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期吹扫炉顶,以保持良好的散热状态,是延长镁铝砖炉顶寿命行之有效的措施。 1976年8月以来,我厂在两座85吨平炉(温吐里炉头)炉顶上安装了压缩空气吹扫装置。最初我们选择了在生产过程中积灰较多、炉顶工作条件差,而且人工亦难于吹扫的平炉主炉顶前侧部位进行试验。吹扫的范围约占主炉顶和主炉顶斜坡面积的一半,占炉顶总面积的30%,见图1。通过第一阶段(一九七六年八月至一九七七年九月)的使用实践表明,这种吹扫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  相似文献   

2.
洪伟  黄仕清 《炼铁》2003,22(5):88-89
通过对高炉炉顶洒水装置氮气吹扫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高炉炉顶洒水枪氮气间歇吹扫,节省了吹扫氮气量,一年节约成本23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洪伟  黄仕清 《炼铁》2003,22(Z1):88-89
通过对高炉炉顶洒水装置氮气吹扫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高炉炉顶洒水枪氮气间歇吹扫,节省了吹扫氮气量,一年节约成本23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七号平炉自1973年3月25日起至5月18日止,共生产102炉钢,其中采用炉顶吹氧熔炼的共试验了74炉。在单位耗氧量为11.3标米~3/吨钢的条件下,小时产钢量由不吹氧熔炼的33.9吨提高到60.0吨,钢质量与不吹氧无显著差异,炉顶及氧枪寿命尚有待进一步试验提高。  相似文献   

5.
过去平炉炼炉都采用刷白灰浆的钢管,在5 kg/cm~2 风压下,对炉内粘渣进行吹扫。这种炼炉管在工作过程中,经受高温氧化、钢渣侵蚀和机械力的破坏作用,使钢管很快烧红、烧蚀、变曲,造成钢管使用寿命低,换管次数多,钢管用量大,吹管工序时间长,炉温低,温差波动大,降低了炉顶寿命,增加油耗,平炉作业率降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我厂从78年开始在炼炉管上采用了高温涂层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一些国家的炼钢工业中,平炉占有一定的比例或仍居主导地位,因此在发展氧气转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现有平炉的技术改造,以挖掘其生产潜力。熔池吹氧,提高冶炼强度熔池吹氧有多种方式,其中以炉顶吹氧和炉底吹氧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炉顶吹氧产量可提高1~2倍,燃料消耗量大大下降。加拿大希尔顿钢铁厂一座500吨平炉,燃料用80%重油与20%天然气,炉顶装设三个喷枪向熔池吹氧,吹氧量为每吨钢40~50米~3(氧气压力为14公斤/厘米~2),平均每炉冶炼时间缩短到约4小时,小时产量由56吨增高到120吨(出钢到出钢),年产量达90  相似文献   

7.
由于平炉炼钢时吹氧和采用强化制度,主炉顶寿命明显下降(表1)。炉顶砖损坏加剧是因为含有大量炉尘和炉渣的废气运动速度加快以及炉膛内温度较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钢铁》1978,(3)
平炉吹氧强化提高生产率已为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措施,但还存在炉令低和用了氧未相应地节油等问题。为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鞍钢第二炼钢厂在平炉吹氧攻关中,首先从改进补炉和造渣等操作入手,使炉渣良好;初步解决炉底涨高问题,使炉型正常,大大改善了冶炼及炉顶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于七七年元月开始在17号平炉(顶吹氧)试验了新的热工制度,其特点是吹氧期  相似文献   

9.
《有色设备》2010,(3):58-58
近日,在广西佛子矿业公司6万吨电解铅项目氧气底吹炉车间,长11m、直径3.8m、重达68t的氧气底吹炉被缓缓吊起,稳稳套入悬在车间半空的巨大齿轮环中,标志着广西首台氧气底吹炉一次性吊装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针对现有高压高炉钟式炉顶装料设备大钟易吹损和径向布料不灵活的缺点,为武钢2号高炉大修,设计了武钢式双钟双阀炉顶装料设备和炉喉活动可调布料环。本设计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按照局的指示,今年高炉主要的是推行炉项调剂、原料管理和蒸气鼓凤三项苏联的先进经验。从本溪高炉车间推行的情况来看,是不很好的。一 (一)本溪高炉车间在推行炉顶调剂法之前,全部高炉安装了煤气采样管和炉身温度计,对于料线变动和风压升降加强了研究和视察;另外设置了专人,分析每日炉况发展情况;对高炉的日常操作和炉况稳定,已初步取得一些经验。但本溪高炉车间从开始推行炉顶调剂法以来,尚存在着一系列的不正常现象:(1)对于每座高炉的结构和特性,并未彻底进行研究和熟知;(2)各种原料条件不稳定,特别是烧结矿块大者达二百耗以上,小者只五耗;(3)炉顶调剂法的武器——煤气采样管和各种计算器失灵时,长时期无人过问,也不及时修理;(4)三班操作不协调,对于同一问题,有的实行‘上部’调节,有的‘下部’调剂,也有的是双管齐下;(5)大部份操作人员尚不能习惯利用各种计器指数进行炉顶调剂掌握炉况发展。  相似文献   

