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解决延迟容忍网络(DTN)中传统路由算法中消息被分配的网络资源不均衡及节点负载不均衡问题,结合消息效用值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价值的效用路由算法。算法根据动态改变的消息效用值选择最高优先级的消息(具有最小TTL和到目的节点最短距离的消息)进行转发,以使得为每个消息分配的网络资源相对均衡;同时,根据节点的价值(与节点速度和剩余缓存有关)选择下一跳节点,以平衡每个节点的负载;另外,算法还采用了一定的消息管理机制及时清除缓存空间。通过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在传输成功率、传输延迟和网络开销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谣传路由协议(Rumor Routing Protocol,RRP)在生成数据传输路径的过程中,消息传播节点随机选择下一跳邻居节点发送消息所形成的数据传输路径可能出现回路现象、交叉现象以及查询流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谣传路由协议(NM-RRP),该协议通过在代理消息和查询消息中记录消息经过的节点及其邻居节点来选择下一跳节点,并且对消息传输经过节点的邻居节点留下信息,避免随机选择节点发送消息。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避免消息在某个节点附近产生传播、回路及交叉等现象,并能够快速建立数据传输路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三维路由算法的能耗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胞元空间的自适应多跳能量高效路由(3D-SMEER)。该路由算法根据自适应多跳机制确定跳数,利用协同节点转发消息包到邻居最优胞父,从而减轻当前胞父的传输负担。同时,对协同节点的选择区域进行了研究,并且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相关位置信息选择协同节点,以平衡网络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3D-SMEER算法节省了网络的平均能耗,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能耗平衡度。  相似文献   

4.
文冠祺  王忠  巩正正  张少磊  王静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275-277, 289
针对容迟容断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DTN)在遇到路由空洞问题时缺乏有效回避路由空洞区域的方法,导致信息端到端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跳ACK确认机制的备用副本转发算法。消息在空洞区域无法传播时由上一跳节点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节点,另辟路径转发消息,从而避开路由空洞区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递交率、平均时延和网络开销方面表现优于Spray and Wait等对比算法,在车载自组网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路由是提高航空自组网性能的有效途径,针对地理信息路由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动态网络的安全地理信息路由算法。基于身份的签名和加密实现了节点认证、消息认证及加密传输,保证了地理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下一跳选择时,综合评估节点的位速因子和信任因子,选择最优下一跳。通过进行安全性和计算开销分析,表明该算法有效可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 Epidemic 算法导致机会网络拥塞引发的路由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改进Epidemic算法。通过构建节点之间的信任机制,提供具有足够可信度的节点作为消息的下一跳转发节点,使消息进行有限规模的泛洪传播。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改进后的Epidemic算法避免了泛洪机制引发的网络拥塞问题,并且在路由可靠性和传输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延迟容忍网络中节点缓存受限引起大量消息被丢弃的问题,在概率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传递的可靠路由算法R PROPHET。该路由算法根据节点缓存中消息替换的历史情况评价节点的可靠性,以保证消息在可靠的节点间传输直至交付给目的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减轻消息在节点间无效传递的情况,能够获得较高的消息交付率,并具有较低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只能实现局部能量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均衡路由算法,把传感器网络构建成按最小跳数分层的网络,利用节点直接传输和逐跳转发相结合的混合传输策略,在多跳传输时,使用改进的基于多路径路由的最大能量路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路由中,节点未充分考虑路径剩余能量及链路状况进行的路由会造成网络中部分节点网络寿命减少,严重影响网络的生存时间。为此,将蚁群优化算法与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考虑节点能量的优化非均匀分簇方法对节点进行分簇,然后以需要传输数据的节点为源节点,汇聚节点为目标节点,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多路径搜索,搜索过程充分考虑了路径传输能耗、路径最小剩余能量、传输距离和跳数、所选链路的时延和带宽等因素,最后选出满足条件的多条最优路径,完成源目的节点间的信息传输。实验表明,该算法充分考虑路径传输能耗和路径最小剩余能量、传输跳数及传输距离,能有效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ZigBee网络树路由算法路由跳数多、数据传输延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居表的ZigBee网络树路由改进算法。借助一跳邻居节点地址信息,建立邻居节点选择策略,在节点的一跳邻居节点中,选择到达目的节点树路由跳数最少的邻居节点作为下一跳转发节点。在树路由跳数相同时,选取LQI值大的节点为下一跳转发节点。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路径优于树路由算法和ITRA算法路由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减少转发节点个数,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达到网络性能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MapReduce编程模型是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环境下处理海量数据的一种并行计算框架。然而该框架下的面向数据密集型计算,集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依赖性较强,造成节点间的消息处理负载过重。提出基于消息代理机制的MapReduce改进模型,优化数据流。经实验数据表明,基于消息代理机制的MapReduce框架能提高数据密集型应用上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2.
