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三峡通航建筑物上游隔流堤填筑现场试验监理工作进行了介绍,对填筑技术要求、控制手段,现场测试监理、试验施工质量控制做了有参考价值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三峡上游隔流堤深槽段高边坡填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书胜 《人民长江》2003,34(9):28-29
三峡工程上游隔流堤全长2 630 m,深槽段必须在50 d工期内完成637.7万m3的填筑工程量,工程工期紧、强度高、任务重.施工单位选择从高程115 m双向进占的施工方案,此方案需对53.3 m填筑边坡进行力学分析,才能判断方案的可行性.经过计算边坡稳定,存在小面积滑坡的可能,对此施工中应采取以下两条措施:①自卸车在5 m外卸料,由推土机平料;②采取连续施工使填筑边缘混合料尽快得到压实.施工方采用此方案缩短了工期,于2003年5月30日完工.对以后类似高边坡填筑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风江 《人民长江》2003,34(9):37-38
设备配置是持续高强度施工条件下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有力保障.通过对三峡上游隔流堤跨临时船闸上游引航道段工程填筑施工中推、挖、装、运设备生产率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利用数据达到设备的最优化配置.由于实施了设备优化配置,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均在85%以上,时间利用率高达96%,实际最高日生产方量为25万m3,设备配置完全满足工程需求,工程提前16 d完工.  相似文献   

4.
引航道隔流堤是直接关系到1997年截流的关键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施工准备时间做好生产性试验,通过生产性试验所取的技术参数对指导施工起到了重要任务。根据不同区域的施工条件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将隔流堤清淤划分5个区域,配备不同的清淤船只,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孙峰 《人民长江》2003,34(9):26-27
三峡通航建筑物上游隔流堤工程位于大坝上游引航道右侧,起到工程汛期低水位运行时将引航道与长江主流隔开,减少引航道淤积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作用.其中跨临时船闸上游引航道段(简称深槽段)施工项目2002年8月15日开工,是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通航、发电3大目标实现的控制性项目之一.对工程所存在的影响工期的填筑、料场开挖、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7.
黄宝德 《人民长江》2003,34(9):32-33
三峡上游隔流堤工程量大、工期紧、强度高,尤其是施工后期日填筑强度高达20万m3;并且场地狭小,周边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道路和工作面布置十分困难.为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对土石方施工的程序、方法、固定断面物理力学性能作了简要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干密度快速推算法.  相似文献   

8.
吴放鹤 《红水河》1996,15(2):51-53
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航建筑物——隔流堤施工,进行了含石风化砂填料的碾压试验,为工程施工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隔流堤填筑在工程量大、难度高、干扰多和工期紧的复杂条件下能够快速优质的完成,主要是在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合理化建议、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做好了文章,其经验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利枢纽下游引航道施工期隔流堤安全监测成果表明,隔流堤的变形受自重、两侧水位差、渗漏、剖面大小、坡度、填筑质量和时效等因素的影响;堤内渗流变化符合 一般规律;引航道开挖的爆破振动量得到了良好控制;由于几次险情均被及时发现,为工程抢险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1.
齐建飞 《人民长江》2003,34(9):13-14
三峡船闸上游浮箱为薄壁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船体结构,最厚部位仅55 cm,最薄部位才15 cm,且浮箱长期处于水下,除满足风浪或船舶撞击等作用下强度和限裂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抗渗、抗冻性能,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从浮箱底板、舷板、端仓混凝土浇筑,纵、横隔仓及甲板吊装,水密试验及浮箱定位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浮箱的施工过程,其施工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波  程子兵  金峰 《人民长江》2012,43(7):67-69
水电站引航道隔流堤采用透空型式,虽可调整航道口门区的流速分布,改善不良流态,但也会对引航道停泊段的水流条件产生不利影响。结合构皮滩水电站工程实际,采用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的方法,对构皮滩水电站下游引航道隔流堤不同透空形式的水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透水通道平面角度45°,透水通道9个,透水面积75.6 m2时,下游引航道停泊段及口门区的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升船机上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实施全包隔流堤布置方案后,升船机上游引航道的通航设施布置也因水流条件变化需作相应调整。通过水力学试验及自航船模试验对上游引航道隔流堤、浮堤及浮趸船的布置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推荐了隔流堤堤顶高程150m、浮堤长120m的经济合理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设计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及稳定是船闸施工安全和运行正常的关键。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有效观测岩体变形量,掌握岩体变形特性,进而分析预测岩体的变形趋势,对指导边坡开挖及动态设计,确保船闸后期施工和运行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变形监测的优化设计、成功实施及准确的监测成果是完成这个课题的重要保证。永久船闸监测设计遵照“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总原则进行,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表层岩体变形监测,深层岩体变形监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主要由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网、监测点、倒垂线、引张线、伸缩仪等项目组成,通过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变形监测的设计与实施,证实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资料能正确反映岩体变形情况,为危险块体及岩体裂缝的处理及时提供了准确的监测数据,使施工措施和设计更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墙高68.5 m,成型开挖是三峡工程的几个技术难题之一,武警水电部队提出的预留保护层,首层保护层采用潜孔钻光面爆破与以下各层保护层采用手风钻钻孔、小梯段光面爆破相结合的爆破方案,对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开挖爆破后检查,直立墙边坡平整,除地质缺陷部位因塌方而引起超挖外,直立墙超欠挖控制在设计要求内.针对永久船闸直立墙成型开挖的特点,对这一爆破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航建筑物的导航建筑物长度的确定,除考虑设计船舶(队)的长度外,还应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升船机上游引航道隔流堤布置方案改变后(即将冲沙闸包在上游引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较原布置方案得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升船机导航浮堤长度的必要性.为此通过有关模型试验论证,在满足安全导航和船舶(队)运行要求的前提下,三峡升船机上游浮式导航堤的长度,可由原250 m缩短至120 m,从而改善了浮堤结构的受力条件,并且大大地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了当引航道航道中心线与河流主流存在较大夹角时,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其连接段区域不同流量下的水位、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各级流量下引航道口门区的斜流效应明显,影响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分析各级流量下的通航水流条件后,确定其最高通航流量为4 000 m3/s,若要提高最高通航流量,应适当减小航道中心线与河道主流的夹角.通过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可知,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船闸右岸山体防渗墙施工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船闸右岸山体防渗墙为永久性结构物,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并经过现场生产性试验,为施工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施工参数和施工依据,施工中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完工后经检测,防渗墙各项技术和质量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详细地介绍了防渗墙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防渗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永久船闸下游泄水箱涵位于基础强约束区,底板的允许最高温度为26℃,设计建议5~9月份不施工,但为满足控制性工期要求,夏季浇筑箱涵混凝土已不可避免.为达到满足箱涵混凝土浇筑允许的最高温度,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温控措施.主要介绍了通过采用优化施工配合比、预冷混凝土、初期通水冷却、及时覆盖保温被和流水养护等温控措施,对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现场温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破堰进水验收前现场检查未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