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液氦站的基本流程、主要设备及其确定数量的计算公式,同时介绍了高压中压混合灌充装置、中压灌充装置和低压气柜等三种氦液化系统。图3。  相似文献   

2.
介绍上海20万升/年液氦充灌站的流程设计、设备及功能、主要设备参数及使用结果,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图3。  相似文献   

3.
<正>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口了一台美国KPSI公司生产的1430型氦液化/制冷系统,为超导磁体提供液氦,同时为防辐射冷屏提供 20 K的冷氦气。该系统既可作为氦液化器运行,也可以作为100 K、20K、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氦在气球充填、焊接、深海潜水等许多领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北普公司利用美国提供的廉价氦资源,通过气氦充瓶、液氦分装或气氦液化等方法提供国内各用户,走出了氦液化技术和经营相结合的新路,缓解了国内氦气紧缺的矛盾。还展示了北普公司氦分装及加工中心流程。图1。  相似文献   

5.
正液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是指制冷温度在4.5K温区范围,制冷量几百乃至万瓦以上,集流程优化与控制技术、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技术、氦压缩机及高效滤油技术、复杂低温系统的集成调控技术为一体的低温制冷系统,可为国家航空航天、大科学装置等高科技领域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在国家财政部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的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所自2015年开始研制250W@4.5K低温制冷机,2016年进入关键设备全面研制及  相似文献   

6.
《真空》2019,(2)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正在建设的HL-2M托卡马克液氦低温系统中低温用户每周实验需消耗约16m~3液氦,所以设计了一套氦回收纯化系统,此系统包含了回收、储存、纯化三个部分。回收系统由两台流量分别为50m~3/h和100m~3/h高压活塞压缩机组成;储存系统由中高压储罐及气囊组成,最大存储能力6000m~3,其中4800m3高纯氦及1200m~3非高纯氦;纯化系统核心设备为纯化器,纯化器出口的氦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系统建成后最大氦气回收速率为150m~3/h。  相似文献   

7.
目前液态氦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科学研究工作中接近绝对另度的唯一的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液态氦的沸点是4.22°K,只要把液氦的蒸汽抽出就能把它的温度降低到1°K。液氦的蒸发热不大(4.6千卡/公斤),这是把液氦当作制冷剂用时的一个困难,这样就对液氦容器的绝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合成氨尾气中提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化工研究院合成氨尾气提氦(液氢法)中间试验装置已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下旬获得了99.99%的纯氦。以含氦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中,氦在合成氨尾气中浓缩约4~8倍。从合成氨尾气中提氦是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集总参数法的AMESim两相流库及32参数的MBWR物性方程,针对超临界氦增压的地面预增压过程及箭上增压过程,构建了超临界氦增压系统仿真模型,实现了从亚临界的气液两相流到临界流、超临界流状态的全过程仿真。以某超临界氦增压系统为算例进行了超临界氦增压仿真分析,并建立了超临界氦增压系统优化模型,以增压完成后挤压气瓶剩余质量和液氦贮罐内剩余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挤压气瓶容积,液氦贮罐容积为优化变量,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该超临界氦增压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增压要求的情况下减轻了系统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稳态磁镜装置超导磁体系统低温恒温器中液氦贮槽的上法兰,其密封圈直径为520毫米,要求工作在10—16k 的低温下和6.67×10~(-6)帕以上的超高真空环境中,为满足液氦的低温要求及烘烤的高温要求,选用金丝密封圈在法兰设计及密封圈安装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法兰与法兰圈获用加厚设计,台阶式密封结构;试验了两种密封圈安装工艺:法兰密封性能的液试验表明,第二种安装工艺在常温下漏率小于1.69×10~(-7)帕·升/秒:介绍了与整机一起进行的液氦试验:第二种安装工艺在充液氦后真空度达到6.67×10~(-7)帕,系统真空室剩余气体的氦分压小于1.33×10~(-9)帕,满足物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5台1.5W/4.2KG-M制冷机(日本住友RDK415D)并联研制出了1台方便实验室使用的小型氦液化装置,并为其建立了性能测量实验台。实验结果表明:液氦温度为4.17K(饱和压力为96kPa)时,氦液化率为74L/d;液氦温度为4.42K(饱和压力为121kPa)时,液化率为116L/d,经拟合,在4.2K(饱和压力为100kPa)时液化率为83L/d,并且通过100小时以上的连续运行,说明该氦液化装置自循环性能良好。通过实验发现:实测氦液化率远大于制冷机冷头制冷量对应的计算氦液化率。分析认为:G-M制冷机气缸壁对氦气预冷是提高实际氦液化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热泵相积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合工质循环浓度是影响自复叠热泵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相积存导致工质循环浓度偏离充灌浓度,造成热泵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热泵中存在明显的相积存,最大可达充灌总量的50%以上;加热水温度对相积存的影响很大,每升高10℃,积存量减少10%~21%;工质充灌浓度一定时,积存量随充灌量的增大而增加,工质充灌量增加10%,其积存比例增加1%左右.相积存导致工质循环浓度高于充灌浓度1.6%~37%,由于工质积存量随加热水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循环工质浓度受相积存的影响也不断减小而逐渐接近充灌浓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液氦使用中,通常的输送方法输液效率较低。每次输液都将损失30~40%液氦。提高输液效率关键在于回收液氦蒸发后冷气的冷量。国家低温中心采用液氦机外部节流的方法解决这部分冷量的回收问题。节流后的两相氦流体经过外节流输液管流入贮槽,未液化和汽化的冷氦气经  相似文献   

