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东华 《中国宝石》2009,(3):197-197,196
近日.笔者在乌鲁木齐市各大商场.专卖店及各大玉器市场走访.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的和田玉器专卖店、专柜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这里是和田玉零售商家最集中的城市.也集中了全国最具实力的和田玉大商家,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小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市场的每一杯“羹”。  相似文献   

2.
谈起“薄胎”,第一印象是景德镇的薄胎瓷。那晶莹的光泽,薄如蝉翼的器皿,让人惊叹制作工艺的艰难和陶瓷工艺的精美。薄胎的玉器制作则更为艰辛,用“鬼斧神工”来形容毫不为过。薄胎玉器起源于宋、元时代,至明代才出现了真正的薄胎玉器。“玉花形杯”“薄胎笔洗”即为这类玉器的代表。明代的琢玉技艺较之宋元时代更为精美,随着文化的交流传至印度,逐渐沁入了印度的文化特征,产生了所谓的“番作”流派,也就是“痕都斯坦玉作”的雏形(波斯语“印度”汉语音译为“痕都斯坦”)。  相似文献   

3.
古方 《中国宝石》2014,(11):154-156
要说到史上最早的玉器大藏家,我们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女士,她就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  相似文献   

4.
论三代一体的玉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6):37-42
夏、商、周三代文化上的一体性决定了三代玉器的总体特征,并且必定是共同点大于异同点,可谓之:“三代一体的玉器体系”。以三代玉器共同的时代特征为主线,阐述了三代玉器在神权政治、国家礼仪及生活实用方面的三大共性特征,并以更翔实的资料分别分析了夏、商、周三代文化遗存中玉器类的典型特征。指出:中国古代玉器自诞生以来走过了漫长而光辉的道路,而三代玉器逐达顶峰之盛,其为后代玉器的发展积聚了巨大的潜力,并在客观上规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建军 《中国宝石》2006,15(3):101-103
多年来,玉器工艺品,古玩市场上,经常见到一种分布有网状血丝的玉镯,玉佩(如图1),玉器工艺品行业称之为“血丝玉”、“鸡血玉”,古玩行业称之为“血沁玉”,虽然玉石的染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研究表明,这种血丝玉多数为新染的蛇纹石(据1997年《系统宝石学》),或者叫染色岫玉。  相似文献   

7.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5):9-13
深入地了解东周政体的变化在促进玉器发展上的作用,对于丰富中华玉文化思想理论的积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西周历史的回顾,阐述了东周政体的特点——“礼崩乐坏”和“百家争鸣”,以辩证因果关系的推理和考古文献的引证,论述了“礼崩乐坏”与玉器繁荣的关系以及“百家争鸣”与新的玉德观的建立,并对东周玉器类别的变化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考证。认为我国东周政体的急剧变化对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与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3,15(5):27-30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以至史前政治中的玉崇拜的盛况,是实行“绝地天通”举措以后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指出:史前玉器的高度发展加速了我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陆子刚和“子刚玉”叶寅生陆子刚,江苏太仓人,后迁居苏州,以琢玉为业,成为明代最为著名的能工巧匠,在我国玉雕发展史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所治玉器均携以“子刚”或“冈西”款识,故后人称陆子刚所雕玉器为“子刚玉”。陆子刚生卒年代不见文字记载,据周南泉先生...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解放前已奄奄一息的玉器业,在党和政府“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下,又迅速地恢复了元气。50年代初期,各地召回了农村的玉器艺人,把城市的玉器业人员组织起来,全国大我有玉器职工五千多人。  相似文献   

11.
张克华 《珠宝科技》2003,15(5):56-57
为了振兴阳美玉器业,使阳美玉器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如何坚持诚信、着力特色经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阐述阳美玉器市场管理的新理念。在阳美玉器业的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基础上,建议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软环境上营造规范、有序、宽松的市场氛围,打造“阳美玉器”的品牌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柳函 《中国宝石》2010,(2):100-101
以往在收藏与文物鉴定领域,对于玉器沁色的鉴定大多是凭着经验,缺乏具有现代科学研究的鉴定依据,也没有定性或是定量的标准.被专家形容为“古代玉器研究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正在进行一项系统科学实验,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传世与出土的古代玉器的沁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汉王朝在中国玉器进入封建社会所造就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学术文化创新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阐述了汉代玉器的国家礼制玉衣制度、丧葬观念及神鬼思想等主要特征,对汉代玉器的玉德观念、吉祥文化的历史风貌及其哲学价值,以及儒道融合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学术思想、以“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汉代促进中国玉文化历史性的飞跃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贡献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14.
金彩飞扬     
由香港珠石玉器金银首饰业商会主办,香港贸易发展局及世界黄金协会赞助的“足金首饰设计比赛2004”,以世界黄金协会出版的“金饰时尚2003”金饰设计指南为设计时参考工具,邀请设计师与学生以指南内提供的3大国际金饰潮流“华丽梦幻风”、“文化万花筒”和“复古未来式”为创作主题,设计足金或K金首饰套件参赛。比赛除分为公开组和学生组外,为配合金饰市场发展新趋势,大会今年更新增设了K金组和最受欢迎组。最受欢迎组邀请金饰业者提供已在市场销售的金饰设计参赛,由大会评选出最具商业销售实力的设计。最后评委从二百多件参赛作品中评选出17套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8日-2006年1月3日,上海城隍珠宝总汇二楼玉器精品商场举办第五届“两岸三地”玉器精品展暨“天工奖”获奖作品上海巡展。  相似文献   

16.
珠宝玉器与鸿门宴周树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鸿门宴拉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许多人都知道鸿门宴是楚汉相争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但也许并不知道这个事件与珠宝玉器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个事件中好几次提到且出现过珠宝玉器,可以说玉器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石器的古玉研究中北有红山文化王.南有良渚文化玉.唯独缺少中原的仰韶文化玉,因为迄今为止发现中原仰韶文化的玉器极少.难怪第一个写《中国玉器时代》曲曲石先生在书中说.“黄河中下游地区所见玉材较为单一只有绿松石和水晶粗玉数件”,“总的来说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不是很多.这是否说明玉器并不发达.还有待于今后工作来证明”。  相似文献   

18.
徐力 《中国宝石》2009,(2):108-110
今年1月18日,在“云南省珠宝协会2009迎春年会”上,昆明玉器城投资方,昆百大珠宝公司有关负责人向大家详尽描述了玉器城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的布局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宝石》2008,17(1):140-143
玉雕艺术品在国际收藏品市场上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而在2006年/2007年岁末香港佳士得为美国私人收藏家Alan and Simone夫妇举办的两场“瑰玉清雕”专场玉器拍卖会,拍卖成交额分别达到1亿2千万港元和1亿9千万港元,引起了国际收藏界的震动,彻底改变了拍卖会玉器拍品边缘化的地位。本刊现将两次拍卖中的玉器精品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蒋喜 《中国宝石》2008,17(3):150-151
工作之余,我最高兴的是能观赏和琢磨我国历代精美的玉器.进而从中发现古玉器设计的规律.以促进自己的创作。当我看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玉块时,深为惊讶,“美石为玉”的史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已有非常的高度。作为装饰品,玉已经得到苏州先人的重视。而张家港徐家湾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玉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