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对甲苯的吸附及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制的实验装置上,研究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对甲苯气体的吸附及其吸附饱和后采用高温水蒸气解吸、再生。正交实验表明,甲苯气体流量、浓度和粘胶基ACF的填充高度对吸附过程都有显著的影响。最佳操作参数为:温度13.0℃、粘胶基ACF用量1.50 g、填充高度15 cm、甲苯气体流量0.8 m3/h、甲苯进口平均浓度89.7 mg/m3,脱附平均温度136.0℃时,粘胶基ACF对甲苯气体吸附再生效果较好。验证了粘胶基ACF的吸附量与气体进口浓度成正比,与气体流量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硝酸和氢氧化钠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镜(SEM)、Boehm滴定法对活性炭物化性质进行表征,测试改性活性炭对甲醇、甲苯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酸、碱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均有所增大。酸改性表面酸性基团增加,碱改性后活性炭酸性基团减少。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甲醇、甲苯吸附能力有所下降,后经碱改性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组分吸附实验时,甲醇穿透曲线斜率要大于甲苯,穿透时间早于甲苯。在多组分吸附过程中会出现甲苯取代甲醇的吸附现象,使得已经被吸附的甲醇发生脱附,此时甲醇的出口浓度大于进口浓度,形成峰值效应。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填充床脱除水中苯酚及填充床的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红心  纪智玲等 《辽宁化工》2001,30(12):511-513
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填充床脱除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探讨其饱和吸附填充床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当平衡浓度范围为0-0.8kg/m^3时,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能力达230kg/kg(吸附剂),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填充床的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强烈依赖于实验条件,较高的进料浓度,较大的进料速度,以及较短的床层长度都将使填充床穿透较快;用热的NaOH稀溶液可再生被苯酚饱和的活性炭纤维填充床,再生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是一种优异的吸附剂。以褐煤为原料,通过磷酸和氯化锌两种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两种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氯化锌-活性炭和磷酸-活性炭。对其吸附空气中挥发性有害气体甲苯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氯化锌-活性炭具有更少的含氧极性基团,疏水性更好,在干燥条件下甲苯吸附容量224mg/g,在潮湿条件下(80%相对湿度,25℃)仍能保持在222mg/g。而磷酸-活性炭由于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在干燥条件下对甲苯吸附可以达到327mg/g,然而在潮湿条件下由于其亲水性下降到了95mg/g。通过两种化学活化法制备出的活性炭分别可以适用于干燥和潮湿两种不同空气状况下挥发性有害气体甲苯的吸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小斐  杜改平  段潍超  孙慧  赵东风  李石 《化工进展》2021,40(10):5804-5811
以石化企业剩余活性污泥为碳源、4mol/L ZnCl2溶液为活性剂、草酸铜和草酸锰为改性剂,采用固相共混一步煅烧技术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锰负载型污泥基活性炭(SAC-CuMn),并将其用于甲苯气体的吸附研究。考察了不同配比SAC-CuMn样品的吸附性能,探究了铜锰的最优配比方案。当草酸铜和草酸锰质量配比为4∶1时,制备的SAC-CuMn样品产率为52%、比表面积617.77m2/g、总孔容0.61cm3/g、粒度0.5mm,吸附性能最好。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Mappin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SAC-CuMn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探究了SAC-CuMn样品吸附甲苯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铜锰均匀地负载在固相共混法制备的SAC-CuMn材料结构中,当吸附甲苯时,物理吸附和Cu(Ⅰ)络合吸附作用同时进行,可以有效提升污泥基活性炭的甲苯吸附性能,最优SAC-CuMn样品对甲苯的吸附量可达459.09mg/g,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超过500min。  相似文献   

6.
以含金工业废水的处理装置为研究对象及镍离子代替氰化亚金离子,对Φ0.2 m×0.5 m吸附柱中活性炭吸附氰化亚金离子进行数学模拟,得到不同条件下氰化亚金离子的吸附柱穿透曲线和吸附负荷分布曲线. 结果表明,当氰化亚金离子的进料流量为0.001 m3/s,进料浓度为 7.614′10-5 kmol/m3,传质系数为0.001 s-1时,吸附床层开始穿透时间为47.61 h,完全被穿透时间为124.14 h;增大进料流量和进料浓度可提高床层被穿透的速度,而当传质系数≥0.001 s-1时,氰化亚金离子吸附穿透曲线不再随传质系数增大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纤维填充床脱除水中苯酚及填充床的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祝敏  王红心 《辽宁化工》2005,34(2):53-55,57
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净化水中微量的苯酚。在25℃、30℃和35℃下,实验测定活性炭纤维吸附苯酚的吸附平衡等温线,该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0.26kg(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25℃下;0.25kg(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30℃下;0.239kg(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35℃下。水溶液的pH值将影响吸附容量,在碱性条件下吸附容量显著下降,这将有利于吸附剂的再生。苯酚在活性炭纤维填充床的穿透曲线被测量,在5%突破点处的动态吸附容量为0.14kg(苯酚)/kg(活性炭纤维)在25℃下。采用40℃、5%NaOH溶液再生被苯酚饱和的活性炭纤维填充床,再生后吸附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及其等温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波椰壳活性炭和微波再生后的活性炭吸附甲苯.测定了在20,30和40℃条件下甲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30℃下椰壳活性炭和再生活性炭吸附甲苯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323 和0.273 g/g;采用Polanyi吸附势理论预测了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其中...  相似文献   

