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硝酸钙、 磷酸氢二铵、 酸溶胶原和阿拉伯树胶为原料,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树胶(ColHA/Gum A)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研究与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 吸水性、 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结果表明,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无机相主要是低结晶度的羟基磷灰石, 这种羟基磷灰石均匀地分散于胶原---阿拉伯树胶所构成的复合体中, 形成了新的界面。力学性能、 吸水性能、 酶降解性及急性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一种颇有前途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性能,采用戊二醛对复合材料进行交联处理,分析了戊二醛交联对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体积分数为0.25%的戊二醛溶液浸泡可以较好改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3.
羟基磷灰石对硅橡胶复合材料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制备了在165℃×10min条件下交联的机械共混羟基磷灰石和硅橡胶生物材料,并通过动态凝血试验、溶血率测定、血小板粘附的SEM观察等方法评价了羟基磷灰石与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含60%羟基磷灰石的复合材料血液相容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 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体外模拟天然骨生物矿化和材料自组装的形成机制, 研究制备了类骨羟基磷灰石/ 胶原仿生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纳米羟基磷灰石均匀分布在胶原基质上并择优取向排列, 该复合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结构与天然骨类似。   相似文献   

5.
文季秋  李玉宝  左奕  张利  邹琴 《功能材料》2008,39(3):476-478
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与硅橡胶在同时硫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双层结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利用XRD、SEM、MTT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层材料的界面结合紧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与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相近,能够达到医用植入硅橡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微囊化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多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壳聚糖控释微球(CMs)。将微球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聚乳酸(PLA)按不同比例混合,采用热致分相法制备了CMs/nHAC/PLA复合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汞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考察了微球与复合支架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形态良好,呈规则球形,粒径主要分布在20~50μm;随 BSA 初始用量的增加,微球的载药量从0.78%增大到2.74%,但包封率从86.9%下降到78.4%;控制CMs用量不超过PLA 质量的30%,则可保证微球在CMs/nHAC/PLA中的均匀分布,此时复合材料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00~200μm,孔隙率不低于83.1%,压缩强度在1~2 MPa。这种复合支架材料可望作为人体非承重部位的植入骨修复体和组织工程支架使用。  相似文献   

7.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卢志华  孙康宁  李爱民 《材料导报》2003,17(Z1):197-199,203
主要从制备工艺、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介绍了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另外结合国内外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HAP生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羟基磷灰石(HA)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综述了强韧化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类型,烧结制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功能性活性HA生物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乳酸(PUA)在溶剂中混合,干燥后再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n-HA/PLLA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n-HA采用F-127和PEG改性处理.拉伸实验发现:n-HA加入PLLA基体中,能提高PLLA的塑性;PEG改性n-HA与PLLA复合力学性能较好,PEG可以改善HA的分散性.扫描电镜图片显示:与PLLA比较,PEG改性n-HA/PLLA复合材料的断裂为韧性断裂,PLLA的断裂接近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0.
聚β-羟基丁酸酯/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酸(PA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硅烷KH-550,KH-570对羟基磷(HA)了表面接枝处理,再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复合制备了PHB/HA复合材料。同时也采用先溶解HA,再让其直接析出在PHB表面的方法制备了PHB/H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增进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相互作用能明显地提高得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模拟CF/Al复合丝铺层热压制备板材工艺,分析了探讨了复合丝在热压过程中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压力对复合丝的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温度在450~550℃时复合丝强度保留率在85%以上,600℃时复合丝强度保留率仅70%左右,复合丝强度随压力增大而降低,温度和压力对复合丝性能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碱性条件下,以溴代十六烷(C16H33Br)为醚化剂、羟丙基胍胶(HPG)为原料制备了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Hm-HPG-R16),确定各原料最佳质量比m(HPG)∶m(C16H33Br)∶m(NaOH)=3∶3∶0.25。Hm-HPG-R16样品的外观形貌较HPG更加规整。HPG和Hm-HPG-R16溶液性能研究表明,当溶液浓度高于临界缔合浓度cac时,Hm-HPG-R16溶液表观黏度(η)随浓度的增加趋势较HPG大,且溶液的稳定性较HPG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油田油藏条件下使用的黄原胶在高温下易发生降解、黏度下降。文中研究了除氧剂(硫代硫酸钠)对黄原胶耐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代硫酸钠的使用浓度为1.5 g/L时,黄原胶溶液经121℃高温处理3 h,其黏度下降幅度变小,黏度保留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耐热稳定性提高了1.85倍。通过包埋硫代硫酸钠,制备出了具有较高耐热性的黄原胶。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黄原胶(包埋硫代硫酸钠)的耐热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硫化方法,将杜仲胶(EUG)与天然橡胶(NR)共混硫化,研究不同EUG含量对并用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应力软化效应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内部结晶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硫化胶拉伸断面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加入EUG使得并用硫化胶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所下降、应力和应变也逐渐降低;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增加;应力软化现象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向低温移动,储能模量降低。通过SEM的观察和DSC测试可知硫化胶内部含有部分结晶。  相似文献   

