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浅述方便面的调味与增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解决方便面产品口味单薄,无香味和回味等质量低劣的现象,从常用调味与增香的原料、基本方法等方面分析方便面的生产过程,特别是方便面生产中的调味与增香的关键环节。以方便面用的多种调味料举例说明调味与增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米陈化及米质调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米在储藏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大米食用品质的劣迹,即陈化。采用合适的添加剂对陈米进行调理,可以消除陈米饭的异味和增香,改良质构,改善色泽,提高陈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果蔬增香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果蔬加工过程中香味的变化情况,对果蔬制品增香方法,特别是对天然香料的提利用生产技术风味酶和香味物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增香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米适度加工是我国现阶段粮食加工和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不同加工精度对大米储藏特性的影响,以原阳大米、稻花香、晚丝苗、美香黏和长粒香 5种大米为原料,在3个不同加工精度、储藏天数、储藏温度、不同包装材料4个因素的影响下,对其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还原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5%湿度下,大米在15℃下储藏的储藏效果优于25℃;两种包装材料PVDC和PA下储藏效果无明显差异;温度、包装材料和加工精度对大米储藏过程中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加工精度>温度>包装材料。储藏天数在90天之内,碾磨强度为2时,储藏温度15℃、湿度75%,包装材料PVDC的大米品质较好。储藏时间超过90天,碾磨强度为1时,储藏温度15℃、湿度75%,包装材料PVDC的大米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传统特色发酵食品榨菜为研究对象,分析鉴定普通榨菜、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发酵前后的物质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普通榨菜与多轮增香榨菜的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探讨多轮增香发酵工艺对榨菜发酵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榨菜共识别出24种化合物,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共识别出30种化合物,主要是醇类、醛类、酮类和酸类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榨菜特有的香味成分,而且多轮增香发酵榨菜的风味更好。  相似文献   

6.
“闻香止步”一词,说的是菜肴香味对食客非同一般的诱惑力,由此可见,香味对菜肴风味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烹调中,增香一般都会通过三条途径。一.调味去异动物性原料都有腥味,在烹调前加少许料酒或白酒腌渍码味,一些呈腥物质就会被酒溶解,加热烹调时就会随蒸气一道挥发。如果再加入姜、葱、花椒、五香料等码味腌渍,不仅会除掉绝大部分异味,还会增加一些香味。中国菜调味增香的原料有近百种之多,选择的余地也很大,可根据不同风味的菜肴来选择不同的调味料来增香。如豉汁鳗鱼在腌渍时,除了姜葱蒜、料酒外,还要加入炒香的豆豉茸,这样才…  相似文献   

7.
将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进行复配,开发出绿微康复合增香酶,充分利用酶的水解、酯化功能,促使香味组分的合成,大幅度增加香味成分的含量,以提高浓香型白酒品质。在润粮水中加入原料量万分之一的复合增香酶,使原料变软,缩短蒸煮时间;在粮糟中,再添加原料量1.5‰-2.0‰的复合酶,可提升优质酒品率30%以上。在丢糟中添加复合酶,可提高原料出酒率6%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灵芝多糖、银耳多糖等7种植物多糖对卷烟品质的影响,使用热水浸提法提取7种多糖,并测定其单糖组成和热失重特性,研究7种植物多糖对卷烟的保润和增香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植物多糖可显著提高卷烟在高湿度环境中的保湿效果和低湿度环境下的防潮特性,同时在感官评吸时有明显的增加香味作用。结果表明,植物多糖可作为一类烟草添加剂添加到卷烟中,起到保润和增香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凌阳 《四川烹饪》2005,(10):35-35
在烹调中,常常利用胡萝卜本身所具有的黄红色来给菜肴岔色或配色,而在平常码味、制汤、卤制原料时,也可用胡萝卜来增香提鲜,使菜肴有清香味。  相似文献   

10.
洪三 《四川烹饪》2004,(8):16-17
在评估菜肴的色、香、味、形几大硬性指标时,香是一个很重要且又比较特殊的标准。而我们为了赋予菜肴更多的特色,一般都会采用下面五种方法给菜肴增香:一、提香。这种方法常见于那种本身没什么香味,却偏偏又价格不扉的原料身上。想要把这种东西弄出香味来,使之与原料的身价相符  相似文献   

