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配电管理系统所需的静态数据通常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为来源,但由于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局限性,以及电力系统的拓扑描述方式与通常意义上的GIS对拓扑关系的描述方式不一致,当前GIS不能提供满足配电网应用所需要的网络拓扑。文中结合扬州供电局配电网GIS项目,在分析GIS数据模型和配电网电气逻辑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配电GIS的数据管理方式和配电网应用对于电网拓扑数据的具体需求,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GIS空间数据构建满足配电管理应用所需的拓扑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导出数据在实际配电网评估与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数据校验与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表、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3部分的校验与修复。开发了可人机交互的GIS导出数据校验与修复系统,并在某城市配电网评估中得到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及所开发的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GIS导出数据的校验与修复,使之满足配电网评估规划等高级分析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首先说明现有的输电网络建模方法因为没有考虑到配电网络的特殊结构和配电应用软件的具体要求,所以不宜直接用于配电管理系统;然后提出适合于配电网的网络建模方法和数据库设计结构,通过引入一些新模型来描述辐射型配电馈线、馈线段和供电电源,使用户能直观、方便地建立配电网络数据库;介绍了配电网络结线分析策略,通过对变电站开关和馈线开关变位的分别处理,提高了结线分析速度和效率;最后介绍配电网络的动态着色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增量配电网的成本回收和合理收益,精确测算配电价格,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增量配电价格测算方法。在成本核算时,综合考虑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故障成本和报废成本以及系统的线损成本和缺电成本,真实反映了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分析了影响增量配电价格的主要因素。河北某增量配电网试点方案增量配电价格测算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规划建设标准较高的增量配电网项目,需要单独核定配电价格,以保证其合理收益。  相似文献   

5.
配电自动化     
概述了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配电网的基本状况 ,认为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用户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管理自动化,并分别 介绍其内容和基本功能。最后对配电自动化有关通信问题及当前我国实施配电自动化工作提 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不同位置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的影响,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无功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以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将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与电容器投切相结合进行了综合优化。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配电网络中分布式电源最优配置和配电网无功优化,从而有效降低配电系统损耗、改善电压质量,获得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适合我国配电网国情的DAT系列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设计时考虑了双CPU、统一硬件平台、通信标准化等主要设计思想,同时采用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黑匣子”等先进技术,并在同杆架设、蓄电池维护等多方面具有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南京配电网相关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南京配电网调度实时作业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系统面向配电网调度,遵循IEC 61970/IEC 61968标准,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的平滑集成,以配电网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事故处理为应用主线,对配电网调度、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对配电网日常调度工作全程跟踪、资源信息共享和管理的自动化,为调度员在中、低压配电网的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改进的微分演化(DE)算法组成混合微分演化(GDE)算法来进行配电网架结构的智能规划。该算法首先利用配电网络的地理特征,分阶段过滤明显不适合的线路,得到初步规划网络,随后利用DE算法收敛快速、鲁棒性强的特点,将其应用到优化计算中。为避免早熟,对传统DE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解群转移策略在给定的条件下对解群进行分散处理,以跳出局部最优点,得到全局最优解。并给出了某省会城市的城区高压配电网规划算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徐州在进行城网改造的同时实施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况和设计思想,阐明了系统采用SCADA和GIS一体化设计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分布、信息流向和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1.
