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说明了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部位,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发生渗漏的原因,探究了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包括屋面防水防渗技术、卫生间防渗漏技术、外墙防水防渗技术、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对市政排水管道进行防渗漏处理的意义,从排水管道管材与施工技术两个角度分析了市政排水管道发生渗漏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渗漏施工的技术要点,以有效防止排水管道渗漏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目前建筑外墙渗漏存在的主要原因,对墙体发生裂缝现象、墙体抹灰层的问题以及门窗和孔洞的渗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要求,最后根据外墙渗漏现象发生的原因总结了房建施工中应该采取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旨在为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理论,保障建筑使用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陈金贤 《城市建筑》2014,(17):82-82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困扰着施工企业。外墙发生渗漏会影响房屋建筑质量,房屋渗漏问题引起了施工企业的重视。本文积极分析了外墙渗漏的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技术,避免了外墙渗漏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在房建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问题之一就是渗漏问题,房建出现的渗漏现象会使房建施工整体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房建施工中,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是势在必行的。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的有效成果能够得以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防渗透施工技术的应用。基于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防渗漏施工中的重大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建施工中容易发生渗漏的位置以及形成渗漏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深入研究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实际应用水平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施工中,屋面、外墙等处经常会出现渗漏的现象发生,这是施工中的通病。怎样才能保证和避免出现渗漏的发生,只有搞好预控工作。现就施工中易发生渗漏的部位提出如下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外墙渗漏问题是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外墙的渗漏处理也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外墙发生了渗漏情况,不但会对外观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后期建筑的使用情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外墙防渗漏施工质量。本文针对外墙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对应的施工措施进行了阐述,对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柔性防水屋面发生屋面渗漏的原因,介绍了预防屋面渗漏的施工措施和治理渗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渗漏是房屋建筑工程经常发生的一个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年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渗漏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就在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发生原因基础上,探讨了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要点,以提高防渗漏施工水平,预防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发生,保证人们生活秩序和建筑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0.
渗漏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较常见的质量通病,也是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常见质量问题,房建施工中应尽量避免渗漏现象发生。本文重点对房建施工中出现渗漏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检测风管漏风量和漏风率的实验台,对不同管段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了实验,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测量漏风量和漏风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某湖底隧道主体结构关键区段在土水压力、不均匀沉降、温差等因素作用下的裂缝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各区段在土水压力作用下均为带裂缝工作,裂缝分布在顶板跨中底面、外侧墙顶部外侧以及顶板正中顶面等位置,较小的不均匀沉降对各区段的裂缝分布影响不大,温度应力对裂缝分布的影响较大,降温会导致底板出现新的微裂缝。其结果可供类似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管养参考。  相似文献   

13.
《Energy and Buildings》2002,34(3):215-226
This paper presents major findings of a field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ve thermal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four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 The five systems studied are typical single-duct or dual-duct constant air volume (CAV) systems and variable air volume (VAV) systems, each of which serves an office building or a retail building with floor area over 2000 m2. The air leakage from ducts is reported in terms of effective leakage area (ELA) at 25 Pa reference pressure, the ASHRAE-defined duct leakage class CL, and air leakage ratios. The specific ELAs ranged from 0.7 to 12.9 cm2/m2 of duct surface area, and from 0.1 to 7.7 cm2/m2 of floor area served. The ASHRAE-defined duct leakage classes ranged from 34 to 606 for the five systems and systems sections tested. The air leakage ratios were estimated to be up to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fan-supplied airflow in the constant air volume systems. The specific ELAs and leakage classes indicated that air leakage in large commercial duct systems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system to system, and from system section to system section even within the same thermal distribution system. Overall, the duct systems measured were much leakier than the ductwork specified as “unsealed ducts” by ASHRAE. On the other hand, thermal losses from supply ducts induced by conduction (including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were significant, on the scale that was comparable to the losses induced by air leakage in the duct systems. The energy losses induced by leakage and conduction suggested that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energy savings potentials from duct sealing and duct insulation practice in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4.
垂直荷载作用下的管道纵向受力分析模式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垂直荷载作用下的管道纵向受力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实际的简化模型 ,研究了管道的危险区域、管道内力值的影响因素及此模型的实际意义。着重探讨了管道在受荷后的挠曲线形式、管节间相对转角的变化规律等 ,为地下管道的设计与施工中的管道沉降问题、管节渗漏问题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直流1 mA参考电压U_(1mA)及0.75 U_(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时,MOA的安装位置对试验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以±800 kV楚雄换流站直流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为例,综述了800 kV五节、500 kV三节、多支并联单节、多支并联双节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参考电压由上至下有着增大或减小趋势的多节避雷器提出了各自的不拆引线试验方法;依据现场试验经验提出了多支并联的双节避雷器借助绝缘杆的不拆引线试验方法和多支并联的单节避雷器且下法兰连接在一起的避雷器(震荡装置避雷器、串补平台避雷器等)采用竖立绝缘杆,仅改接高压加压线的高效试验方法,并简要对下法兰未连接在一起的多支并联的单节避雷器提出了多支共同加压,同时测量的试验方法。经过现场试验的验证,上述方法在保证工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朝贤 《暖通空调》2012,42(4):35-46
根据流体力学的理论,建立了加压送风系统关闭风口漏风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并建立了关闭风口两侧静压差、各管段沿程阻力、静压复得量等6项中间参数的子项模型。以优化防烟方案为物理模型,按是否考虑静压复得、采用不同等级气密性风口、改变主风道断面积等条件,组合成5类范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附加系数法和直接导用气密性标准的计算方法都有明显缺陷;当风口的气密性标准较高时,可采用忽略静压复得量的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17.
孙吉林  孙文雨 《矿产勘查》2019,(9):2388-2391
文章针对崂山龙潭水库坝址区采取工程地质钻探、压水试验等手段,查明了坝址区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经过对不同位置3个钻孔12个试验段的压水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坝基渗透性等级属微透水—弱透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城市供水管道的泄漏特点,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不同泄漏孔径(2 mm、4 mm、6 mm)的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用以分析泄漏管道及泄漏口处的压力和流量变化规律。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稳态模型,所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其泄漏速度也逐渐增大,且泄漏孔总体由内向外速度递增,在泄漏孔出口处的流体速度达到最大值;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其泄漏入口处的压力逐渐减小,泄漏出口处压力增大,泄漏孔内压力沿着轴线方向逐渐减小;泄漏使管内在压力变化不显著,但是泄漏口附近压力梯度变化明显。通过以上分析可为管道泄漏检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上海市浅部砂层中因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灾害的发展过程,采用离散元和计算流体力学(DEM-CFD)耦合的方法,对不同地下水位、不同地层中的管道发生渗漏后引发地层变形规律及水土流失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水粉砂层管道渗漏过程中,土体从漏点开始逐步流失,地层变形逐步向地表发展;管道渗漏过程中,地表沉降主要受影响范围为2~3倍漏点埋深;漏水流量经历快速增加进而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土体损失率随着渗漏时间线性发展;低地下水位时渗漏引发的地层位移发展要显著慢于高地下水位的情况;渗漏发生时,控制地下水位、改良土体性质是控制渗漏引发变形的重要手段。研究成果对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灾害的预测预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燃气室内泄漏质量浓度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并简化了燃气在室内泄漏后形成的浓度模型,分析了房间内泄漏燃气的浓度与泄漏时间、泄漏强度、换气次数和房间体积的关系.指出在燃气发生泄漏事故采取措施降低浓度时,应注意整个空间及局部区域的燃气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