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聚L-乳酸的合成与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L-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经开环聚合制备了聚L-乳酸(PLLA).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聚合温度为140℃,聚合时间为36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2%,这时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2.2×105.研究了聚乳酸在0~120min和180~210℃的条件下热降解后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端羧基含量的变化.另外,采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乳酸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聚DL -乳酸中残留单体 -丙交酯 ,样品处理简便。丙交酯最低检出限0 .3mg/g。此方法用于聚DL -乳酸合成工艺及动物实验中残留丙交酯分析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DSC、SEM、TGA等分析手段对合成得到的聚L-乳酸(PLLA)进行了细胞种植、动物体内包埋及热降解实验,其生物相容性及体内、体外降解情况。实验证明PLLA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用其薄膜埋植于兔子皮下,兔子的生存状态及生长良好;其薄膜可为细胞在其表面上生长、增殖、分泌基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PLLA材料分子量越大降解速度越慢,且体内降解的速度要比体外降解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聚L-乳酸(PLLA)自身结构特点,更好地控制其成型加工过程,研究了PLLA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熔融行为和热失重过程。结果表明:降温速率对PLLA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PLLA的结晶起始温度为121℃,结晶焓为3.363 J/g;PLLA的熔融双峰遵循熔融-再结晶的机理;PLLA热分解温度在300℃左右,且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王希  支晓兴 《广东化工》2005,32(12):22-24
聚乳酸作为第一批可吸收降解材料用于临床,至今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聚乳酸仍存亲水性和缺乏对细胞的诱导能力缺陷,导致其不能在组织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本论文成功地将水溶性天冬氨酸引入聚乳酸骨架,性能研究表明其降解速率和亲水性均优于聚乳酸。  相似文献   

6.
甘永平  谢俊  黄辉  张文魁  邵恒 《化学试剂》2007,29(8):496-498
以苯乙酮为原料,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备得中间体二氯苯乙酮,再经过碱解和酸解合成DL-扁桃酸,收率>85%。研究了溶剂醋酸的含水量、水解碱浓度和溶剂套用次数等对合成DL-扁桃酸的影响,发现采用含水醋酸作溶剂会影响产品的纯度,但采用质量浓度90%的含水醋酸作溶剂,循环套用8次以上,收率仍可保持在83%以上;碱浓度对中间产物二氯苯乙酮的水解反应有很大的影响,高浓度碱会引起二氯苯乙酮在水解过程中聚合,合适的碱为质量浓度10%左右的NaOH溶液。  相似文献   

7.
季雪峰  陈小明 《山东化工》2013,(7):17-18,21
通过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反应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改进了合成反应的条件,提高了合成反应的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酸扩链聚合物的降解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瑞江 《化工学报》2001,52(4):372-375
引 言随着合成高分子材料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 ,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 .在人类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中 ,用后废弃量占总量的 50 %~ 6 0 % ,这些废弃物难以分解 (普通塑料需 2 0 0~ 4 0 0年才能完全分解掉 ) ,因而造成了永久性的垃圾[1] .国际上处理塑料垃圾的主要手段有填埋、焚烧和回收再利用 .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 ,并造成土壤劣化 ;焚烧容易产生有害气体 ;而回收再利用难度大 ,成本高 ,目前回收量仅占塑料垃圾总量的 1% [2 ] .塑料废弃物随地流散 ,影响市容 ,成为人们头痛的“白色…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有关PMMA热解研究的情况,着重阐述了PMMA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的热解机理,介绍了近年来有关PMMA热解动力学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相转移催化合成DL-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乙醛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与氯仿、氨水作用,一步合成DL-丙氨酸的实验新方法。在n(氯仿)/n(乙醛)=2.0∶1、反应温度0~3℃和搅拌转速500r/min等条件下,产品收率达65%、纯度98.6%、熔点270℃,并对产品进行了IR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1.
伍华  史益强  王志祥 《化工时刊》2011,25(11):20-23
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以柠檬酸与1,3-丙二醇熔融聚合反应,生成了具有高度交联的聚酯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真空度和酵酸比对聚酯合成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并研究了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体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45℃,真空度为0.07 MPa,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5∶1;...  相似文献   

