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帮兴  尤芮可 《科普研究》2022,(5):66-74+83+104-105
科普资源是促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基本条件保障。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影响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科普资源并不构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驱动高公民现代化素质形成的科普资源配置路径,分别为“科普人才驱动”型、“科普人才+科普创作”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科普创作”型;中国科普资源配置与公民现代化素质存在由东向西递减的显著地域性差异。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保障,发挥区域科普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科普资源协同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刚  郑念 《科普研究》2017,12(1):27-33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科普能力评价的相关文献, 从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赋权、评价模型等 角度总结了研究现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结论: 一是科普能力评价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多集中在地区科普 能力评价,缺乏国家层面研究; 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依赖于中国科普统计调查数据,缺乏科普组织建设、 科普政策等定性指标;三是科普能力评价多采用截面数据,缺乏时间因素的考量; 四是缺乏针对国家科普能 力和公民科学素质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科普能力各要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影响的定量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为 国家科普能力评价指标设计与总体效果评估,建立国家科普能力监测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发展模式的转型演化,适应新形势的国家发展路径、创新要素与创新战略、公共政策制定立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层面的调整构建了当前国家发展语境。本文基于国家发展新语境的研判,从科技的全民开放性趋势、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一体化转型、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覆盖、科技普惠和科学普及的全民需求四个层面分析了科普工作转型的新要求,并对科普工作转型目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启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配置顶层模式设计工程;二是促进消费性科普产业全面发育;三是实施国家级科普服务平台开放共建工程;四是打造“全民创新创业”期待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电信快报》2016,(5):1-2
<正>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在"十三五"启航之年,习主席的讲话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也是各地政府产业政策的持续着力点。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各方耳熟能详的说法有两个,分别为结构转换和价值链提升。围绕结构转换谈得最多的,是跳出传统产业搞新产业。围绕价值链提升的说法虽然多而杂,但大多盯着要素生产率做文章,强调提升要素产出率或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传统面向公共服务的企业大多是公有所有制,但是否需要通过引入私有所有制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呢?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1—2010年我国电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重点定量分析了其构成,基于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了电信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性地提出应谨慎试点、东部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各自分开、先行先试的具体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关于生产效率的分解,考察了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测试封装三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生产效率的内在与外在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影响集成电路产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是内在因素,包括技术水平、规模效应和人员素质。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琦  王艳丽 《科普研究》2016,11(6):40-47
在海量信息时代,开展科普工作需要具有针对性,了解网络科普舆情特点可以让科普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本文从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新华网共同开展的“科普中国实时探针”舆情监测系统数据入手,分别从不同 媒介载体舆情热度对比、同类媒介载体舆情热度对比、科普专题舆情热度对比、舆情热度趋势图规律分析(日、 周、月) 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对网络科普舆情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力求为科普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发达经济体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更大程度的繁荣,而非靠增加工人或机器。"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开始反英独立斗争的同一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从那时起,经济学家就一直试图了解,是哪些因素让一个国家的经济更具竞争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以及一国民众物质上的满足,都依赖于经济生产率的提升。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生产率的提升,是因为使用了更多的机器和劳动力,还是同时有别的原因。这些"别的原因"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FP),就是通过新的、更好的方式将机器和工人结合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升。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胡卉  杨志萍  廖宇 《科普研究》2021,16(5):42-50
以相关部门和机构发布的科普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对各项政策文本中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调研和梳理,抽取核心关键词绘制政策内容的知识网络图谱,分析和揭示我国科技工作者科普政策的现状与构成要素.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的政策要素可从科普前置阶段、科普过程阶段、科普后续阶段三个流程,以及外部环境与自身行动两个维度,归纳概括为项目要求、激励机制、组织动员、能力培训、机构支持、经费保障等17项构成要素,同时从顶层设计、合作机制、角色定位、内容体系、传播模式等方面对未来科普政策规划和修订完善提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