基于Bloom Filter技术提出了一种非精确事件转发算法——FBBF算法,该算法以增加事件消息大小和网络通信开销为代价,提高了中间代理转发事件消息时的速度。FBBF算法的时间开销与系统的订阅规模无关,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高效地应用于大规模的发布订阅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联网(IoV)环境下消息传输效率低下、网络资源开销较大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交通场景下基于车辆节点认知交互的路由算法。首先,依据信任理论提出节点认知交互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联网中的车辆节点进行分类,赋予它们不同的认知交互度初值;同时还引入车辆节点交互时间、交互频率、车辆节点物理间隔距离、间隔跳数以及消息生存时间等影响因子,进而构建了车辆节点认知交互评估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并更新节点的认知交互度,并通过比较对应车辆节点间的认知交互度值来选取认知交互度相对较高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进行消息转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相比,所提路由算法有效提高了消息投递率并降低了消息投递时延,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开销,有助于提升车联网环境的消息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田成平  慈林林  程宾  赵守俊 《软件学报》2013,24(S1):134-147
容迟容断网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容迟容断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不存在持续稳定的端到端路径,因而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无法适用于容迟容断网络.为了完成容迟容断网络消息传输,采用基于存储-转发的路由机制.容迟容断网络路由协议性能受链路生存时间、节点缓存大小以及网络中节点移动模型等影响.对容迟容断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和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主要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大规模的基于内容发布订阅系统中,路由效率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基于K-D树划分信息空间方法实现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基础上,利用K-D树的索引机制,实现了面向扁平网络的应用层分级路由算法Spanhop.该算法机制减少了应用层路由跳,将路由效率提高到O(lnN).进一步,针对路由算法中应用层和网络层相邻关系不一致的问题,采用GNP(Global Network Position)空间与ESPN(Evem Space Partition Network)空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在代理网络中维护GNP坐标索引的方法,支持应用层代理基于网络层的相邻关系搜索并选择下一跳路由.该方法减少了Spanhop路由过程中消息在网络层的实际转发路径和响应时间,在低维护代价条件下,提高了路由的效率.算法性能分析表明,上述方法解决了基于信息空间划分的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路由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传统的实时流媒体数据单播I、P组播等传输方式浪费网络带宽,甚至导致服务器过载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免疫算法的覆盖网络应用层组播树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以节点间网络延迟和节点的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免疫算法划分组播岛、找出使整个系统"花费"最小的组播服务节点,实现了组播服务节点的全局最优选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较采用传统的遗传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中,当流传输路径信息获取受限时,现有的测量节点选择算法只能基于网络拓扑的中心性指标进行测量节点选择,存在测量精度较低、测量负载不均衡、运行时间长等问题。将SDN网络中测量节点选择问题抽象为最小顶点覆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测量节点选择算法ACO-NS。利用复杂网络的度分布理论缩减状态转移过程中的候选集规模,同时设计一种信息素局部增强-全局挥发机制,增大可行解的信息素浓度,提高算法的准确度和收敛度,并且缩短搜索时间。通过OpenFlow消息在线计算测量节点的负载,采用邻域搜索策略对过载节点进行筛选和替换,以降低过载处理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ACO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准确度和收敛度分别提高56.7和28.2个百分点,且单位时间内的过载处理开销降低79.8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张京军  王立国 《计算机仿真》2006,23(12):129-132
组播是一个源节点将同一信息传送到多个目的节点的通信方式,IP组播技术减少了网络不必要的带宽开销、网络资源的消耗以及大大减轻了源主机的负担。网络仿真是网络研究者验证网络协议在各种情况下是否具有健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NS2是面向对象的大型离散事件仿真器,它不仅能实现复杂的网络数据传输和拓扑结构的仿真,还能近乎真实地模拟各种IP网络环境。用NS2实现了一个20个节点网络拓扑的组播路由协议PIM—SM仿真,并获取数据对PIM—SM组播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组播网络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GBGD是一种面向攻击的隐蔽性较强的拓扑发现算法,通过分析发现,该算法对实际网络进行了过于理想化的假设,导致无法在实际中应用。在GBGD算法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实际网络提出了合理假设,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通过对报文向基站汇聚过程中每一跳转发时延进行分析得出节点在路由树中的层次关系,进而推算出网络的拓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推断出网络的拓扑,并在报文存在丢失较多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由Mica2节点组成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网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工作面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PWSN)端到端时间较长、丢包率较大等问题,提出采用保障贪婪调度(GGS)算法来优化网络传输性能。GGS算法结合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贪婪算法,使用PSO算法对信道中的报文种群进行有序化处理,实现对种群的保障;使用贪婪算法对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具体服务请求形成一种多层次、反复迭代的处理机制,以优化报文种群质量;利用PSO变异算法对种群进行检查和更新,以确保得到的是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文化基因算法(MA)、差分进化人工蜂群(DE-ABC)算法相比,GGS算法可在控制丢包率的前提下缩短传输时间,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