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正在地基基础处理的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保护层控制中,传统的方法是将钢筋弯折后焊接于钢筋笼主筋处。这样做浪费大量钢筋,同时主筋也因为焊接易受到损伤,影响工程质量。本文介绍一种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适用于灌注桩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其加工方便、操作简单,节省钢材,可代替传统钢筋垫块。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本新型桩基钢筋笼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主要制作材料包括施工中PVC管废料及浇筑混凝土后的余料。  相似文献   

2.
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很严格,我从施工中总结了一种既投资少又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有效的施工方法。在支柱模时,在柱模顶部钉一柱模板条,探进柱模内的宽度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支模时只要严格控制柱网轴线位置及柱模的垂直度,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对柱模进行二次校正,就能使柱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图1)。框架柱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孔立杰  相似文献   

3.
桥梁圆形墩柱及方形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异常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分析并研究了各种异常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异常的实测值和理论值对比分析,总结出在钢筋笼偏位、变形,竖向倾斜以及加工误差下钢筋保护层厚度异常值所呈现的规律;为现场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异常分析提供了方法和证据,帮助现场技术人员更快更准的找到保护层异常的原因。针对异常产生的原因,在钢筋笼的加工、运输、安装和模板安装方面提供了有效地控制措施,指导工程人员更好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钢筋保护层能有效地延缓保护层内主筋的锈蚀进程,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或由于设计图纸方面考虑欠缺,或因施工操作不规范,钢筋保护层往往过薄或过厚。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多数混凝土结构在地面以下,受地下水位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在钢筋保护层超过允许偏差较大时,将会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的受力,钢筋的锈蚀也会影响结构耐久性,甚至发生安全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钢筋加工和安装、大型钢模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保护层厚度检测数据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较低的原因,提出在侧墙外侧增加T型筋用以控制竖向筋的垂直度,中部安装保护层控制筋、内侧适当加密垫块,上部使用卡具法工艺施工,优化保护层检测方法等控制措施,进而提高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负筋保护层厚度超标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阐明钢筋保护层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在施工中如何进行保护层厚度控制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直径较大的钢筋是指受力钢筋的直径d>25mm的和箍筋直径d>10mm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6.1.3条规定:室内正常环境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梁、柱箍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当使用直径d>25mm的钢筋作受力筋时,例如d=28mm,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28mm,已超过25mm;当使用直径d>10mm的钢筋作箍筋时,例如d=12mm,要满足箍筋混凝土保护层不  相似文献   

8.
钻孔桩钢筋笼滚焊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因其对各种土层的适应性强,无挤土效应、无振害、低噪声、承载力强等优点,在桩基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钻孔桩所使用的柱状钢筋笼由主筋和箍筋焊接或绑扎而成,钢筋直径比较大,现有的桩基钢筋骨架加工设备不能进行生产,目前国内主要靠人工焊接生产。1国内钻孔桩钢筋笼加工现状(1)实际施工中,采用的焊材和焊接方式不规范,主筋和箍筋的烧伤程度比较严重,大大降低了钢筋笼的强度。手工制作也很难控制钢筋笼的直线度、圆度和箍筋的节距。(2)手工作业生产率很低,钢筋笼加工能力成了桩基施工中的瓶颈。(3)手工制作钢筋笼的方式造成材料的…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的保护层设置,一直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块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从而控制保护层厚度,限制钢筋骨架的位移。此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垫块很难绑扎牢固,还容易转向,常造成钢筋位移、保护层厚度不一和露筋现象。同时,砂浆垫块破碎率大,垫块中还需插入铁丝,制作不便。针对这一施工中的难点,我提出一种新的设置方法:利用原柱中的部分箍筋,  相似文献   

10.
我参加了本地区的多次工程检查,发现少数施工人员对柱和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认识模糊,常有以下两种情形。1.柱和粱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淆,导致箍筋内净尺寸偏小,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2.片面理解保护层的概念,笼统认为柱和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忽视对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以致引起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杨升 《建筑工人》1997,(3):36-37
现在有一些施工单位对钢筋保护层很不重视,不提前制备保护层垫块,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仅用“随打随提”或垫石子的方法来控制保护层厚度,很容易漏提或底筋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即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了,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本人就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作用浅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在所有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定位卡新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传统做法是用绑扎在钢筋上的水泥砂浆垫块来控制保护层厚度。这种方法费工费时,固定不牢,垫块容易转向,常造成钢筋位移、保护层厚度不一和露筋现象。同时,砂浆垫块预先  相似文献   

14.
董武奎  张涛 《山西建筑》2005,31(1):41-42
结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保护层实体检验的要求和目前施工中常用的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从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中,灌注桩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控制、成桩桩径的保证、桩头混凝土的质量、桩头的剔凿、钢筋的加工精度、钢筋的防锈、墩柱的质量控制等问题一直是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桥梁下部结构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文章在标准化控制方面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粘结锚固性和耐久性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石化某分公司对炼化一体化工程污水处理场74m×36m×8m大型钢筋混凝土生化池保护层厚度偏差进行控制和检测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采用水平筋交叉定位后用箍筋固定主筋、加设封闭箍筋以及在钢筋与模板之间支垫特制垫块对钢筋定位等措施,提高了钢筋铺设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了钢筋位移。经检测,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点率达到95%以上,满足设计图纸和GB50204-2002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日常施工中,现场墙体钢筋间距控制大多采用尺量方式确定,而钢筋保护层大多采用垫块方式控制,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导致钢筋间距、保护层及钢筋位置无法满足质量要求。钢筋需通过保护层均匀地把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足会导致过早出现裂缝并锈蚀钢筋;钢筋间距不均匀可能导致墙体受力不均匀,保护层过小或过大均将导致墙体有效截面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致使存在质量和安全隐  相似文献   

18.
<正>在地基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通常主筋直径大于25mm,更大的甚至为36mm,往往多节钢筋笼要焊接连接在一起达到设计长度。钢筋笼主筋与主筋接长搭接焊接时,主筋往往因为长度及重量的原因,增加施工难度。使工人工作效率降低,增加施工成本。采用本方法在钢筋焊接时,用钢筋固定工具先卡住上下2个主筋,然后斜向30°受力,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钢筋笼吊筋控制工具,应用于地基基础处理的钢筋笼混凝土灌注桩中钢筋笼固定及标高控制。工程中往往采用中12以上的钢筋焊接在主筋上进行钢筋笼标高及固定控制,浪费大量钢筋,主筋也因为焊接容易受到损伤,影响工程质量。本文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操作安全,节省钢筋的实用施工工具。本文涉及一种灌注桩钢筋笼标高控制及替代吊筋的工具,适用于地基基础处理的钢筋笼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  相似文献   

20.
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三小间”(厨房、厕所、卫生间)现浇混凝土地面标高低于室内标高20mm,以利于防水。由于设计人员通常不考虑施工方面的问题,给“三小间”现浇板的负筋摆放带来不便。施工单位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去施工。这样不仅不规范,还易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现以一些常见作法为例,分别分析其优缺点。1.现浇板负筋与周围板负筋断开,直接布置于梁或圈梁架立筋下(图1)。优点:现浇板负筋不受梁或圈梁截面高度的影响,钢筋保护层得到充分保障,施工比较方便;钢筋比较到位,其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缺点:负筋穿于梁或圈梁架立筋下,直接压在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