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对张海燕河床形态分析方法应用于悬移质输沙河流时所存在的局限,提出了解决途径。通过对河床形成两个基本假设的证明,推导出求解悬移质输沙河流河床形态参数的基本约束方程。对渭河下游河床形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无论从精度上还是合理性上均可满足规划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水沙数学模型进行多沙河流水库水沙调节计算时,准确的预判相应的来水来沙条件和库型边界条件下入库含沙水流的输沙流态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方程,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的关键.通过建立水库一维非饱和输沙数学模型,对相同库型条件和相同来水来沙条件时不同输沙流态时人库水流的泥沙冲於量进行计算,初步量化回答了不同输沙流态对多沙河流水库水...  相似文献   

5.
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对于水资源匮乏地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维持河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多沙河流水库泥沙研究的水库淤积、水库调度、水库泥沙处理与利用以及水库模拟手段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各方面的研究难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黄河水库泥沙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黄河中下游干支流14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吸收了近年来高含沙水流的研究成果,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悬移质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公式将高含沙水流和一般含沙水流的挟沙力计算统一起来,并对多沙河流的挟沙机理做了初步分析,反映了泥沙级配、河道形态、来水含沙量等因素对水流挟沙力的影响。对采用的436组微冲微淤或相对平衡资料的验证表明,其总体相关系数r=0.98,标准差σ=0.31,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高含沙河流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经适当简化,即转化为低含沙河流的控制方程组,可适用于类似黄河这类水沙条件变化较大的河流。确定了高含沙河流模型的参数,给出了适用高低含沙河流的计算程序。选择黄河小浪底坝区为研究对象,对高含沙河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多泥沙河流小型卧式水轮机技术开发的目标是减轻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破坏,延长大修周期和提高出力.从水电站实际出发,研制了清、浑水转轮,开发利用尾水跌水能量,设计渠道水力排沙装置,以及采用诸多水轮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减缓磨蚀,延长大修周期和增容之目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电站前漏斗形态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边界条件到目前为止是人们研究较少的影响因素。通过插集历年来黄河小浪底水库及三门峡水库的试验资料,分析得出,边界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某些边界条件可对多沙河流电站前漏斗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可增大电站前的漏斗范围。  相似文献   

10.
悬移质泥沙输移扩散方程适用条件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移质泥沙的输移扩散是泥沙运动力学的基础问题之一,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对其运动规律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理论下扩散方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Rouse扩散方程及其修正式仅适用于泥沙浓度较低、颗粒惯性小至可忽略的条件;两相流理论下的扩散方程由于未考虑颗粒惯性效应,同样只适用于浓度较低、颗粒较小的条件;近期Snehasis Kundul和Koeli Ghoshal基于漂移速度建立的扩散方程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惯性等因素对悬移质分布的影响,使其适用范围相应变大,但在确定泥沙扩散系数上仍然采用的是经验公式,应用上会受到实验资料的限制。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扩散模型包括基于PDF方程的扩散方程和弥散方程。两个模型中,除了重力沉降和紊流扩散作用外,由于考虑了升力、颗粒紊动、颗粒惯性等影响因素,其在浓度较高、颗粒惯性较大时仍适用,具有普适性。尤其是弥散方程,能够反映颗粒浓度、颗粒紊动、颗粒碰撞等不同机制对泥沙悬浮的影响,全面阐释了悬移质泥沙扩散背后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剖面二维悬移质泥沙输移方程的分步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概念上的分步法,对剖面二维悬移质泥沙 输移方程,提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格式。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在对流项较弱时,可采用隐格 式计算;在对流项占优时,为消除解的振荡,应采用显隐混合格式。另外,还利用实测资料 验证了上述计算格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测资料成果,分析探讨荆山水文站悬移质含沙量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对该资料成果在漠阳江流域范围地区的应用,以及该流域今后的泥沙监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滁河流域悬移质泥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汊河集等站大量实测资料,分析了滁河泥沙特性,研究了泥沙与水文要素关系,提出测验建议,为滁河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多沙河流的水库一定要重视运行调度方案的研究,否则水库很快就淤积报废,达不到设计使用要求,本文根据多沙河流蓄清排浑最基本的运行方式,结合水库的工程任务、水沙条件,提出3种运行方式,以供多泥沙河流的水库规划、运行调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汇在黄河流域系统的泥沙收支平衡(Sediment budget)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河床主槽中泥沙的淤积和冲刷,运动泥沙的组成发生变化;通过滩地上泥沙淤积和河岸坍塌,河漫滩上前期淤积的泥沙与洪水所挟带的泥沙发生交换,使悬移质泥沙的组成发生变化。泥沙冲淤量对不同粒径组入海泥沙百分比的影响是不同的。小于0.01mm细泥沙的百分比与下游河道淤积量呈正相关,0.025~0.05mm和大于0.05mm的较粗泥沙的百分比与下游河道淤积量呈负相关。入海泥沙平均粒径与深泓年摆幅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黄河下游径流量显著减小,黄河下游河道发生萎缩,河宽减小,因而主流线的摆动幅度也显著减小。这使得原来十分强烈的河岸侵蚀和滩槽泥沙交换强度大为减弱,主槽洪水得到的来自河岸侵蚀的细粒泥沙越来越少,因而使入海泥沙粒径变粗。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游泥沙输移特性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中游干流4个水文站及8条主要支流1957-2018年实测降雨输沙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分析法研究黄河中游区间输沙时空变化特性,结合双累积曲线法量化输沙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流各水文站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各站减幅自上游至下游沿程不断增大。区间8条典型支流多年输沙模数自1970s后均呈减少趋势,头道拐-龙门区间对中游区间输沙占比下降明显,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效益显著。研究显示人类活动是黄河中游输沙锐减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头道拐-龙门区间平均输沙变化贡献率为85.84%,对龙门-潼关区间输沙变化贡献为88.68%,淤地坝、梯田和水库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输沙锐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多沙河流水库自适应控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水库运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沙河流水库自适应控制运用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运用模式。该运用模式不仅基于历史的水沙条件,而且兼顾了当前的来水来沙条件、水库地形条件、水库泄流能力、水库的功能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坝前运行水位和下泄流量,较现有的运用模式更能体现实际变化规律。为检验该模式的合理性,通过河工模型进行了不同运用方案的排沙试验,并进行了数学模型计算,其结果表明,水库的排沙主要集中于洪峰,水库在运用过程中若能在峰期合理控制,则可以达到既能大量排沙又能增大蓄水的目标,论证了本文建立的水库的自适应控制运用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多沙河流上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是工程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中小型水库通常布置底孔排沙洞解决水库泥沙问题。合理的泄流规模是多沙河流水库保持有效库容、长期发挥综合效益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枢纽泄流规模和排沙洞泄流规模的阐述,分析了多沙河流中小型水库泄流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的确定方法进行对比,提出了以造床流量作为泄流基准,由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修正的泄流规模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疆平原区多沙河流演变规律及引水枢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已建的400多座引水渠首,绝大部分建在河流出山口丘陵区,在平原区细沙河床上修建的引水枢纽较少。由于细沙河床段纵坡缓,河床抗冲能力低,水流力界条件复杂,修建拦河引水枢纽对原河道的冲游特笥影响较大,河道水流对边界条件的改变较为敏感。因此,对平原区多沙河流引水枢纽研究意义重大。作者在分析新疆平原河流河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原区引水枢设计要点设计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