14.
TFC100型透平式制冷机是为研究中心及大学用的一种标准式的氦液化器与氦制冷机。根据构件标准,它是由两台无润滑压缩机和一只冷箱组成,生产能力可以从10升液氦/时(40W,4.5K)至 80升液氦/时(18W,4.5K)之内进行变工况生产。立式冷箱与控制箱  相似文献   

15.
<正>苏联氦液化及制冷装置研究与生产,由氦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НПО《Гелиймаш》)承担。1.低温氮装置КГУ-600/15-150/4.5-40该装置用于生产液氦或4.5K、15K温度水平的冷量。装置为带活塞式膨胀机的中压制冷循环,并有液氮预冷。技术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突出气相压头的环路热管(LHP)。该环路热管将加热面与吸液芯分离,形成一个蒸发腔。工质在蒸发腔内发生相变,热管的整体结构设计突出了工质的气相压头。实验研究了不同的灌充率对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功率相同时(30 W),较高的灌充率会导致较高的运行温度,当灌充率分别为55%、60%和70%时,运行温度分别为101. 9℃、102. 4℃和107. 9℃,且当灌充率高于60%时会发生明显的温度振荡。在灌充率为55%时进行了蒸发器的可视化实验,观察到该类型热管产生相变的主要特征,即:液相工质的滴落蒸发,气液相界面沿着吸液芯表面向下移动,最后液滴落到加热底板上,气液两相界面的移动规律说明该环路热管独特的运行特点。将液体工质从开始滴落经蒸发到下一次开始滴落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周期,实验测定了在加热功率为55 W时滴落蒸发过程的循环周期为120 s。  相似文献   

17.
600W/4.5K氦制冷-液化机是合肥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的低温供给系统核心设备。它具有液氮预冷,4台活塞式膨胀机,7级换热器,2个喷射器,4.5K温液氦槽和3.6K温过冷槽。1993年6月此机以液化模式运行,初调成功。最高液氦产量达160L/h.  相似文献   

18.
<正>RY-20型溶解乙炔设备是我厂根据国家经委机字(82)29号文的要求,为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溶解乙炔气瓶,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的。提供荆门市溶解乙炔厂使用(湖北省第一家)。在试运转中充灌了101瓶乙炔气,1985年3月29日正式投入试生产,运行345小时充了1236瓶乙炔气,证明技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于1985年11月22日至24日在荆门通过省  相似文献   

19.
<正>983101 氦制冷在空间制冷技术中的应用徐烈等《低温工程》1998 №1 1~6介绍几种用于空间制冷中的氦制冷技术,如氦-3减压蒸发制冷、氦-3压缩相变制冷、亚临界液氦制冷、超流氦制冷等。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这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R290灌注式替代R22空调整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R290具有优良的环保性和热力学特性,是替代空调R22的潜在工质之一。采用R290对R22空调系统进行灌注式替代,优化并测试毛细管长度、室外温度以及工质充灌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换热器内R290沿程质量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充灌R290后制冷能力持平(99%),而性能系数提高了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