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储能作为一种新业态在提高电网电能质量、消纳、调频和电力可靠性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我国电力市场并不完善,如何最大化储能电站的收益是电力市场环境下投资、运营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优化运行策略。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政策方面分析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可行性;基于调频服务补偿机制,建立了储能电站参与价格套利服务和调频服务市场的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当前分时电价机制下本文提出的组合服务运营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储能电站的投资经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支持。欧盟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在建立统一、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与电力平衡机制,为储能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欧盟也不断在顶层政策和电力市场规则上做出修改,旨在推动储能的规模化发展,为储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电力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欧盟储能发展的现状,并从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两个角度,介绍了欧盟在储能研发资金支持、补贴政策上的主要举措;随后重点对欧盟在储能参与市场的主体身份、市场交易机制、市场开放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则调整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总结了欧盟的储能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的盈利模式与政策、市场机制息息相关,是决定储能能否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关键。通过调研国内外典型地区新型储能项目的发展背景、配套政策和运营模式,开展多场景下新型储能盈利模式分析和对比研究。国外新能源配储在长期购电协议和税收抵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已有较好的收益;国外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比较完善,电网侧独立储能收益来源较丰富,加上一系列补贴政策,电网侧独立储能经济性较好。与国外相比,国内新能源配储、电网侧独立储能都存在收益来源少、收益不稳定、经济性差的问题;国内部分省份用户侧储能短期内收益较好。鉴于此,关于我国新型储能成本补偿机制,建议对电源侧储能准入条件、保障利用小时数、放电量补偿及可参与品种给予政策倾斜;在电网侧独立储能发展初期,出台容量租赁、电价补贴或容量补贴等政策,以促进其成本回收;加快完善需求侧响应电价机制以及虚拟电厂等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增加用户侧储能收益来源;加快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丰富各侧储能可参与的交易品种。  相似文献   

4.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合理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针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的价格机制开展研究,总结了国外典型国家的实践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储能电站价格机制的相关探索,储能电站管制定价模式与独立参与电力市场均难以支撑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各相关方责权利对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传递因子的储能电站价格形成机制及成本疏导优化方法,最后通过案例进行说明。结果显示,传递因子可有效分配储能容量收益和电力市场收益,保障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效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侧均赋予了储能重要战略地位,在灵活电力市场机制下,挖掘储能商业模式及成本回收机制,完善储能相关市场规则和支撑政策机制,对促进储能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方法   基于国内外储能收益定价经验,采用经营期定价法、成本+合理收益、电力失负荷价值等多种方法对储能收益来源及成本回收机制进行了测算。 结果   基于现有政策路径,全面梳理了“源网荷”侧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及成本回收机制,总结了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结论   研究成果具备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可为储能大规模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均出台支持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措施.尽管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政策层面向行动计划过渡的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储能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储能应用在电力市场中的激励政策、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类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十三五"时期能源规划类、调峰辅助市场运营规则类、地方补贴政策、储能协同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及峰谷电价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企业近年储能政策方向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我国储能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逐步提升,储能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国内储能还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储能行业的发展。美国部分州和英国通过制度改革推动了储能的快速发展,值得我国借鉴。介绍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关于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前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英美两国电池储能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包括储能发展的政策机制、需求逻辑、商业模式、政策制定方面的困难等,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力系统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储能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中国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设计应考虑储能参与.本文概述了电网侧储能技术的调频现状,并介绍了储能为电网提供调频辅助服务具备响应时间快、调度性能好的优势,并以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为案例,介绍了储能调频的现状,分析了国外典型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设定的适用于电网侧储能电站的规则,包括电网侧储能电站作为市场主体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市场准入门槛、参与方式和价格机制;比较了不同电力市场对于电网侧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设计的差异及其对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影响.调研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储能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存在大多数地区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大部分允许储能参与的市场容量准入限制为世界典型国家限制的2倍或以上,部分地区调频收益下限过低难以反映储能调频的容量价值等不足.参考国外经验,在合适的机制设计下,我国储能调频容量需求可超过6 GW,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设计应明确赋予储能市场主体地位,随市场建设和技术发展适时降低准入门槛使分布式小容量储能参与提供调频服务,价格机制设计两部制价值以反映储能调频的容量价值并保障储能调频最低收益.  相似文献   

9.
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储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长期电力供需趋势;从华东、华中等七个区域角度分析各区域中长期负荷特性、新能源发展特性、储能配置需求及配置特点;从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做好适应储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切实发挥储能效能为原则、提升在役储能运行效率,完善储能产业发展成本的疏导机制,在加强储能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储能行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储能作为平抑新能源发电、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双碳"政策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调节新能源的手段.针对储能行业发展的态势,从储能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展开论述,从技术层面对电化学储能、物理机械储能和新型储能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全国强配储能政策以及储能补...  相似文献   

