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雪 《四川化工》2007,10(4):52-53
由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改性偶联剂及其制备技术,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应用该技术制备的偶联剂,能有效地改进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填充物的相容性和粘合力,具有无污染、流动性好、接枝率控制精确、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康涅狄格州Middlebury的Chemture(科聚来1公司开发出塑木复合材料(WPC)用“新一代”偶联剂牌号Polybonol3029,特点是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牌号,计划200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Polybond3029是Chemture公司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系列偶联剂Polybond的最新产品。Polybond3029用于wPC铺板的最新中试结果表明.新一代偶联剂功效比老产品高50%以上,因而能降低WPC加工厂偶联剂用量和生产成本。据Chemture公司WPC部技术负责人BillSigworth介绍,制备Polybond偶联剂粉料的生产工艺已工业化,粉料助剂为WPC加工厂挤出成型前预混合粉料组分提供了便利性,由于不是粉碎后制备偶联剂粉料,因而产生粉尘少。Polybond系列助剂还有可能作为PP和尼龙地毯纤维等边角料混合和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相容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碳酸钙、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交联剂、偶联剂等原料制备有机硅硅酮胶,探究交联剂的添加方式、偶联剂混合时间、基材粘接性对硅酮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交联剂分2次加入、偶联剂混合天数为6 d,制备的硅酮胶性能达到最佳,且在PVC玻璃钢、PP塑料板具有良好粘接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康涅狄格州Middlebury的Chemture(科聚来1公司开发出塑木复合材料(WPC)用“新一代”偶联剂牌号Polybonol3029,特点是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牌号,计划200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Polybond3029是Chemture公司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系列偶联剂Polybond的最新产品。Polybond3029用于wPC铺板的最新中试结果表明.新一代偶联剂功效比老产品高50%以上,因而能降低WPC加工厂偶联剂用量和生产成本。据Chemture公司WPC部技术负责人BillSigworth介绍,制备Polybond偶联剂粉料的生产工艺已工业化,粉料助剂为WPC加工厂挤出成型前预混合粉料组分提供了便利性,由于不是粉碎后制备偶联剂粉料,因而产生粉尘少。Polybond系列助剂还有可能作为PP和尼龙地毯纤维等边角料混合和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相容剂。  相似文献   

5.
偶联剂     
《橡塑助剂信息》2006,(1):22-23
天然氢氧化镁阻燃剂用表面偶联剂;固态硅烷偶联剂;轮胎用硅橡胶偶联剂含多硫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环烷酸偶联剂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偶联剂对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制备了ABS/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用量、纤维处理方法,以及马来酸酐接枝ABS(ABS-g-MAH)、抗冲改性剂、抗氧剂等助剂对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KH-550偶联剂与10%的ABS-g-MAH并用可大幅度提高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铜-环氧导电涂料的制备中,应用了一种新型偶联剂A和特种固化剂B。研究发现:当偶联剂用量为铜粉质量的2%~3%和固化剂用量范围在20%~40%时,对试样进行微观机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固化剂B的作用不限于交联固化,与偶联剂A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当与偶联剂相互配合用量合适时,才能制备出低电阻、导电稳定、涂膜性能好的涂料。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碱溶液、偶联剂及其联合方式对椰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利用模压成型技术制备椰壳聚丙烯复合材料,讨论界面改性对椰壳纤维表面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加偶联剂联合改性最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且在碱处理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偶联剂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优于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且偶联剂改性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影响较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苯基氯硅烷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强 《浙江化工》2003,34(5):9-10
概述了苯基氯硅烷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苯基氯硅烷作为原料制备偶联剂、硅醇、硅油和硅树脂的方法,以及产品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苯基氯硅烷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苯基氯硅烷作为原料制备偶联剂、硅醇、硅油和硅树脂的方法,以及产品的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1.
碳黑系聚酯导电母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未处理的碳黑和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后的碳黑与聚酯切片混合后,经双螺杆熔融共混,制备了纤维级导电母粒。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和钛酸酯偶联剂用量对母粒导电性能和流变性能及所得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起到了内增塑的作用,降低了母粒的表观黏度,适当的偶联剂用量可用于设计和制备具有低突增界限浓度的导电母粒。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聚丙烯/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面处理、物理与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PP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传统的方法成型加工,除用传统的偶联剂外,可用大分子相容剂或官能团化聚丙烯作为偶联剂或基体,改善PP纳米材料的分散性、界面粘结和力学性能。少量无机物纳米粒子可使PP获得增强增韧。  相似文献   

13.
王平  舒畅  蓝晓  钟凤清 《广东化工》2012,39(10):32-33
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单体,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通过负离子聚合和偶联反应,制备含有多种嵌段水平的星形r苯透明抗冲树脂。并初步探讨了偶联剂加入量、加料次数、温度、时间和基峰分子量与偶联效率、支化度(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硅烷偶联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菌性能。与未进行改性的ZnO相比,两种偶联剂的改性增加了抗菌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PVC改性体系中无机填充剂与偶联剂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介了聚合物/无机填充剂的制备和偶联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使用或报道过的聚氯乙烯改性体系中填充剂、偶联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PA66/EVA-g-MAH/绢云母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杰  张军 《中国塑料》2003,17(12):23-27
为了弥补EVA-g-MAH增韧聚酰胺66时导致强度下降过多的缺点,采用绢云母作为增强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酰胺66/EVA-g-MAH/绢云母复合材料。绢云母用偶联剂处理前后体系的界面形态的SEM照片表明,偶联剂提高了绢云母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力,改善了绢云母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状态,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使用偶联剂后,PA66/EVA-g-MAH/绢云母体系较之未加绢云母体系和绢云母未用偶联剂处理体系,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等性能都有提高,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偶联剂对钛酸钾晶须进行表面改性,再与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原料制备了改性钛酸钾晶须增强聚氨酯跑道面层复合材料。考察了偶联剂种类、改性钛酸钾晶须含量对改性钛酸钾晶须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拉伸强度达到2.9 MPa、扯断伸长率达到340%,经加速老化试验后满足田径场地规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专利文摘     
碳纤维复合芯组合物及碳纤维复合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导线,具体涉及碳纤维复合芯组合物及碳纤维复合芯的制备方法。由高温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碳纤维组成,制备方法为碳纤维由纱架经导纱机构和张力控制机构进入偶联剂喷涂器;张力控制器调节张力,偶联剂喷涂器中装高压喷头喷涂雾状溶剂,纤维经偶联剂喷涂器进入真空注射预浸装置浸渍高温环氧树脂胶后进入加热成型模具固化成型,  相似文献   

19.
偶联剂对玻璃鳞片重防腐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不饱和聚酯为成膜物,制备了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采用ESCA,SEM,盐水浸泡实验和电子万能测试机,研究了偶联剂对涂料界面结合,抗渗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KH-570能明显改善玻璃鳞片和不饱和聚酯的界面结合。提高涂料的抗渗透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80 000 MPa·s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107胶)为基胶,辅以碳酸钙补强、对气相白炭黑、偶联剂和耐热助剂等助剂,制备一种耐高温的硅橡胶。研究了不同种类耐热助剂及添加量、偶联剂、预处理的白炭黑的添加量对硅橡胶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Fe2O3、Al(OH)3和ZnO3种耐热助剂,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其中Al (OH)3的耐热性最好。通过不同添加量比较,发现Al(OH)3添加量为4%、偶联剂为1.5%、白炭黑为15%时,制备的硅橡胶耐热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