15.
于力  李继兰  钟宇 《包装工程》2020,41(5):121-127
目的改善聚乳酸(PLA)/热塑淀粉(TPS)共混复合膜的使用性能。方法探究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和环氧大豆油(ESO)2类增塑剂对复合膜力学性能、透湿性、透光性、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塑剂的添加可显著改变复合膜力学性能,当ATBC添加量(质量分数)从10%升至20%时,复合膜断裂伸长率增加38倍,而抗拉强度仅为前者的36%。单一ATBC或ESO的添加对复合膜透湿性及透光性影响基本一致,且优于复合增塑剂效果。增塑剂对复合膜体系能够起到一定增容效果,但会造成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对于单一增塑剂,ATBC的增塑效果更为优良;ATBC和ESO复合增塑剂虽具有一定协同作用,但由于二者相容性较差,在总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对复合膜的增塑作用相较于单一ATBC未展现出明显优势。结论 ATBC添加量为20%的复合膜拥有最佳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凝固工艺对自生复合Cu-Cr合金电车线综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生复合Cu-Cr合金是一种高强度与高导电率兼顾的新型电车线材料。本文采用定向凝固连续铸造技术成功制备了纤维增强的自生复合Cu-Cr合金电车线线坯,考察了合金成分、定向凝固连铸的工艺参数对电车线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综合性能M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天然杜仲胶(EUG)与人工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微观链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分别采用乳液工艺和溶液工艺对二者进行了环氧化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偏光显微镜(POM)、拉力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分析对比研究了环氧度对环氧化杜仲胶(EEUG)和环氧化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的结晶行为、拉伸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环氧度的增加,EEUG和ETPI结晶度均降低,球晶尺寸减小,EEUG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20.6%后聚集态结构由结晶转变为无定型;ETPI在环氧度超过摩尔分数13.8%后DSC曲线上没有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但POM下仍可观察到少量小球晶。环氧基团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ETPI的局部结晶。拉伸性能显示随着环氧度增加,EEUG硫化胶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在环氧度摩尔分数大于20.6%后实现了材料由刚而韧的塑料向软而韧的弹性体的转变。ETPI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TPI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证实EUG的环氧化改性导致其聚集态结构的转变,且这种转变与环氧度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TPI力学行为的改变与环氧度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EEUG-20.6和ETPI-13.8的硫化胶显示出最大的0℃时tanδ值和最小的60℃时tanδ值,说明通过控制环氧度来控制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可同时改善材料的抗湿滑性能和低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铸铁基体材料上制备了Ni-SiC复合镀层.研究了SiC粒度、浓度、阴极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条件下,SiC粒度较小的镀层表面平整、细密、均匀;SiC粒度较大的镀层表面较粗糙,部分SiC颗粒没有被基质金属Ni完全包裹住.在相同粒度条件下,SiC浓度增加,镀层中的SiC颗粒含量随之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镀层硬度随着SiC粒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且镀层硬度随着Si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张峻岭 《包装工程》2017,38(7):74-78
目的研究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CNT)对聚丙烯/六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表面改性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与改性过的六钛酸钾晶须、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采用熔融共混法,利用双辊开炼机熔融共混制得PP/PP-g-MAH/SPTW/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比较不同含量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PP/PP-g-MAH/SPT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经过混酸处理后,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聚合物基体界面间结合良好,对复合材料起到增韧增强作用,但是当碳纳米管质量分数较大时,开始出现团聚现象,反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结论当碳纳米的质量分数为0.5%左右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