11.
速溶茶加工过程中,原料在多次受热后,大部分香气挥发损失,一部分香气化合物转化改性,表现出香味低、香型差。因此在速溶茶加工时,除在加工工艺技术上避免香气损失外,往往还需回收香气以及增香保香。应从反渗透膜技术、β-环糊精(β-CD)、酶法、香气回填以及其他增香保香技术5个方面加以改进,提高速溶茶香气,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大米增香与调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米的增香和调色两种新技术。采用美国香米精,将精洁米加上成仿名贵天然香米的香型大米的机理及其工艺技术;在精磨上光工艺过程中采取调色技术,加工出不淘洗的彩色大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米加工过程中增碎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祖光 《西部粮油科技》2005,30(4):21-23,42
介绍了大米加工的发展过程及其工艺流程,并详细地论述了造成大米增碎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只有根据稻谷的品质,选用工艺性能优良的大米加工机械设备及适宜的大米加工工艺流程,采用多级轻碾、多级轻抛及强拉风低温碾米、强拉风低温抛光大米的生产技术,将稻谷加工成适宜精度等级的大米,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大米加工过程中的增碎量,从而提高大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橙汁的增香调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增香酶酶解条件的优选,不同增香方式的增香效果比较,最佳贮藏条件的选择,制定出一条适合橙汁加工的增香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与油脂》2016,(2):27-29
通过分析不同储藏条件下大米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影响大米储藏保质期的主要因素,确定大米储藏技术模式、储藏保质期和保鲜期。研究表明,影响大米储藏保质期的主要因素是大米包装完整性、储藏温度、湿度和时间。大米不宜散储,且低温储藏保质期应控制在一年以内,常温储藏保质期应控制在6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6.
糖化增香曲是国内首创的专业用于酿造酱油及酱制品的复合曲种,它是针对传统发酵酱制品单一菌种制曲,酶活力不全等问题,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遗传诱变、纯化提高选育出的复合菌种,具有较强的糖化力、酯化力和增色能力,可明显改善产品口感、色泽、香味,并显著提高酱油、酱制品的全氮和氨基氮含量。该文论述了糖化增香曲的研发过程及原理,并就低盐固态发酵法酱油生产工艺中使用糖化增香曲及复合制曲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及出品率进行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氨基氮含量提高0.17g/100mL,还原糖含量提高1.11g/100mL,红色指数增加1.02,黄色指数增加1.59,口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大米储藏过程、储藏方式对脂肪酸量的变化,分析了大米储藏过程中脂肪酸量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控制大米储藏时间、储藏方式以达到控制啤酒口感新鲜度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大米在钢板仓和平仓两种不同储藏环境下脂肪酸量的不同变化对啤酒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崇江  杨文建  宋伟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14,35(24):327-330
目的:研究含纳米Ag-TiO2聚乙烯(polyethylene,PE)包装材料对大米储藏防霉保鲜的效果。方法:在30 ℃、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用含纳米无机抗菌剂的PE包装袋储藏大米,研究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对储藏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在90 d储藏期内跟踪检测大米的脂肪酸、糊化特性、质构等指标的变化及霉菌生长情况,分析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和普通包装材料对大米品质劣变的影响。结果:纳米复合包装储藏的大米,在90 d储藏期内的大米脂肪酸、糊化特性、质构等指标变化速度低于普通包装储藏(P<0.05),同时霉菌培养后的大米含菌量小于普通包装袋储藏的二分之一。结论: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储藏大米相比于普通包装有利于大米品质的保藏。  相似文献   

19.
糖化增香曲在发酵酱油和酱制品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化增香曲是用于酿造酱油及酱制品的复合曲种,针对传统制曲菌种单一、酶活力不全等问题,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遗传诱变、纯化出复合菌种,具有较强的糖化力、酯化力和增色能力,可明显改善产品口感、色泽、香味,并显著提高酱油、酱制品的全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该文论述了糖化增香曲的研发过程及原理,并在低盐固态发酵法的酱油生产和酱制品生产中使用糖化增香曲及复合制曲技术进行了应用试验,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出品率。  相似文献   

20.
卷烟中的增香物质是卷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该物质既能减少焦油含量,同时也能影响卷烟口味。然而卷烟中的增香物质化学成分复杂,很多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毒性,因此对烟草中增香成分的测定具有显著意义。目前烟用增香物质的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多种多样,本文对烟用增香物质的前处理和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对一些新的分析技术也作了简要介绍,拟为卷烟中增香物质的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