源的谷氨酸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糖蜜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作为流加碳源,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进行了探索。试验采用葡萄糖为基础碳源,以发酵初糖浓度为160g/L的培养基进行谷氨酸发酵,以糖蜜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为流加碳源,结果表明当糖蜜中还原糖占混合液总还原糖30%时,发酵产酸水平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142.2g/L和64.88%,与葡萄糖作为唯一流加碳源的谷氨酸发酵工艺比较,其发酵水平十分相近。但生产谷氨酸的碳源成本可降低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秸秆水解糖混菌发酵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调整秸秆水解液中葡萄糖与木糖的比例为3:2,初始糖浓度为100g/L,初始pH为5.5,在32℃下进行嗜单宁管囊酵母和酿酒酵母混合发酵44h,平均乙醇浓度为35g/L左右,最大糖醇转化率为35.6%,达到混合发酵理论值的72.1%。从经济角度来看,混糖发酵优于分步发酵。  相似文献   

19.
用SAS9.0中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研究了盐浓度、水分活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变化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够表达发酵香肠发酵过程中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预测,结果可靠。细菌总数与实验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范围是-10.20%~8.43%。此数学模型为发酵香肠发酵过程的控制,提高发酵肉制品的安全性,缩短生产周期提供了依据,也是微生物预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浓度甘蔗汁酒精发酵过程中糖的消耗,酒精生成以及酵母细胞生长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精的生成量.试验结果表明,发酵12h时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大(9.46(g/L)/h),14h时果糖、蔗糖、总糖消耗速率最大,分别为12.61(g/L)/h,12.30 (g/L)/h,20.59 (g/L)/h;发酵16h时酒精生成速率(7.89(g/L)/h)最大,细胞死亡率(22.9%)开始大于出芽率(12.6%),随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试验最终发酵酒精度12.8%vol,残糖22.50g/L,糖利用率90.9%,发酵效率7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