12.
共聚醚酯的热失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失重分析法(TG),研究了所合成的一系列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酯-5-磺酸钠(SIPE)、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和不同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的共聚醚酯(COPEET)在N2和空气气氛下,受热发生分解释放出小分子而失重的规律。结果表明:随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提前,且失重速率加快;在N2气氛下,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均为350℃左右,而在空气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比在N2气氛下提前许多;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曲线只显示出一次分解现象,留下部分残留物,聚乙二醇添加量越多则残留物越少;而在空气气氛下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分解,且残留物极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损失法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熟降解的影响和热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氮气氛下热降解为1级反应.平均活化能为195.36 kJ/mol;在氧气氛下热降解分为2个阶段,反应前期为1.5级反应,反应中后期为1级反应.升温速率对2段式反应的温度划分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1.5级反应的温度区域增大.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A novel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PSiNII), containing silicon,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poly(propylene) (PP).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PP/PSiNII, evaluated by the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value, can be enhanced up to 29.5 vol.‐% from 17.4 vol.‐% with 20% total loading amount of PSiNII.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PP/PSiNII are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under nitrogen and air, and press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PDSC) under 1.5 MPa of oxygen. The PP/PSiNII‐3 degrades at 400 °C for different time, and the process is investigated by FTIR which indicates there is P? O in the char. The morphologies of char formed at 400 °C for 10 min and after LOI test a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char exhibits the swollen cells in the inner and a smooth outer surface, which do good to th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fire performance of PP.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P is improved by incorporating PSiNII.

Inner surface of PP/PSiNII‐3 after LOI test.  相似文献   


15.
以乳酸锌为绿色催化剂,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壳聚糖季铵盐改性蒙脱土(PLA/MMT HTC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进行热降解动力学分析,得到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PLA/MMT HTCC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PLA/MMT HTCC的热分解峰值温度(Tp)比PLA最多高35.18 ℃,通过MMT HTCC插层的实现,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乳酸锌为绿色催化剂,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壳聚糖季铵盐改性蒙脱土(PLA/MMT-HTC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进行热降解动力学分析,得到材料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PLA/MMT-HTCC为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PLA/MMT-HTCC的热分解峰值温度(Tp)比PLA最多高35.18℃,通过MMT-HTCC插层的实现,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旋转流变仪、凝胶色谱等仪器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热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PTT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熔体黏度明显下降,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没有明显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PTT熔体的降解速度明显增大;在不同剪切速率下,两种国外PTT熔体的热降解速率基本相同;PTT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越易发生热降解。  相似文献   

18.
闰明涛 《中国塑料》2005,19(9):57-60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聚对苯二甲酸甲二酯(PMT)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MT的热降解过程包括两个主要失重阶段,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第一阶段的起始分解温度较低是由于产物的分子链末端基中含有Br或Cl能催化聚合物的降解反应;第二阶段为分子链主体的热分解过程,由于分子链中苯环的密度较大,分子链的热稳定性比具有较低苯环密度的PBT要高。而PBT的降解失重过程仅为一个阶段,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9.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 and kinetics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polymers. In this work,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polycarbonate (PC) monoliths with a three dimension (3D) continuous interconnected porous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C monoliths show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compared to pristine PC due to its 3D porous structure, which drastically increases the heating surface area during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process. An interesting second degradation stage at 480–550 °C is observed for PC monoliths from the barrier effect formed by the collapse and coalescence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at high temperature, which is further confirmed by volatile and solid char analyses. The kinetic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PC monolith shows a low degradation activation energy (Eα ) at the first degradation stage, which increases rapidly and goes beyond the Eα of pristine PC at the second degradation stage.  相似文献   

20.
聚d,l-乳酸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以氧化锌、氯化亚锡和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两部法合成了聚d,l-乳酸。用化学滴定法和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并以红外光谱和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为无定形聚乳酸,Tg为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