12.
Koria  SC 丁桂萍 《武钢技术》1992,(4):22-27,14
在复吹炼钢条件下,研究了从炉顶和炉底同时向熔池喷入气体时,熔池的混合程度及其对传质的影响。传质过程的速率常数是用来表示熔池的混合程度及其与气体引起的搅拌能有着较好的伴随关系。这表明在混合吹炼过程中,熔池的混合程度可以单独地由顶部和底部气体喷吹参数来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铅精矿经氧化熔炼工艺过程产出的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还原炼铅工艺,讨论了该工艺的特色和创新,在研究富铅熔渣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和组分在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分析,采用高斯消元法建立了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了底吹熔炼反应过程中炉内的热场分布规律和热利用情况,探讨了炉内炉顶烟气区域、炉渣波动区域与炉底熔铅区域的熔炼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双底吹炉的炼铅工艺影响砷、镉和铊的分布。在炉顶加入还原剂,改变了产品中砷、镉、铊的含量。本文就双底吹炉的炼铅工艺对砷、镉、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去除有害产物的方法。适时取出生产系统中的有害产物,能防止砷、镉、铊对工人和环境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析近开发了从炉尘中回收锌和铁的熔融还原方法,它是以焦炭填充床的竖专业户秋基础,类似双排风口的小高亥人上排风口喷吹炉尘,锌蒸汽从炉顶排出,铁和从炉缸排放。  相似文献   

16.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可以充分发挥氢还原的作用,实现高炉冶炼的低碳绿色发展。为了分析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的减排能力,以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的现场生产数据和炉内理化反应为基础建立质能平衡模型,研究焦炉煤气喷吹量对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和炉顶煤气CO2排放量的影响;建立一定约束条件下喷吹焦炉煤气的操作窗口,讨论其降碳减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富氧率、焦比、煤比和风温下,随着焦炉煤气喷吹量的增加,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和炉顶煤气CO2排放量均降低。当风温和煤比一定时,通过提高富氧率可以实现喷吹焦炉煤气高炉的热量补偿。随着焦炉煤气喷吹量的增加,富氧率提高、焦比降低。不喷吹焦炉煤气,钒钛磁铁矿高炉在富氧率为3%、焦比为380.0 kg/t(Fe)、煤比为130 kg/t(Fe)、风温为1 200℃操作条件正常运行时,其风口理论燃烧温度为2 075℃、炉顶煤气温度最低为120℃;当焦炉煤气喷吹量为55 m3/t(Fe)时,可以维持与不喷吹焦炉煤气时相同的理论燃烧温度和炉顶煤气温度,相应的富氧率为5.63%、焦比为371 kg/t,炉顶CO2...  相似文献   

17.
《钢铁》1956,(9)
一、组织快速炼钢以来平炉熔炼指标情况 (1)每炉熔炼时间:见图1。(图中虚线表示计划,实线表示实际) 二、快速炼钢的操作特点自1955年9月重工业部发出要求全国平炉车间组织快速炼钢的决定后,我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以及职工的努力下,从下列几方面为开展快速炼钢创造了条件: ①修改与贯彻了技术操作规程,严肃了生产纪律。②采用了新耐火材料的炉顶——高铝砖—矽砖混合炉顶与铬镁砖—矽砖混合炉顶。  相似文献   

18.
1研究的目的马钢四铁厂无料钟串罐式高炉有多处使用N2,据开炉至今的统计,每吨铁耗费N255m3,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二次均压和洒水枪的N2吹扫,如能降低N2用量,将有效地降低吨铁的成本。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二次均压是装料过程中,一次均压对下罐充压后,再次进行充压,使物料按照给定的流速进行布料,同时对炉顶设备起冷却作用,N2吹扫是对洒水枪起吹扫和冷却作用。如何既满足物料的流速,又保证冷却、吹扫效果,并达到降低N2的用量,是本文研究的目的。2优化N2用量的可行性分析是否能不用二均布料呢?首先分析一下影响料速…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提高喷吹率依赖于煤气分布的控制和喷吹煤粉的足够的燃烧率,实验室用一个空的炉子和一个装有焦炭床的炉子研究煤粉在回旋区的燃烧,试验表明在艾莫伊登厂使用的高挥发分煤有较高的燃烧率。在高炉的高喷煤比试验期间,从风口水平的焦炭结构和炉尘取样调查表明在喷吹率为190-210kg/t铁时喷吹的煤粉可得到有效的利用。从炉顶逸出的喷煤碳含量小于1%,而且不会受煤粉喷吹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炯  李良士 《山西冶金》2023,(11):186-187+209
气密箱是高炉炉顶装料设备的关键部件,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一般采用氮气吹扫和冷却水冷却的方式对气密箱进行降温。某钢厂1 800 m3高炉炉顶氮气消耗量较高,而气密箱的使用率约在50%以上。以该高炉炉顶气密箱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泄漏和增强冷却效果两个方面对炉顶氮气的降耗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找到可靠的解决办法,将氮气的使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实现氮气降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