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所有活动都感受着水循环的恩惠。 世间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接受太阳的能量之后,从大海、陆地开始蒸发,再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以地表水或土壤水的形式得以保持,然后再次从地下涌出,流入河川,汇入大海,再次蒸发变成降水。这样的循环无止无休。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所有活动都感受着水循环的恩惠。  相似文献   

2.
人类需要的水利工程,是那些可持续地促进人类福利提高的水利工程。正如世界水坝委员会所提倡的那样,在经济可行、社会公平以及环境永续的基础上,使人类发展有重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4.
以西安市长乐湖为例应用MIKE21软件模拟研究了城市湖泊的人工水循环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对比分析3个方案在12种工况下的水循环过程中的浓度场演变,通过人为设置不同的进、出水口位置、不同工况组合,来调节分配换水量和换水时间,从而改善城市湖泊的水动力条件、污染物分布。人工水循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湖泊水质,可以使用MIKE21软件进行城市人工湖泊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下水未纳入地下水的公权属性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对水循环全过程进行保护和管理,弥补目前存在的缺失,提升水循环全过程的管理效率。日本于2014年3月通过《水循环基本法案》,并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在重点研究分析该法案出台的背景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理念是将循环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应用到城市水循环中,解释了循环经济下的城市水循环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并提出了循环经济下城市水循环的配套措施,认为将循环经济成功应用到城市水循环的根本是建立起良好的城市水循环管理体制和与此匹配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日本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浮岛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水质日益恶化造成了河流、湖沼、池塘等水生态的严重破坏.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把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放在湿地上,目前正在为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生息空间、创造优美的绿色景观、净化河川、湖沼水质而努力.在此,介绍的人工浮岛技术是日本的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的科研项目,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水循环的概念演变入手,探讨社会水循环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系统辨析社会水循环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社会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及相互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驱动社会水循环的经济学动力机制、水环境代谢机制、区域开发与规划机制、公平效率与决策博弈机制,为深入开展社会水循环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碧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专利的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BL水循环处理工艺,运行费用低、建设成本少、建设周期短,而且运行稳定,适应水质水量变化大,对城镇污水、印染等有极强的处理效果。三峡库区秭归县水田坝乡污水处理厂工程首次采用BL水循环处理工艺,环保部门对该厂运行一年多的监测数据表明,出水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循环"二元演变"程度近十年来日益加剧,但其变化过程却缺乏相应评价。基于城市水循环内涵,结合水资源各种关键属性,从城市水循环系统中水量、水质、生态以及极端事件等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的城市水循环健康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地反映城市水循环健康状况,并以邯郸市为例,评价了该市2007~2012年水循环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07~2010年邯郸城市水循环处于一般病态,2011~2012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2008年的健康得分为2.33,为近10年以来水循环健康的最低点,同时也是水循环健康状况的转折点;在此之后,邯郸市水循环逐渐改善并有望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水环境与水循环的健康之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出解决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在实现水系统健康循环的基本策略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即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键,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介绍了大连、深圳、北京、东北地区等地相继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恢复的研究和实践。这些实践是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雏形的初步应用,显示中国城市排水事业逐渐趋向于水环境的恢复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3.
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核心内容是节水、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包括污水处理)的集成应用,开源节流相结合,通过水的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争取达到零排放的目标。本文在区域良性水循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进行示范,完成了节水、办公楼及路面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绿地灌溉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出了小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零排放的良性循环模式。在示范区内,下雨时路面不产生积水,生活污水被全部处理和应用,绿地灌溉均采用处理后的水,植物长势良好,充分体现了水在小区域的良性循环,该模式对整个北京市的大区域良性水循环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水循环的概念演变入手,探讨提出社会水循环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系统辨析社会水循环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社会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及各相互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驱动社会水循环的经济学动力机制、水环境代谢机制、区域开发与规划机制、公平效率与决策博弈机制,为深入开展社会水循环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中的全部有效水量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将水资源划分为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和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以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人工水平衡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以降水为资源评价的全口径通量,实现水资源的层次化评价和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的水量水质联合评价.以天津市为例,对1980年~2004年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水循环研究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明 《中国水利》2009,(19):27-28
1.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 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全球水资源开发存在九大问题:①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②水质差导致生活贫困和卫生状况不佳,③大部分地区的水质正在下降,④90%的自然灾害与水有关,⑤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紧张,⑥城市用水紧张,⑦水力资源开发不足,(固水资源浪费严重,⑨用于水资源的财政投入滞后。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火险天气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机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森林流域的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问题的研究值得重视。森林火灾通过影响植被、地表枯落物、土壤及生态环境等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各个环节,森林火灾的水文效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森林火灾对降水截留、土壤水文特性、流域蒸散发和径流量等方面分析了森林火灾对流域水循环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由于森林火灾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火烧对流域水循环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未来分析森林火灾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时应考虑植被类型、火的类型及火烧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流域水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试验、理论、方法四个层次探讨了适应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流域水循环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以水资源配置模型与水循环模型耦合为核心,以流域供需水分析和流域生态、环境、经济综合评价为响应的多目标调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黄河流域缺水严重;而在未来情境下缺水将更加严重,大力节水能够较大程度缓解缺水状况。  相似文献   

19.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依然是城市防汛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防汛工作的一项重要挑战,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看海"问题。从海绵城市的作用与局限性分析入手,提出弄清城市水循环规律才能破解城市内涝的机理,只有加强流域统一管理,从上中游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度、下游蓄滞洪区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通盘考虑、优化调度,才能有效减轻城市洪涝灾害。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城市水循环是基础,流域统一管理是根本。  相似文献   

20.
水循环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胡鹏 《水利学报》2020,51(9):1009-1014
流域作为陆地水循环的基本单元,其在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流域水循环逐步演变为"自然-社会"二元模式,流域生态系统也在结构和功能上逐步转化为自然-社会复合结构和功能。本文基于对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与流域生态保护关系的分析,针对黄河流域生态本底和特征,分别从空间格局和时间过程上提出了维护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主要原则和重点,并针对三江源区、祁连山-秦岭、黄土高原、黄河三角洲几个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分析了各区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保护治理的措施建议,以消耗一定的水资源为代价,实现坦化水循环极值性、大幅度减少冲沙用水、恢复自然生态三大功效,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