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胡博士信箱     
《中国宝玉石》2009,(3):104-105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2.
胡博士信箱     
《中国宝玉石》2011,(2):126-131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王、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玉石情结周树礼我们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便开创了制作和使用玉器的历史。具有东方特色、举世无双的中国玉器代表着中国灿烂辉煌的玉石文明。一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唯一将玉与人性相结合,融汇贯通、水乳交融的,也唯有中华民族,以玉比人,以玉喻事,以玉...  相似文献   

4.
黄献源 《中国宝石》2023,(4):208-212
玉器在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就为人们所使用,并形成了贯穿中国历史的崇玉思想。玻璃器与瓷器是继玉器之后出现的器物类别。本文从古人“尚玉”的思想背景和玻璃、瓷器仿玉的原由出发,探究古代玻璃、瓷器仿玉的文化因素和技术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5.
刘继卿 《中国宝石》2010,(3):114-116
玉器的玉质优劣、制作工艺的繁简难易和精细粗糙程度、造型的艺术神韵,是现代玉器的重要价值评价因素。由于它们在玉器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同,玉器形成了两个价值大类型(普通商品类玉器、收藏类玉器)和四个小类别(普通商品类玉器、玉质精品类玉器、工艺精品类玉器和艺术精品类玉器)。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  相似文献   

7.
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3,15(5):27-30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以至史前政治中的玉崇拜的盛况,是实行“绝地天通”举措以后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指出:史前玉器的高度发展加速了我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与中国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发和利用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玉始终为国人所珍视。中国的玉器不仅具有一般珠宝的美.罕、耐久等特征以及装饰.保值.保健等功能.而且和中国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曾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影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相当一批文学.历史著作。与中国玉器有关的一切物质、精神的东西,已构成了  相似文献   

9.
在新石器的古玉研究中北有红山文化王.南有良渚文化玉.唯独缺少中原的仰韶文化玉,因为迄今为止发现中原仰韶文化的玉器极少.难怪第一个写《中国玉器时代》曲曲石先生在书中说.“黄河中下游地区所见玉材较为单一只有绿松石和水晶粗玉数件”,“总的来说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不是很多.这是否说明玉器并不发达.还有待于今后工作来证明”。  相似文献   

10.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何松 《珠宝科技》2008,(2):56-62
以中国原始社会解体,建立夏商周三朝奴隶制国家取得的玉器杰出成就为基础;以人类跨进文明社会,造就的中国玉器支上首次高峰期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对夏商周三代玉器的总体面貌、整体模式,时代风格、仪仗用玉、主要成就、工艺特色、创新形式、表现手法、艺术特征、礼玉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对三代创新玉器,特别是西周在玉与铁的复合材料工艺上的创新成果奠定的玉器工艺学基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历史贡献、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进行了阐述。对三代(夏商周)玉器与政治、宗教、道法融为一体;以礼用玉、以玉节礼,格调统一的礼玉文化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2.
刘国祥 《中国宝石》2003,12(1):196-19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时间最久远的民族,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数量的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3.
自1644年清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玉器的最后时期。清代为满族统治,在宫廷玉器中,除沿袭明代外,还有满族自身用玉的习俗,玉器总的趋势是向精巧发展,在工艺技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自古爱玉、佩玉、玩玉、赏玉,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中国玉器市场持续升温,翡翠及和田玉身价扶摇直上,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然而,许多消费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喜爱却又不敢贸然购买,  相似文献   

15.
王福泉 《中国宝石》2008,17(4):160-161
中国是一个以用玉最早、玉文化博大精深和玉器精美绝伦著称于世界的文明古国。 一、中国用玉最早 在中国今辽宁省岫岩县境出土的,早于二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件岫岩软玉片制品,就是中华民族先民在二万年前用玉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春的一天,为给南方的朋友买玉,我来到了岫岩。岫岩不愧为中国”玉都”,在玉器商店里,各种玉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多一会儿,我就按朋友要求选好了几件玉器。看看距返程车发车时间还早,信步在商场里逛了起来。忽然,一种从来也没有见过的红红的石片吸引了我。众所周知岫岩玉多为绿色,那么这种颜色鲜艳、花纹奇异、似玉非玉的石片是什么?一问,是玛瑙。噢!这就是听人说过珍珠玛瑙中的玛瑙。一问价不贵,我就挑选了几片。  相似文献   

17.
张广文 《中国宝石》2005,14(1):208-212
2004年岁末,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全国政协委员、德安堂主人何柱国先生收藏的130余件玉器藏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出。这一批玉器玉料丰富,涵盖品种齐全,玉质上乘,每一件都是精品。何先生的收藏以明、清玉器为主,不乏清代宫廷中的玉器珍品,是何先生十余年来斥巨资从拍卖市场购得的,也有从外国古董商与收藏家手中收购的。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玩玉。在收藏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德安堂藏玉不但令人领略到中国古代玉器之美,也成为现今收藏界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王雪松 《中国宝石》2001,10(2):126-129
岫岩玉是中华宝玉石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我国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从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大的玉制品,从原始文化阶段雕制的玉器,到当代被誉为国宝的特大型玉雕精品,都是出自岫岩玉。可以说,岫岩玉在中国玉的历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孙晓辉  古方  吕妍 《中国宝石》2014,(9):194-196
在中国数千年的玉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些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或事物,堪称玉器史之“最”。本刊将陆续为读者介绍玉器史上的四宗“最”:最好玉的收藏家、最早的玉器大藏家、玉雕工艺最发达的城市、最优秀的琢玉工匠,为爱玉之人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古玉争辉、新玉斗艳,这是记者在日前开幕的"江苏玉器精品展"上的所见所闻.该展中既有商代、西周的古玉,也有清代的精美玉,更有获得大奖的现代玉器,荟萃了几百件古往今来的玉器佳作,涵盖了中国玉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也向世人展示了江苏民间古玉与现代玉作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