河道的冲淤量及其分布是相关工程规划设计和防洪决策的基本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冲淤计算一般是采用断面地形法。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三维表面的建模和表面分析已逐渐成熟,为推广网格地形法计算河槽冲淤量创造了条件。该文通过对比断面地形法、网格地形法两种方法计算的河道冲淤量,分析其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法,评估其方法的适宜性和可靠性,得出GIS支持下的网格地形法计算河道冲淤可视化强,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格网模型的洪水淹没分析方法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丁志雄  李纪人  李琳 《水利学报》2004,35(6):0056-0060
在遥感与GIS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的格网模型进行洪水的淹没分析。在给定洪水水位和洪量两种条件下,对基于三角形格网模型和任意多边形格网模型,分别得出洪水淹没结果。并对洪水遥感监测获得的淹没范围,利用格网模型进行水深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以GIS技术为支持,采用平面模拟方法进行洪水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的模拟是可行的,使遥感监测与一般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比较好地结合,得出更准确的灾情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石坝溃决损失评估涉及众多地理空间对象且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的特点,基于GIS空间信息格网模型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土石坝溃决损失评估模型.利用GIS空间信息格网模型组织和管理大量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评估溃坝生命损失率.以评估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土石坝溃决损失评估系统.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土石坝溃决损失快速评估,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可为土石坝风险管理以及防灾减灾、救援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GIS的潮流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OLE技术集成开发,实现了潮流模拟过程中的地理信息的管理,并将相应信息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完成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信息的可视化,自动生成了贴合计算域边界的正交曲线网格,采用动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台州湾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实现了GIS平台下的可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参数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锁忠  徐网谷  张磊 《水利学报》2005,36(11):1314-1319
本文根据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有关参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点状、线状与面状空间分布参数三种类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基于GIS的点状、线状与面状空间分布参数自动提取的技术路线.通过点、线、面三者之间空间位置关系的拓扑分析,确定地下水开采井、水位动态监测井、线状与面状水系、模拟区域边界、面状参数分布区与模型空间离散网格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经过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互相转换,实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有关参数的自动提取.根据地下水流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有关参数数据文件的结构,将基于GIS提取的栅格结构数据文件自动转换成模型所需结构的数据文件,达到模型参数数据文件的自动组织与提高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殷家敏  欧勇  范镇南 《水力发电》2012,38(4):28-31,42
深入研究分析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母线的损耗发热计算问题,以单相GIS母线为例,建立了基于电磁场—流场—温度场综合计算的损耗发热有限元求解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探讨集肤效应、电导率温度效应、对流与辐射散热以及重力等因素对损耗发热计算结果影响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该类母线的损耗和温度分布规律,并与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GIS母线损耗发热计算中,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影响,才能进行准确合理的求解。  相似文献   

17.
GIS配电装置的安全运行,不仅取决于GIS设备的制造质量,而且与GIS配电装置的设计也有密切关系。现阶段我国已颁发了有关GIS设备的国标及行业标准,但由于GIS应用还不太多、使用时间不长、运行经验不足,又没有现行的GIS配电装置设计规程可遵循,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GIS配电装置出现过一些问题。通过隔河岩水电站220kV、500kVGIS配电装置的设计,在与有关制造商谈判中,对GIS配电装置中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结合GIS标准,就SF6气体中水份含量的要求以及控制因素;GIS配电装置漏气率的控制单元和安装工艺要求;断路器慢分原因以及解决手段;出线侧快速接地开关配置因素的考虑;结合国情对电站GIS室环保等技术问题加以介绍,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网格划分,在泰森多边形法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部点法内插出相关研究区每个网格上的雨量值,进一步做出降雨空间分布曲线,得出不同量级降雨量在研究区域的覆盖范围,为面雨量和降雨空间分布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DEM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李致家  张珂  姚成 《水利学报》2006,37(8):1022-1028
本文采用GIS地形分布技术和栅格技术,对TOPMODEL和新安江水文预报模型进行基于GIS的技术改造,构建了基于DEM栅格的TOPMODEL水文模型和基于GIS的TOPMODEL和新安江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将3个模型应用于黄河支流——洛河卢氏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的参数率定和模拟比较,以探讨 GIS技术的应用和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流域上,3个模型都能很好地进行水文过程模拟,其中基于DEM栅格的TOPMODEL模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DEM栅格的水文模型在沂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结合GIS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运用基于DEM栅格流域信息提取技术,对传统的新安江模型及TOPMODEL进行改进,构建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基于栅格的TOPMODEL水文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沂河临沂以上流域。通过流域信息提取、模型参数率定和流域典型洪水模拟,以探讨GIS技术与数字高程技术的应用和水文模型的适应性。应用结果表明,4个水文模型在该流域上的水文过程模拟效果良好,其中,基于栅格的新安江模型与基于栅格的TOPMODEL的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