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沈林江 《中外电器》2010,(18):40-4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3.
殷亚林 《中外电器》2012,(7):214-2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在学科课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得以变革,为学生的学创造多样化的认知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资源的工具。本文结合初中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突出强调了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崔丽霞 《中外电器》2011,(10):88-88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钱丽雅 《中外电器》2010,(18):42-4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渗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为适应这个信息化的时代,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之初,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师将何去何从呢? 在教学规划中转变课程功能 信息技术课程传授的是信息技术知识,而信息技术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导致了该课程功能转变的两大特殊性:(1)必须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张晓建 《中外电器》2011,(18):84-8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出台以后,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新一轮课程方案中,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但是,多年来,基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该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又保留着独立的课程形态、教材体系,甚至也采取独立的评价方式(如会考)。基于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对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课程评价的认识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的存在,课程评价方式亟需改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注重个体差异、调整评价方式等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丽琴 《中外电器》2010,(10):74-75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其中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以接受、记忆为主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如果不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必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参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内容,对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内容加以改进,并试图通过本课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易学性、实践性等特点,都要求学生要采取跟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要想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引发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与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与进步,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开展了“高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课题项目研究。本课题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行动研究为主,我们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深入分析与思考、细致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几个观点,我将围绕这些观点谈谈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李闫莉 《中外电器》2011,(18):26-27
2000年至今,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在课程开设中,出现了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各校软硬件资源配备不一、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等问题,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如何在诸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上好信息技术课,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既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永恒追求与主题,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玉真 《中外电器》2012,(9):123-1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1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具有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金陵 《中外电器》2013,(12):24-24
“任务单”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产物,是与制作微型教学视频(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微课程学习法的组成之一,最早为昆山市朝阳小学在微课程实验中采用,今年7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中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史雨润 《中外电器》2010,(12):59-59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及支撑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