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续)第三节特殊疑难问题处理方法本节主要介绍验配角膜塑形镜时常见的疑难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验配的成功率。分析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各个环节,大致有以下原因可导致角膜塑形镜验配失败:角膜曲率测试有误、试戴片曲率参数选择有误、试戴片配适评估有误、屈光参数测试有误、订单信息填写笔误、订单信息传送有误、镜片制作参数有误、寄送地址有误,配发给配戴者有误等等。其中大多数经过严格  相似文献   

2.
临床中,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角膜形态、镜片各个参数之间的匹配情况,同时对验配人员及检查设备等也提出了更多的专业要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程、适应人群、设计情况, 探讨角膜塑形镜的验配.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为孩子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母亲咨询笔者:"孩子原来配戴的塑形镜是普通无散光设计的镜片,日间的裸眼视力也很好,达到1.0,为什么要给孩子验配散光片?价格贵了很多不说,医生也从未说过孩子有散光。"这个孩子原来在外院验配过角膜塑形镜,已经停戴镜片2月余。检查的结果是角膜散光大,2.25D,地形图评估周边角膜矢高差50μm,常规镜片试戴表现为上下方荧光充盈多,镜片配适不稳  相似文献   

4.
角膜塑形术作为一种屈光矫治万法已有近45年的历史。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它又重获新生。但是由于验配技术、镜片设计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媒体对其不科学的宣传,还有医师不利指导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OK镜配戴中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并发症。本文对之加以综述,希望对科学认识角膜塑形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3角膜塑形接触镜的验配 3.1稳定性试戴 3.1.1镜片的稳定性附着 角膜塑形的成功与否首要条件是使镜片在角膜特定的位置上形成较为稳定的附着,这种附着是依赖镜片的配适弧与角膜平行吻合所产生的张力来实现的。当镜片与角膜稳定附着后,镜片的基弧区对角膜中心区的压平量可以根据近视屈光焦度来设计。故通常将镜片的配适弧作为镜片的稳定因素进行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6.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逆几何形态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达到暂时性的减低或消除近视的目的。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同时角膜塑形镜的材料、设计不断优化,验配技术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角膜塑形镜的配戴安全性,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角膜塑形镜的临床验配整个流程进行阐述,包括配前检查、诊断性试戴片的选择、配适评估和参数调整等。  相似文献   

7.
角膜塑形镜能降低近视度、控制近视进展已成为临床共识,对其机制的探索也成为当前视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角膜塑形镜在临床上安全有效的应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许多因素,如医师的理念和技能、镜片及材料的科学、配戴者的理解和配合等。 “8A”可以高度概括角膜塑形镜验配所需要达到的境界: Awareness——先进的意识和科学的思维; Advantage——矫正治疗的优劣势分析; Achievement——获得成果与目标成效;  相似文献   

8.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临床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方法.2021年1月颁布的最新版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为广大眼科及视光从业人员对围塑形期的验配流程提供了建议.本文在回顾2012年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发布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临床验配专家共识》(下文简称:2012版共识)和2016年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发布的《中...  相似文献   

9.
<正>角膜塑形镜(Ortho-K)是一种设计特殊的硬镜片,也是目前临床上控制近视度数进展的常用手段。原理是通过“逆转几何”设计(镜片中央平坦周边陡),以机械压迫或按摩的方式使角膜中央曲率半径变大,从而减少角膜屈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普力度的增强,大众了解到更多有关近视眼病的知识,愿意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正角膜塑形镜作为目前公认的对于近视防控有效的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视光师、眼科医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那么如何验配一副合适的角膜塑形镜呢?一.患者的筛选验配角膜塑形镜,选择适合的患者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情况:年龄为8~40岁,能够理解戴镜相关注意事项,有自理能力或家长负责处理镜片相关事宜,并能够接受配戴的患者。患者自身情况非常重  相似文献   

