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盛建林 《冶金分析》2016,36(9):9-18
铅试金重量法古老而经典,其结果代表性强、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是贵金属最常用、最有效的分离及分析方法之一。但仍存在分析流程长,分析结果系统偏低(尤其是银)等缺点,若采用二次或三次试金(如国家或行业标准),则会使分析流程更长,操作成本更高。实验通过对铅试金分析中造渣富集和除铅精炼等试金分析基本原理的探索和分析,在控制好熔炼和灰吹条件的前提下,根据一次试金的合粒含银量及铅扣质量,从理论上建立了对熔炼和灰吹过程中银损失量进行校正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铅试金重量法结合数学校正法测定银的方法,完全省去了二次试金的步骤。选取粗铜、铜精矿和铜阳极泥等3种代表性样品,一方面采用铅试金重量法结合数学校正法对银进行测定,另一方面通过对熔渣和灰皿中损失的银进行二次试金试验,得到银的回收补正值(该法简称为铅试金-回收补正法),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测定值与回收补正值的相对差值均在±0.5%以内。采用实验方法对粗铜中银进行11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此外,实验方法采用高等数学求导的手段,求出了在不同试样及配料方案下的最佳铅扣质量,并对相关分析标准所规定的铅扣质量作了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数个矿区金、银的查定以及单矿物金、银的相态分析中,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时常出现一些问题,造成成批样品抽查不合格的问题,本文采用高压密封溶解样法,利用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矿石及冶炼废渣中的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不污染环境,在硫脲的介质中进行原子吸收测定,可以提高方法的稳定性,经样品分析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矿石结构复杂难选的特点,进行了原矿性质分析、浮选药剂筛选、工艺流程结构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及闭路实验等研究,成功实现了铅锌分离,达到了铅、锌、金、银综合回收的目的,获得了铅精矿中铅回收率90.23%,金回收率为60.35%,银回收率60.87%,铅品位53.55%;锌精矿中锌回收率90.96%,锌品位52.32%的理想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黄金行业选矿过程中产生的金泥含金、银,测定方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二次造渣法(火试金重量法)和直接灰吹法测定金泥中金、银的含量,二次造渣法存在分析流程长、检测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贵金属损失大等缺点,直接灰吹法不能很好地回收灰皿中残余的贵金属。本试验创新性地吸取两种方法优点,采取一次灰吹、一次造渣方法测定氰化金泥中金、银的含量。通过实验结果对比,一次灰吹、一次造渣方法比二次造渣方法金、银回收率高,精密度与二次造渣法同等级,而且该方法流程简便、劳动强度小、检测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金》2015,(8)
通过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手段对青海某金银多金属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全为显微金,嵌布状态以硫化物包裹金为主,粒间金较少;银矿物以银金矿、辉银矿为主,其次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银黝铜矿中,主要载金、银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白铅矿等。对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为选矿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硝石法配料后,采用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载金炭中金和银。经过方法条件实验,确定了称样量、酸用量等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金银测定的干扰实验。该方法测定金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6%~0.99%,加标回收率为99.2%~101.3%;测定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3%~1.77%,加标回收率为99.5%~101.5%。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分别与经典火试金法测定金量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量的结果完全符合,具有快速、灵敏、可实现金银联测和测定结果稳定的优点,减少了样品焙烧步骤,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对于大批量载金炭样品的分析,能够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铅锌银硫化矿选矿厂采用先选铅后选锌的优先浮选工艺,硫无回收价值。铅、锌精矿经浓缩机浓缩后经陶瓷过滤机过滤后,精矿流入精矿库库存,溢流水进入尾矿库。铅浮选部分使用井下水,其余全部使用尾矿库澄清后回水。铅锌精矿中铅、锌、银回收率达到了国内外行业要求。但是铅精矿中金回收率较低只有约8%,为研究分析解决金回收率低原因,进行了小型实验和工业型实验,经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山原矿中金属微细粒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硫铁矿和砷黄铁矿中是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汪秋雨  何强  简志超  王日 《铜业工程》2022,(1):35-37,52
研究了银阳极泥氯化浸出回收金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在盐酸1.5 mol/L、硫酸0.75 mol/L、氯化钠35 g/L、氯酸钠与银阳极泥中金的质量比mNaClO  相似文献   