11.
储能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与机制的支持.英国具备成熟的自由电力市场,为储能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同时近年来英国针对制约储能发展的政策与市场规则进行修改,为其规模化应用及参与电力市场逐步扫清了障碍,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英国储能发展的状况,从市场发展重点、参与者类型、项目规模等方面分析了英国储能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新型储能是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新型储能的市场定位,研究完善新型储能的成本分摊和价格机制,有助于引导其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方法   梳理国内外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及运行情况;分析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广东电力系统实际,研究2030年前新型储能建设规模需求;基于广东目前价格机制,测算发电、电网(独立)、用户侧储能经济性,分析广东新型储能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提出广东新型储能配套政策和机制建议。 结果   从调峰和调频角度分析,2030年前广东对新型储能尚不存在迫切需求;新能源配储能尚无明确的成本回收机制,光伏和陆上风电具备少量强配储能的成本消化空间,海上风电不具备强配储能的成本消化空间;电网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尚不清晰,可通过辅助服务和现货电能量价差获取收益,但操作细则有待进一步明确,尚不具备经济性;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较清晰,按现行峰谷电价和需求侧响应政策,具备一定经济性,但投资回收期长,面临政策变化风险。 结论   将新型储能区分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两类,前者由除电网外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在合理的价格和运行机制下,通过市场化渠道获取收益,由市场调节形成合理的新型储能规模和布局;后者由电网公司投资,通过输配电价回收成本。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来,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新型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可为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因此,这十年来其技术发展迅猛,已逐步实现了兆瓦级至百兆瓦级不同规模的电站化系统集成与推广应用。在此过程中,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以及分布式储能的广域协同聚合是规模化新型储能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式。本文主要聚焦规模化新型储能在电源侧和电网侧的应用场景,从工程应用、检测评价、标准制定等三个方面对新型储能的研究进展做了回顾,论述了过去10年来的技术发展规律、阶段性成果以及里程碑事件,剖析了现存问题及其原因等。最后,针对新型储能系统的应用工程、检测评价、标准制定,对其未来重点攻关方向、机遇与挑战等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新型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运行、安全质量提升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电和光伏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新能源发电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使调峰问题日益突出.燃气电站和电化学储能由于可调范围大、响应速度快,未来有望成为重要的调峰资源.首先,梳理了各省天然气发电调峰、储能调峰相关政策和市场规则,从准入门槛、参与方式、申报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概念,详细分析了包含初始投资、运维检修、燃料成本在内的天然气发电调峰电站、储能电站成本构成;最后,以某省为例,对比燃气发电调峰和储能调峰经济性,定量分析了初始投资、利用小时数、燃料/充电成本等因素对平准化电力成本的影响.通过对比得出,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未来在短时调峰方面,电池储能将比燃气发电调峰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刘坚 《中国能源》2015,(11):40-45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对电力系统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虽然制定了较高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但缺乏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估仍然不足。本研究将在梳理国内外针对电动汽车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电力市场及政策,分析我国未来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方式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两方面,探讨电动汽车储能对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研究分为上、下两篇,此文为下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南方区域电力储能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向好。   方法   研究了南方区域储能相关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需求响应市场规则,从辅助服务交易品种、用户侧需求响应、新能源配储能和独立储能站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方区域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并以用户侧储能投资运营经济性评估为例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   研究表明:电力营销市场竞争条件下,越是在调频、调峰需求量大、灵活性调节资源缺乏的地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或需求响应对系统做出的贡献越大越显著,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越多。   结论   可为电力储能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作为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坚  胡泽春 《中国能源》2013,35(7):32-37
基于V2G技术的电动汽车储能为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智能电网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储能技术较高的成本阻碍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为传统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同时,还可作为电力系统的储能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备用电源。通过智能充放电控制和动力电池的梯次使用,电动汽车可作为电力系统灵活调峰和调频电源,加强电网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接入规模,加快智能电网的构建和交通能源消费的电力化。本文在对电动汽车储能的相关技术及基础设施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电动汽车储能规模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月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正式运行,前期主要以深度调峰和启停调峰两个品种为主,后期逐步扩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如用户侧参与调峰机制、可中断负荷调峰交易、电储能调峰交易。本文结合福建省"源-网-荷"结构,通过对储能发展历程的阐述、储能应用场景的设想和电储能商业盈利模式分析,明确福建储能设施在电力系统和电力辅助市场交易中的定位,并提出福建储能发展及推广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下,电力供给将从以煤电为主导转化为以新能源为主体,加快煤电机组的调峰调频改造是支撑新能源应用快速发展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关键。分析了煤电机组调峰调频技术的现状,指出现阶段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有效措施是进行煤电灵活性改造,但对于中长期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来说,需要着重发展气电及储能等灵活性电力资源;储热调峰技术、抽水蓄能调峰技术、压缩空气储能调峰技术、液流电池调峰技术、飞轮储能调频技术、电磁储能调频技术和电化学储能调频技术,为后续煤电机组调峰调频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储能是一种高效的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平稳源荷随机波动的重要资源,但目前对储能明确的大量需求与其商业模式的模糊形成了鲜明对比。基于此,首先给出商业模式的概念,然后结合储能应用场景对储能商业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基于六要素模型对储能商业模式从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实现价值等6方面进行总体到细节的重构分析,梳理储能商业模式各关键环节的重要因素;为把握储能商业模式设计的出发点、明确储能可参与的电力市场业务、发现储能商业模式构建的内在逻辑关系、促进储能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发展与改善,探究性地提出一个贯穿储能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性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