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光熔覆镍基纳米Al_2O_3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镍基纳米Al2O3复合涂层,对熔覆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的组成相主要为γ(Fe,Ni)、Cr7(B,C)3、Al15Fe4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HV0.3最高达到830,熔覆层与纯铝试件对摩时的磨损机制为粘着,并且随pv值增大时,粘着现象加剧,摩擦因素增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镍基纳米AI2O3复合涂层,对熔覆层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和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的组成相主要为γ(Fe,Ni)、Cr7(B,C)3、Al15Fe4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HV0.3最高达到830,熔覆层与纯铝试件对摩时的磨损机制为粘着,并且随pv值增大时,粘着现象加剧,摩擦因素增大。  相似文献   

3.
截齿镍基钴包碳化钨激光熔覆涂层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盼  王琪  马丹丹  赵晓冲 《矿冶工程》2015,35(1):116-119
为解决掘进机截齿的磨损失效问题, 在截齿表面激光熔覆高耐磨的镍基(Ni)钴包碳化钨(WC-Co)涂层。以42CrMo钢为基体, Ni60B商用粉末为粘结相, 纳米WC-Co为增强相, 激光熔覆获得WC-Co陶瓷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利用M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 测试熔覆涂层在干摩擦和水摩擦环境下的耐磨性能。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涂层磨损前后的表面硬度,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观察熔覆涂层磨损前后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 激光熔覆涂层可以提高截齿的耐磨性能, 磨损后熔覆层中的细小析出相起到了弥散强化作用, 熔覆层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10%。相同磨损条件下, 干磨损涂层硬度高于水磨损涂层硬度。  相似文献   

4.
以机械混合方法制备的NiCr/Cr_3C_2-BaF_2·CaF_2-Ag复合粉末为喷涂粉末,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NiCr/Cr_3C_2-BaF_2·CaF_2-Ag自润滑复合涂层.利用XRD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和晶体结构,利用S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进行评估,并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涂层在25~8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金属Ag的掺杂仅略微降低了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且涂层在25~80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Ag的塑性使得涂层在25~35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润滑性;温度达到500℃及以上时,磨痕表面反应产生的AgCrO_2和BaCrO_4对涂层的耐磨、减摩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镀技术在TA15合金表面上制备了纳米Ni-SiC复合涂层,研究了TA15基体合金及Ni-SiC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 ℃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Ni-SiC复合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性好。Ni-SiC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要高于TA15合金,在室温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比TA15基体合金的低,而在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要小于TA15合金。在600 ℃时Ni-SiC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要低于TA15合金,说明温度较高时Ni-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室温时,TA15基体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摩擦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600 ℃时,TA15基体合金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镀技术在TA15合金表面上制备了纳米Ni-SiC复合涂层。研究了TA15合金基体及Ni-SiC复合涂层在室温和600℃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Ni-SiC复合涂层致密,与基体结合较好,显微硬度要高于TA15合金的。室温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比TA15合金基体的高,而在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要小于TA15合金的。600℃时Ni-SiC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要低于TA15合金的,说明温度较高时Ni-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室温时TA15基体的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摩擦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600℃时TA15基体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摩擦磨损和疲劳磨损,而Ni-S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为摩擦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7.
Co-B_4C复合镀层耐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Co-B4C复合镀层,对复合镀层的截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了镀液中B4C颗粒含量对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4C颗粒均匀地分布于Co基金属中,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无孔隙和裂纹等缺陷,镀态下镀层为晶态结构;随着镀液中B4C颗粒含量的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也逐渐提高,且当镀液中B4C颗粒含量分别为20 g/L、15 g/L时,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张立红 《煤矿机械》2014,35(10):144-145
以高速钢为基体材料,研究了Ni-B复合镀层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了Ni-B镀层的结构,观察了镀层表面形貌。经过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化学镀层的耐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得到的Ni-B复合镀层表面光亮、镀层均匀、为晶态结构,镀层结合力良好。经过试验可知,300℃热处理的镀层显微硬度最高,400℃热处理的镀层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HVAF和HVOF工艺制备了NiCr-25%Cr3C2涂层,对两种方法所制备的涂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孔隙率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表征.从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磨损机理方面分析了两种涂层的耐磨损性能不同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HVAF涂层相比,HVOF喷涂时由于火焰温度和焰流速度较高,制备的NiCr-25%Cr3C2涂层更均匀和致密,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低,硬度更高.HVAF涂层中碳化铬的剥落与犁沟均较明显,耐磨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添加MoS2质量分数为4%的Ti3SiC2复合陶瓷,对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该复合陶瓷与GCr15钢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载荷为38 N和转速为400r/min下,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为0.176~0.283,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为0.062~0.134,磨损率分别为2.657μmm3.N-1.m-1和0.1968μmm3.N-1.m-1.添加MoS2的Ti3SiC2复合陶瓷良好的摩擦磨损特性归因于摩擦面形成了氧化薄膜,该薄膜由非晶态的Ti,Al,Si,Fe和Cr的混合氧化物组成,具有良好的润滑-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