9.
火法试金分析是现今最主要也是最经典分析铅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其中配料是关键.本文针对某公司阳极泥中Ag、Cu、Bi高含量的特点,运用观察法确立铅阳极泥的配料方法.试样与适量的溶剂高温熔融,以铅捕集试样中的金、银形成铅扣.试样中的其他杂质与溶剂生成易熔性的熔渣.通过灰吹使金银与铅分离.得到金、银合粒.利用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使金、银分离.用称量法测定银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火试金方法对复杂含铜物料中金、银分析的研究探讨,归纳总结了复杂含铜物料中金、银的分析要点,对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对比,有助于提高试金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高铋高银低金银阳极泥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含铋10%~22%、含银49%~72%、含金0.97%~3.56%的银阳极泥进行处理,可以产出纯度99.95%以上的金粉,金直收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2.
铅阳极泥是提取金、银等贵金属的重要原料.控制电位在400~450 mV,使铜、锑和铋等贱金属优先于贵金属氧化浸出,贵金属得到富集.采用亚硫酸钠二次分银、甲醛还原银的工艺,得到品位98.86%的粗银,经银电解精炼,可得到99.99%的纯银.采用常温氯化分金、SO2还原得到粗金、粗金二次溶解以及草酸煮沸还原等工艺,得到纯金粉,金粉质量达到国标Au-1的标准.从铅阳极泥至金粉、粗银粉,金、银的直收率分别为95.65%和98.08%.整个工艺设计简短合理,技术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水氯法从银阳极泥中提金的基本原理、技术条件、设备配置以及技经指标,重点分析了氯化提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从银阳极泥中提金,也适用于从其他含金物料中提金,产品为国标1#黄金。  相似文献   

14.
水氯法从银阳极泥中提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氯法从银阳极泥中提金的基本原理、技术条件、设备配置以及技经指标,重点分析了氯化提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从银阳极泥中提金,也适用于从其他含金物料中提金,产品为国标1~#黄金。  相似文献   

15.
李良果  张克 《黄金》1994,15(11):48-51
用溶剂萃取法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金泥处理方法,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金的回收率,还能回收金泥中的银,产品金的纯度在99.9%以上;连续作业,操作方便,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条件,而且便于自动化操作管理,是一种社会,环境,经济三种效益都佳的成熟技术,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从银阳极泥中综合回收金银的生产实践。通过火法与湿法相结合,使废弃的银阳极泥得到综合利用,节约了矿产资源,解决了生产带来的资金积压等问题,并对处理银阳极泥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铅银阳极泥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处理高铅银阳极泥的工艺及槽车。实践表明,对含铅达10%~30%的银阳极泥,采用此工艺及设备处理后的金粉含铅可降到1%以下,且金的直收率达98 7%。  相似文献   

18.
刘春奇 《有色矿冶》2005,21(5):31-33
研究了处理BK铅厂阳极泥的湿法冶金过程。试验过程包括三部分:氧化浸出阳极泥,对浸出渣进行了处理回收银和金,对浸出液进行处理回收铜、铋和锑。试验结果表明,银和金的回收率分别为96%和86%;银产品的纯度达99.6%;锑、铋和铜的回收率分别为93.2%、90.0%和86.3%。最后的含砷溶液加入石灰和铁盐加以处理,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原料日趋复杂,导致铜电解阳极泥的产出率大大超过原工艺设计值.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使阳极泥产出率控制在0.7%以下,同时阳极泥金、银含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铜闪速熔炼工艺日益成熟,对复杂铜矿的适应性越来越强,后续电解精炼产出更多杂质含量较高的铜阳极泥。针对杂质高、金银品位低的铜阳极泥,从卡尔多炉操作和配套设施工艺以及中间物料控制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造,使得卡尔多炉的年处理物料量从2 400t提升至3 800t,生产能力提高了58.3%,实现了金银产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