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泰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46(2):34-36,52
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甘肃中东部地区半干旱山区人畜饮水问题和发展高效灌溉,实现广大农民的稳定脱贫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工程手段,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甘肃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及成效,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雨水集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第二届全球水论坛提出21世纪要实现人类的安全供水。到2025年要解决31亿人的供水基本需求。任务十分艰巨。我国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缺水山区,地面水和地下水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这里山大沟深,引水困难,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水平低下,居民饮用水长期没有保障,供水和粮食 都缺乏安全性,是我国贫困最集中的地方。水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雨水是最有潜力的资源。近两水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雨水集蓄利用成功地为山区民提供了可靠的生活和作物补充灌溉用水,在缺水山区的特定条件下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措施。它具有分散解决、利用就地资源、采用适用技术、低投入,有利于社区和群众参与等特点,是符合可持续原则的综合发展模式。雨水集蓄利用的迅速发展已经对水资源学科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将成为水资源科学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4.
雨水集蓄利用学科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利用雨水解决生产生活的缺水困难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雨水集蓄利用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只有10多年的时间.即便如此,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雨水集蓄利用是一种创新的、在更高层次上对水资源利用的新形式.在对不同下垫面的降雨-集流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雨水集蓄系统各组成部分规模的计算方法,对工程布局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朱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2,8(1):1-5
人类进入 2 1世纪之际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第二届全球水论坛提出 2 1世纪要实现人类的安全供水。到 2 0 2 5年要解决 31亿人的供水基本需求。任务十分艰巨。我国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缺水山区 ,地面水和地下水严重缺乏 (或季节性缺乏 )。这里山大沟深 ,引水困难 ,农业生产靠天吃饭 ,水平低下 ,居民饮用水长期没有保障 ,供水和粮食都缺乏安全性 ,是我国贫困最集中的地方。水是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雨水是最有潜力的资源。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 ,雨水集蓄利用成功地为山区居民提供了可靠的生活和作物补充灌溉用水 ,在缺水山区的特定条件下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措施。它具有分散解决、利用就地资源、采用适用技术、低投入 ,有利于社区和群众参与等特点 ,是符合可持续原则的综合发展模式。雨水集蓄利用的迅速发展已经对水资源学科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将成为水资源科学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张洁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45(8):39-40,42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技术,近20 a来又迅速复兴和发展起来。甘肃省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乃至世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应用较早、积累经验最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本文概括了甘肃雨水集蓄利用的状况,分4个阶段系统总结了甘肃雨水利用发展实践的过程,并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对未来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探索,为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壶关县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文中收集了当地三种蔬菜作物的灌溉制度,计算了其作物需水量和可能集蓄的雨水资源量,进行了供需水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集蓄雨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灌溉的需要。壶关县通过集水窖对雨水资源收集储存,并应用于农作物灌溉上,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对现状缺水靠天吃饭的农村均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一些概念性问题.雨水集蓄利用是水资源综合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雨水集蓄灌溉农业是一种新型集水农业,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雨水富集,实现对天然降水的调控利用.它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引起雨养农业突破性的进展.提高雨水集蓄灌溉农业天然降水利用率应分别提高集流、蓄水、供水、以及土壤水转化为作物水和实物各个环节的转化效率.雨水集蓄灌溉的原则是只灌关键水,"只灌庄稼不灌地",以及采取高效节水的灌水技术,并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相结合.本文最后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从天镇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降水资源的特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经济投入等方面,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认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可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干旱缺水状况,增强地区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淳化县特珠的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特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探索研究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当地规划中应注意的要点,及工程建设中选址、施工和管理要求,对雨水集蓄利用的途径及效益进行了完整的分析论证,认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13.
大力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是解决山区干旱缺水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根据龙泉驿区的具体情况,对山区缺水状况、干旱缺水原因、雨水集蓄利用建设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根据多年的实践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雨水集蓄利用对于广大干旱缺水地区,既是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干旱缺水的贫困山区尤其如此。近年来,我们四川省巴中市始终坚持“扶贫攻坚,治水为先”,大搞井、池、窖、(囤水)田集蓄雨水为主要内容的微型水利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急需的“保命水--保苗水--生财水”,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山区农民的治水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5.
雨水集蓄利用是黄土高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黄土高原雨水集蓄利用的总体概况、概念及内涵、理论基础、技术体系(汇集、贮蓄、利用)及雨水集蓄利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该问题研究现状,从雨水集蓄利用理论、技术体系、标准化、效益评价及应用范围等方面,提出黄土高原雨水集蓄利用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展望了雨水集蓄利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百色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以及雨水集蓄利用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百色市雨水集蓄利用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忻州市农村生活和农业灌溉中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优点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忻州市农村经济发展中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干旱、工农业用水量增大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大量老井报废,新井越来越深,用水成本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利用和技术推广,已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汤阴县在借鉴其它地区利用雨水资源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把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作为解决丘岗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汤阴县实施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区域特点,并对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雨水资源利用可有效地扩大城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最终取得可观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太行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以来受干旱缺水的制约,太行山北部山区人畜用水困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山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为干旱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