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聚丙烯装置3月份大检修后开工运行阶段中催化剂在线混合器Z203频繁堵塞的问题,文章利用机械能守恒和混合原理从D201结构、主催化剂的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催化剂配置的设想方法并解释了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Spherizone聚丙烯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预聚合反应的作用,提出了中沙石化聚丙烯装置预聚合反应器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操作入手对预聚合反应器出料堵塞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Spherizone聚丙烯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预聚合反应的作用,提出了中沙石化聚丙烯装置预聚合反应器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操作入手对预聚合反应器出料堵塞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聚丙烯( PP)细粉过多对循环气系统、载气系统、粉料输送系统的影响,主要从催化剂、生产负荷、开停车、切换产品牌号、丙烯质量等方面分析产生过多细粉的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对过滤器和主密封气进行技改。生产实践表明,通过以上措施降低了细粉产生量,使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6.
D201-Z203系统是环管聚丙烯装置的催化剂预接触单元,在D201-Z203系统内催化剂体系的三种组分混合均匀并实现了催化剂与液相丙烯首次接触和初步反应。本文就D201-Z203系统在生产中易出现的溢流管线堵塞、在线混合器Z203堵塞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品中乙烯含量过高、转产控制过快以及转产时负荷控制太低等都会导致聚丙烯装置带连接堵塞。可采取降低无规物中乙烯质量分数、选择合适的给电子体切换时机以及将转产时的负荷控制在7 t/h等措施,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为了在带连接堵塞时实现不排空环管中的物料即可处理堵塞的带连接,可在带连接下游加装球阀。进一步的改进是在两环管之间加装桥连接,以实现在线处理堵塞的带连接。 相似文献
8.
液相与气相本体法PP工艺路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气相法和液相法聚丙烯(PP)工艺的特点,在评价了2种工艺技术的物耗、能耗、产品牌号和废物排放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PP装置选择经济上合理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200kt/a聚丙烯装置的工艺特点及产品特性,重点介绍了该气相法PP装置的技术先进性,所采用的高效PP催化剂,独特的反应器设计和优良的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0.
11.
从聚丙烯浆料的停留时间、环管聚合反应及设备等方面分析了Spheripol工艺LV301阀发生堵塞的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Spherizone聚丙烯工艺技术,Spherizone工艺是在Spheripol工艺基础上开发的气相反应工艺,本工艺采用多区循环反应器技术,此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聚丙烯产品的生产范围,同时也提升了聚丙烯树脂的综合性能。分析了Spherizone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其比其它工艺所具有的优势。介绍了多区循环反应器(Muli-zone Circulation Reactor,简称MZCR)的反应原理,反应器的主要结构及作用,以及反应器相关的简单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造成100kt/a聚丙烯装置丙烯损耗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减少细粉的产生、减少在线混合器工艺段堵和丙烯排放、提高顶部冷凝器换热效果、减少或避免循环丙烯压缩机非正常停车、回收高压排放罐内丙烯等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丙烯损耗。 相似文献
14.
15.
阐述了石化企业在加工生产南帕斯等劣质原油提炼丙烯情况下,三井油化工艺聚丙烯装置生产的聚丙烯树脂出现的异味进行了系统分析判断。针对原料中难以脱除的微量复杂形态硫化物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在三井优化工艺聚丙烯装置生产过程中如何通过工艺控制调整降低异味,保证聚丙烯产品质量的改善措施,并提出工艺流程合理改造路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注塑聚丙烯(PP)蓄电池槽脱模后两端存在严重收缩变形的情况,分别测量了室温下无定型块时及安放定型块定型后室温和50℃下蓄电池槽两端的收缩变形量。结果发现,无定型块时的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量最大,脱模后放置一周基本稳定;安放定型块定型虽能够减小其收缩变形量,但无法完全消除该类变形;定型块定型后的蓄电池槽在50℃下的收缩变形量甚至超过无定型块时的值。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其与PP特性及蓄电池槽结构特点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的对策,即延伸蓄电池槽两端筋的宽度或在其两端侧面上增加网络筋格。经过以上2种结构改进的蓄电池槽在存放3个月后其两端基本没有发生收缩变形的情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蓄电池槽两端收缩变形的问题,满足了蓄电池装配气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急冷器顶部冷却器堵塞的原因,确认为沸腾炉中各种副反应产物、未反应完全的硅矿石粉粒以及焦炭的粉粒进入冷却器后,附着在换热管内部所致。提出了缓解冷却器堵塞的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