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战装备在战场上的状态包括可使用状态、故障状态、战斗损伤状态、装备工作状态和退出作战状态。电子战装备充分发挥作战效能的前提条件是装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只有在可使用状态下,装备才能被作战人员指挥与运用,发挥作战效能。电子战装备保障直接影响电子战装备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而其指挥系统的效能高低更是从根本上影响着电子战装备保障任务的完成。从作战能力出发,研究战场上电子战装备保障指挥系统的效能,对保持与提高电子战装备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综合保障车的配置,分析了机动作战保障需求和参数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机动作战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评估指标的权重,并综合某陆基武器系统装备的特点和情况,基于模型输入相关分析数据,进行了评价验证.评估模型和方法可以为全寿命周期中武器系统装备设计方案及指标的优化改进、体系规模结构的优化取舍、装备使用保障的优化决策等工作提供重要分析依据,进而支持综合保障车的研制、升级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军队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得装备技术保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对技术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加强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装备技术保障,全面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如何加强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装备技术保障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孙志鹏  陈桂明  高卫刚 《兵工学报》2019,40(9):1928-1934
为研究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参照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某单位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保障能力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面临的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不同指标水平提升对体系保障能力水平提升的程度不同;通过评估与分析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能够精确识别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的短板,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龙  宋太亮  曹军海  邢彪  闫旭 《兵工学报》2018,39(11):2267-2279
科学合理的战备完好性评估对于准确掌握部队实战能力,优化保障体系结构,提高装备作战能力与保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评估模型注重维修保障因素而忽略供应保障因素、无法处理结构和状态较复杂的装备体系与保障体系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综合考虑多种保障因素的作战任务间歇期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分析装备体系与保障体系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保障过程,从装备保障需求角度出发构建装备体系中单个装备作战单元的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共享同一保障体系多个装备作战单元的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装备作战单元装备保障需求相同与不同两种情况,并针对模型求解时装备体系状态难以确定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向量通用函数的装备体系状态确定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定量评估战备完好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李岩  李东源  汪剑云  栾桐 《兵工自动化》2007,26(12):I0007-I0008
装备保障是联合火力打击战役的重要内容和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全面适应、充分准备、保障重点、周密协同、注重效益和加强防卫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体系一体化、保障信息系统标准化、保障手段智能化、保障方式网络化的要求,分析各阶段作战装备保障应采取的主要行动,对保持我防空兵持续作战能力,及时、高效的装备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文杰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7):74-75,89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要认清自身弱点,不断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严格人才使用制度,通过院校、基地、部队3层培养和自我培养,实现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军装备保障人员能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体系化、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需求,提出面向作战活动流程闭环的武器装备智能保障技术。通过分析当前作战环境下的智能保障需求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武器装备保障在技术体系、感知判断、决策支持、执行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作战活动流程总结提出了装备智能保障模式,构建面向活动流程闭环的装备智能保障技术框架,围绕装备保障的智能数字化应用、弹性装备体系设计与规划、装备诊断与健康管理、推演与训练、作战行动支持等方面提出技术发展设想,为装备保障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战区装备保障应急保障力量体系结构直接决定战役装备保障效能高低。立足战区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体系结构的实际,系统分析了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特征及对装备保障的要求,并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战区装备应急保障力量的保障任务进行了深入探索,最后提出了战区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体系结构的一体化、扁平化、作战化、综合化和模块化转型需求,可为我军装备部门制定战区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体系结构转型建设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元联系数的集对评估方法。对 导弹作战单元保障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1 赋权 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多元联系数集对评估方法步骤,并结合某部队作战单元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地反映评估结果的非线性特征,对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焦阳  李良春 《兵工自动化》2007,26(8):I0008-I0008
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获取信息能力成为构成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保障装备成为保障能力的倍增器;以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研究开发装备信息系统.借鉴其经验,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做到:构建军民一体的社会化装备保障体系;创新与信息化作战相适应的装备保障训练方式;加大培养军事信息人才力度.  相似文献   

12.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空降作战通信装备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空降作战以及复杂电磁环境的特性,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空降作战通信装备保障的影响,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空降作战通信装备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炳岩 《国外坦克》2009,(10):37-39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求,我军正在努力实施由适应机械化条件下作战向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转型建设,武器平台趋向数字化。作战样式的变化和作战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前方与后方、敌方与己方、所属部队与友邻部队、作战行动与保障行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而对部队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必然针对新的特点,创新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刘鹏  董振旗  屈岩 《四川兵工学报》2012,33(6):50-52,58
通过选取装备作战单元为保障对象,构建了作战任务向保障要求转换模型,分析了作战任务系统、装备系统及综合保障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炼了综合保障系统的特性。按照指标体选取的原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需求的装备作战单元综合保障系统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综合保障系统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军武器装备的特点,使用管理的现状,粗浅地阐述了影响我军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保障能力的原因,对军事代表配合使用部队在“两成两力”建设中的作用和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装备作战能力和装备作战效能各自的定义和数学描述,讨论了2个概念的联系、区别及应用问题,重点分析了基于作战能力或作战效能的装备比较以及装备不同管理阶段中2个概念的应用。该分析结果能为装备的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铁宁  李浩  王生凤  韩朝帅 《兵工学报》2016,37(10):1881-1888
为提高携行备件配置方案的针对性,以遂行多阶段作战任务的装甲装备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作战任务、装备群组成及备件仓库预置地点等因素对抢修策略的影响,合理统筹伴随维修保障能力与备件需求间关系,构建面向作战任务的装甲装备群携行备件配置优化模型,实现携行备件资源的针对性配置。通过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描述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作战过程的"任务—行动—能力"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介绍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从战时维修能力、战时器材保障能力、战时指挥调控能力、战时信息保障能力和防护防卫能力5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反映战时特征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该研究可为指挥员评估战时保障能力、合理调配和使用保障兵力完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苏磊 《国外坦克》2009,(1):14-16
近年来,随着军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体化作战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作战方式日渐成熟。一体化的作战方式催化一体化的装备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我军在联合作战中的核生化整体防护能力,对智能化战争中实施智能化的核生化防护保障进行研 究。将智能化思维合理运用到核生化防护保障中,分析信息获取、威胁判定、危害评估、行动决策和装备人才5 大 问题。结果表明:“智能化”核生化防护保障可避免和减少核生化危害,提升保障部队持续作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