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晶体场理论,对Co2O3-Cr2O3-MnO2-Fe2O3系高温黑颜料在基础釉中的呈色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该系颜料呈色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这对该系颜料的生产和正确使用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色料的呈色机理,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晶体场理论、热力学原理和团相反应理论,较系统的讨论了陶瓷色料的结构、使用特性和皇色机理,分析了影响色科呈色的因素和影响色料生产的各工艺因素;指出了提高色料质量的措施和途径。陶瓷的发展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陶瓷制品自问世以来火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从龙山文化的彩陶到古陶瓷鼎盛忖期的各种名瓷,无一不凝聚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用以装饰这些传统陶瓷的釉与彩,更是这些珍品中的精华。然而,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采用天然矿物做色料,呈色的重复性极差。近百年来… 相似文献
5.
6.
7.
8.
利用正交法设计并确定Ni-Cr-Mn-Fe系黑色颜料配方,并对其在不同基础釉中呈色进行实验,确定颜料生产和应用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分布在孔雀蓝琉璃瓦釉的玻璃基质中贯穿于整个釉层的放射状集束形晶体,在明代孔雀蓝琉璃瓦釉的新研究恢复再现的孔雀蓝琉璃瓦釉中均有极为相似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其呈色的主因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颗粒粒度分布的Nd_2O_3-SiO_2系颜料对釉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颜料的颗粒粒度分布对其在釉中的呈色有明显的影响;提出了该颜料获得较好的使用效果的粒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12.
分相呈色陶瓷釉的特性及呈色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R2O-Al2O3-SiO2-P2O5(R2O为Na2O,K2O,L2O;RO为CaO,MgO等)系分相基础釉中引入不等量的Ca3(PO3)2、滑石、石英和方解石,研究了以分相微珠结合基础釉基色获得不同釉色的方法.以四角配料实验法、能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釉的组成、烧成温度对分相微珠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即当分相微珠尺寸小于100 nm时,釉层以Rayleigh散射为主,釉色呈蓝色;而分相微珠尺寸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以Mie散射为主,釉色呈乳白色;控制分相微珠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铬锡红釉呈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X R D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电子探针( E P M A) ,研究了铬锡红釉的呈色机理,讨论了基础釉的组成和烧成制度对铬锡红釉的呈色品位和呈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工艺试验与微观结构研究两方面初步探讨了嫣红釉的呈色机理,并认为嫣红釉的呈色主要是由于均匀分布在基础釉中的Se、Cd、S固熔体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矿物组成结构与工艺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用碳酸镁(MgCO3),石英(SiO2),硝酸钴[Co(NO3)2)]为原料,氟化钠(NaF)为矿化剂合成红色颜料的理论依据及工艺方式,确定了二价钴离子Co^2 在斜顽辉石(MgO.SiO2)结构中呈色的最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岩相分析、 X 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探讨了铁锆红颜料的本性,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包容型的颜料,因此,制备稳定的铁锆红颜料的关键在于采取合理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稀土元素的呈色效果和组合着色锆英石型颜料的物相变化过程.从晶体结构和谱学特征探讨了锆英石型稀土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利用 XRD 内标法和分光光度计研究了Zr_(1-(x+y))Cr_xPr_ySiO_4的晶格常数、晶格畸变和分光反射率.发现 Pr~(3+)离子使晶格胀大、产生畸变,从而导致光学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