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Remazol RR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率、固色率、SERF值等。结果表明,此系列染料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且具有很好的重演性;Remazol RR系列中的黄Y-RR上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棉纤维的对比显示,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与棉纤维有着不同的染色行为,即加碱前,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着作用,染料的吸附和固着是同时进行的,推测这和活性染料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中的碱性氨基酸反应有关。另外指出,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时应注意工艺的控制,以保证染色匀染性;同时,不能片面采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SERF特征值表征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活性染料的染色特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声波对罗布麻织物染色性能的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在超声波作用下和常规条件下染色性能的对比,证明了超声波对以上三类染料染罗布麻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特别是能够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及固色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才帛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4.
马仓  辛俊兵  樊军红  张丽翠 《印染》2006,32(15):28-29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沈勇  张惠芳  王黎明  丁颖 《印染》2007,33(11):7-10
以自制阳离子改性剂SA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包括上染百分率、固色率、上染速率、匀染性、移染性、表观深度和深染性等,并与碱改性和未改性苎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苎麻纤维可在无盐条件下染色,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均较高,但匀染性及移染性变差。  相似文献   

6.
粘胶蛹蛋白长丝/棉针织面料是由3种组分制成的面料,同时含有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这就给该面料染色工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找到能同时上染这3种纤维的染料,分别选用了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试验,测试了染色过程中蛹蛋白的失重率和强力的损失率及染色性能,对比了所选用的固色碱剂,选出了最佳的固色碱剂和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7.
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改性棉的无盐染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孙燕  谢孔良 《印染》2006,32(4):1-3
以一氯均三嗪和环氧丙基为反应性基团的多活性季铵化合物,用于棉纤维的改性;改性后的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研究了改性时间、浓度等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相比,改性织物采用无盐染色工艺,在无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上染率和固色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湿处理牢度优于常规染色。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声波对罗布麻织物染色性能的作用。通过对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在超声波作用下和常规条件下染色性能的对比,证明了超声波对以上 3类染料染罗布麻织物有明显的促染作用,特别是能够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及固色率。此外,还对超声波促染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棉纤维接枝及其用活性染料染色时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巨涛 《印染助剂》1991,8(2):9-12,20
本文研究了棉纤维用ZFL—1接枝剂的接枝,及活性染料染色接枝纤维时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棉纤维经ZFL—1接枝后能大幅度提高活性染料上染率和固色率,而且色牢度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蛋白质纤维在无水介质中用反胶束体系作染浴下的染色,被溶解到反胶束内部的常规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在无助剂条件下能被纤维良好地吸收。很明显,在本体系中,阴离子上染真丝的吸附方式与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相类似。发现因为纤维溶胀程度低,羊毛在本体系中用阴离子染料的染色性低于真丝。还发现在本体系中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也较高,而且,在本体系中能实现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固色率也极好。  相似文献   

11.
将自制阳离子蛋白衍生物助剂WLS-20应用于4种活性染料和2种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工艺中(固色和皂洗),研究了WLS-20助剂对皂洗后处理时色布和白布K/S值的影响,以及对处理后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评价了WLS-20助剂在活性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后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WLS-20助剂不仅可以应用于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皂洗后处理中,该助剂应用于此2个阶段均可以提高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效果,减少皂洗时对白布的沾色,并有效提高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尤其对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的固色、防沾色效果提高幅度更大。而且在染色织物的固色阶段和皂洗浴中均使用WLS-20助剂,固色、防沾色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一浴法对锦/棉模拟交织物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酸性染料对棉的沾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结果表明: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沾色以及酸性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均较少,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锦/棉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加入一定比例的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pH为7,染色温度95℃,保温时间60 min,盐用量视Argazol活性染料用量而定.经固色后锦/棉混纺织物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染色的各项牢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何雪梅  唐人成 《印染》2004,30(5):1-5
讨论了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及染色温度对甲壳胺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比较了甲壳胺纤维、棉和羊毛的可染性。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剂及温度对染色的影响与所用的染料结构有关:中性盐对含4个以上磺酸基的染料起促染作用,对含3个以下磺酸基的染料起缓染作用;乙烯砜型或含乙烯砜染料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随纯碱用量的增加,其上染率和固着率降低;双一氯均三嗪类染料可在中温条件下染色,增加纯碱用量可提高其上染率和固着率。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远高于棉和羊毛,较容易染得深浓色。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到优化的染色工艺,并比较了采用优化染色工艺、同一颜色不同型号的14种活性染料上染改性棉纤维的染色性能,挑选出最适合此工艺、此改性剂的四种活性染料。并再次用这四种染料对原棉和改性棉进行了染色,并比较其上染率和固色率。  相似文献   

15.
改性棉织物的清洁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ECH-amine为改性剂对棉织物改性,探讨了改性后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棉织物相比,改性棉织物可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在中性无盐条件下染色,染料的上染率明显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提高;染相同深度时能节约染料80%以上;染色织物的各项性能符合GB 18401—2003的A类要求;染色残液能达到《纺织染整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中的Ⅱ级标准,实现了染色废水中无盐且基本无染料的清洁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自制的多胺型固色剂FT-2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固色处理,并对固色处理中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固色剂对直接染料染色纯棉织物的最佳固色工艺为:直接染料染色后棉织物→两浸两轧(固色剂80g/L,pH为9,轧余率80%)→预烘(70℃,3min)→焙烘(130℃,3min);对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氯化钠质量浓度对羊毛和棉浅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以及酸性染料用量对羊毛和棉深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0.5%(owf),pH值为5,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3%(owf),加入少量酸性染料,pH值为7,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交联剂FC的合成方法和固色机理,分析了其对水解活性染料上染棉纤维的影响。试验表明,交联剂FC有助于提高活性染料的固着率和利用率,对提高活性染料深色织物染深性和湿摩擦牢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无醛固色剂KS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机胺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无醛固色剂KS,将它用于活性、直接、硫化染料染棉后的固色,然后进行各种色牢度测试评级.结果表明固色剂KS对织物有良好的固色作用.该产品不含甲醛,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无醛固色剂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黄茂福 《印染》2000,26(6):49-53
叙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无醛固色剂的研究和开发情况,无醛固色剂双氰胺树脂以及胺衍生物与环氧氯丙烷的缩合物开始,已展到醚类与烯基的综合物,以及高分子委铵盐类。在应用上已由直接染染棉,酸染料染丝绸向活性染料染物的固色拓展。本文分类别介绍了各类无醛固色剂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