9.
采制3种活性炭样品进行甲苯、丙酮吸附实验,以重量法计算活性炭对甲苯、丙酮气体的饱和吸附率,并将活性炭物性参数与其关联。结果表明,活性炭物性与其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密切相关,活性炭碘吸附值、总比表面积与甲苯吸附率成明显的负相关,较高中孔与总孔比(V_(mes)/V_t)会促进对甲苯的有效吸附;微孔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越大,活性炭对丙酮的吸附效果越好。此外,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活性炭中孔径小于1.4 nm的微孔及合理的孔径分布对甲苯的吸附起主要作用,孔径1.67~2.22 nm是吸附丙酮的有效孔径。  相似文献   

10.
用Ni(NO3)2改性活性炭,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低浓度煤层气中甲烷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的活性炭改性条件为:Ni(NO3)2浓度0.21 mol/L、活化温度730℃、活化时间67 min. 用该条件下改性的活性炭吸附甲烷,动态穿透时间为550 s,吸附量为58.07 mL/g,吸附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1.
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上的动力学实验 ,得到了在自制糠醛气相加氢制 2 -甲基呋喃催化剂上由糠醛生成糠醇这一步的本征动力学表达式为- r A=1.82× 10 9exp(- 77487/ (RT) ) c A1.0 2 c H1.6  相似文献   

12.
通过SEM,TGA,BET比表面积测定,对影响Pd/C催化剂耐用性诸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芳硝基化合物加氢过程中Pd/C催化剂活性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原料中的杂质在催化剂表面的机械覆盖及高温引起的热衰退所致。改用经精制提纯后的原料,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使催化剂的活性及耐用性得到较大改善。本研究以实验室制备的2%Pd/C为催化剂,经提纯的工厂中间体产品m-β-羟乙基砜硝基苯为原料,在65℃、3.5MPa、乙醇为溶剂、原料∶乙醇∶催化剂=1∶1∶0.05(wt)的条件下反应2h,加氢转化率可达99.7%。催化剂经反复使用5次后,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5h,加氢转化率仍保持81.5%。  相似文献   

13.
共聚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做改性剂,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共聚改性,通过对粘度的测量描述了共聚树脂的固化反应情况。性能测试表明内聚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冲击强度比纯氰酸酯树脂自聚体提高了2倍多,可达12.3kJ/cm^2,热变形温度高达235℃,并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如10kHz 介电常数为2.25,介电损耗角正切<10^-4。共聚树脂中的配比和固化条件对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狭缝式矩形喷动床中多粒度颗粒体系的最大喷动压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15 0 mm× 5 0 mm× 110 0 mm的矩形喷动床中 ,研究了单一粒径体系和二组分及三组分混合粒径颗粒体系的最大喷动压降受颗粒粒径及粒度组成、静止床高和气体入口狭缝宽度的影响情况。实验采用宽度为2、4、6 mm三种宽度的狭缝式气体分布板 ,实验物料为单一粒径分别为 1、1.5、2 mm的玻璃珠。实验表明矩形喷动床的最大喷动压降与上述三种影响因素都有关系。本文还给出了最大喷动压降随这三种因素变化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控制PET/PEN共混物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盛平厚  余瑛  吴刚 《塑料工业》2001,29(1):10-12
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二甲酸乙二酯的共混体系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热稳定剂或酯交换阻止剂,在300℃左右,经不同时间的熔融共混后取样,再经DSC、NMR测试观察,发现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不能阻酯交换反应的发生,酯交换反应程度与所加化学试剂的种类、含量基本夫关,而随熔融共混时间的缩短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17.
电导滴定法测定桉木浆中酚羟基和羧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含水有机介质中电导滴定法测定接木浆中酚羟基和羟基的方法是可行的。较好的滴定条件是:滴定介质为丙酮:吡啶:乙醇:水(40:10:1:1,体积比);样品浓度为2g/L,滴定剂KOH-异丙醇浓度为0.01mol/L。  相似文献   

18.
NB207型低汽气比低变催化剂性能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B2 0 7型催化剂径向抗压碎强度≥ 180N/cm ,堆密度 1.4~ 1.5kg/L ,比表面积 10 0m2 / g。工厂使用情况表明 ,水含量低 ,低温活性好 ,生产强度高 ,易还原 ,且升温还原时间短 ,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木素对纤维素酶解的影响及纤维素酶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氧-碱-蒽醌蒸煮麦草所得纤维素为原料,研究了木素对纤维素酶解的影响及纤维素的酶解,结果表明:对不同木素含量的纤维素,其木素含量越低,纤维素的酶解率就越高。对同一木素含量的纤维素,酶解同时也脱除木素,当T=40~45℃、pH=4.4、底物与酶量之比为1∶0.02时,时间30h,转速为100r/min,可获得较理想的酶解率和木素脱除率。IR结构分析可知,酶解后纤维素的1-4-β-苷键断裂,生成还原糖。  相似文献   

20.
梅乐和  林东强 《化工学报》1998,49(4):470-475
对用双水相分配技术结合温度诱导相分离技术从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进行了研究.考察了GSH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EOPO)/羟丙基淀粉(PES)系统中的分配行为,包括两次分离过程(双水相分配及温度诱导过程)中的不同系统组成、pH等对GSH分配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双水相系统──EOPO400013%,PES10010%,pH=10.5.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从酵母细胞中提取GSH的工艺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分离流程,研究结果表明GSH的总萃取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