11.
角膜塑形镜能暂时降低近视患者的屈光不正度和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的事实已经被临床所确认。但是它的验配过程较为复杂,成功率也并不是很理想.因而限制了它的快速推广。我们自2004年8月1日到2005年10月1日期间用试戴片的办法来验配角膜塑形镜.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角膜塑形镜渗透率不断提高,市场验配需求量增大,角膜塑形镜验配成为近视防控门诊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些利用软件对角膜塑形镜进行智能化验配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不少人都有一个疑问,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会不会影响视光师,甚至取代视光师?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大幅度上升,近视防控形势空前严峻,适应部分青少年近视患者的需求,曾经一度被国家有关部门叫停的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又重出江湖并逐渐红火起来,一些眼科医院包括部分眼镜店纷纷推出该项业务。那么,目前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现状究竟如何?角膜塑形镜验配中存在哪些利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中,不同人工泪液的使用对塑形效果和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以评价使用各种人工泪液对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的塑形效果。方法:收集配戴美国E&E角膜塑形镜患者8例(16只眼)均为低、中度屈光不正,先采用美国博视顿舒润液为人工泪液配戴角膜塑形镜一月后效果不理想的,然后分别采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0.1%玻璃酸钠眼液配戴后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用舒润液配戴组作为对照组,另外1%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和0.1%玻璃酸钠眼液配戴组作为实验组,对各组配戴后的塑形效果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通过对患者屈光不正状态的分布、角膜平坦K值和E值的分析,初步评估角膜塑形镜的配戴效果。结论:可以使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0.1%玻璃酸钠眼液作为人工泪液,因其粘稠度相对较高可以增加液压,改变角膜中央下压力不足,从而获得塑形视力的提高以及对角膜上皮细胞起到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二节验配效果的疑难问题配戴角膜塑形镜以后,可能发生矫正效果不理想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戴镜,可能发生于矫正近期,也见于矫正成功数月,甚至数年以后。兹将验配效果的疑难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戴镜导致的视觉异常,另一类是戴镜导致的角膜损伤或眼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郑州市科视视光技术有限公司在无医学资质、无任何认证的背景下,联合一家民营医院组织,假借学生体检的名义,进入郑州、开封、焦作等城市的几百所小学收集学生家长信息,进而售卖高价角膜塑形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企业甚至是对角膜塑形镜产品产生怀疑;各地方药监局对验配角膜塑形镜的企业加强管控,甚至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这给国内的角膜塑形镜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续)2.反转弧的配适状态分析 2.1反转弧曲率的补偿作用原理 角膜塑形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镜片基弧对角膜中心区定量压平(planish)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镜片的基弧较角膜中心区平坦,当镜片的中心部较角膜同区平坦时,镜片的周边部就会翘离角膜,使镜片无法与角膜稳定附着,故需使位于镜片旁中心部的反转弧曲率适度弯曲,使之补偿抵消基弧曲率的平坦度,只有这样镜片内曲面周边部才能降落回归到角膜表面,位于镜片的周边部配适弧才能与角膜间产生附着张力(图11)。  相似文献   

18.
正在RGP和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中,最终定片的光度或降幅不容易把握:在RGP有时会出现过矫或者欠矫的情况;而在角膜塑形时也同样会出现降幅多一些或者少一些的情况。如何才能获得准确的定片屈光度呢?一位验配师提到,在1例RGP的验配中,片上验光时已经反复核实了追加光度,严格按流程进行换算,但定制的RGP戴镜视力只有0.8,患者不满意。片上验光发现,需要追加-0.25DS至1.0,最终给患者重订镜片,  相似文献   

19.
正下图是一位验配师给13岁儿童试戴塑形两天后的效果。试戴后次日早晨检查,镜片活动,角膜1级点染。试戴右眼41.75,左眼42.00。塑形后地形图如图1。验配师认为镜片下方偏位,"哭脸征"说明镜片配适偏紧,向我咨询如果进行放松AC0.5的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20.
正角膜塑形镜是采用一种特殊反转几何设计,光学区比角膜中央区平坦的高透氧硬质角膜接触镜片。通过夜晚睡眠8小时左右的佩戴,使角膜中央区变平,达到重新塑造角膜形态、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达到白天获得清晰裸眼视力的作用。白天眼球活动频繁,而晚上才是最佳的塑形时机,作为睡眠时佩戴的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应该有良好的眼部及全身适应条件、依从性及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