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紫光的谋略     
今年年初,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就出现了少有的活跃场面。虽然,国内笔记本电脑的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但是随着网络的蔓延,不少IT厂商都开始看好这一市场,涉足于此自然也不在话下。于是,今年自报开始笔记本电脑征程的IT厂商此起彼伏,而且不少国外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在中国设厂。为了快速扩大市场容量,引发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雪崩”,IT厂商开始重施价格战术,以期扩大市场份额。 事实上,在市场低靡的情况下,开  相似文献   

2.
最近半年,《微型计算机》对山寨笔记本电脑予以了高度地关注,毫不夸张地说,山寨笔记本电脑已经取代了山寨手机成为山寨厂商重点培育的“摇钱树”。由于产品价格便宜以及与3G网络紧密结合的超便携电脑发展势头良好,山寨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市场越来越热门。未来,更多山寨厂商将加入战局,原来生产山寨手机的厂商可能纷纷转战笔记本电脑市场。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开始,超薄笔记本电脑成了市场的新宠。富士通、索尼、苹果等大牌厂商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超薄笔记本电脑产品。以生产电脑外设、板卡和笔记本电脑产品著称的台湾厂商华硕,推出了一款型号为S200的超薄笔记本电脑,成为搅动市场的又一杀招。  相似文献   

4.
去年被认为是“笔记本电脑年”,当年笔记本电脑市场持续增长,由此也涌现出明基、八亿时空、夏新、大亚东海、新蓝、新华海、神舟等一系列笔记本电脑厂商。这些笔记本电脑厂商多在局部市场和夹缝市场耕耘,基本上对IBM、HP、DELL、东芝等国际大鳄构不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商用笔记本电脑的呆板沉闷与时尚型笔记本电脑的“中看不中用”,让笔记本电脑市场呈现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尴尬局面。市场抛给众多笔记本电脑厂商的问题是,占采购主流的商用笔记本电脑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笔记本电脑还是奢侈品。虽然在一些行业如记者、作家、高层管理或销售人士等群体中,笔记本电脑已经远远不是奢侈品,而成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对于芸芸众生,那上万甚至几万元的价格让人却步。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国内似乎被看作是身价的一个象征。尽管如此,笔记本电脑近两年在国内市场成倍增长,成为各厂商纷纷看好、欲入其中的火热战场。近闻美国笔记本市场的后起之秀康柏公司将通过北大方正大举开拓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由此可见,笔记本电脑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和规范,中国2000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呈现兴旺的局面。不仅国外著名大品牌,就是国内加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厂商,谁不会说它  相似文献   

7.
由于更前瞻的技术、更强劲的性能,以及直接切入主流市场的价位,64位双核笔记本成为2006年各家笔记本电脑厂商手中的“王牌”。但是笔记本电脑市场早已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尽管有了“双核”这一针强心剂,但是我们仍有疑问:“双核时代,笔记本电脑厂商拼的是什么?”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耿丹告诉我们:“对于用户来说,双核技术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移动应用方式的变革,而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新的消费需求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机会,要激活这个市场则首先要使64位双核技术达到普及的条件。任何先进技术乃至标准都会经过一段时间才…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2007年终对2008年度的笔记本电脑发展趋势做过预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作为笔记本电脑上游厂商的英特尔一再推迟新平台的发布,这直接影响到了各个笔记本电脑厂商推出新产品的时间点——直到9月末,基于迅驰2处理器平台的笔记本电脑才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1998年,不仅笔记本电脑的厂商、经销商对这一年的市场充满了期待,就连市场分析评论家们、各种IT媒体也对这个焦点市场给予很大的关注。回顾1998年全年的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从年初的试图开门红、年中的大量市场公关活动刺激消费到年底的新产品蜂拥而出,从未摆脱过整个大环境的影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多次降息以刺激整个消费市场的启动,笔记本电脑的厂商及经销商并没有因为这些宏观市场的变化赢得钵满盆满,反而因为厂商对市场的把握不足而一路动荡地过去了。  相似文献   

10.
《数码摄影》2004,(5):36-37
以宽屏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在2003年风头出尽,国内外厂商感受到了宽屏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时间众多厂商的宽屏笔记本电脑纷纷上市。2004年的春天,宽屏“春风”热度不减,我们试用了很有代表性的两款新品。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各大笔记本电脑厂商相继在中国推出了新型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促使笔记本电脑市场取得了蓬勃发展,年底之际,本刊记者走访了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的发起和倡导厂商之一——美国康柏电脑公司笔记本市场经理江锦泉先生,探询笔记本产品的发展趋向。 1998年中国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销量与1997年相比有大幅度增长,东芝、IBM、康柏公司三家产品的销量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从销售结构来看,明显趋向于名牌产品。但我国笔记本  相似文献   

12.
华硕不久前推出了其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商务笔记本电脑B53/B43系列机型。作为消费领域内表现不凡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华硕此次出击商务市场是倾力一拼还是厚积薄发?而一向以磐石品质自居的华硕.其新的B系列商务机型表现到底又如何?与已有老牌商务笔记本电脑厂商产品相比,有厅分胜算?  相似文献   

13.
刘栎 《数码世界》2005,4(1):43-44
近一年国内的笔记本市场高速增长,涌现出了明基、夏新、长城、邦甲等一系列笔记本电脑厂商。年初,主板巨头微星科技也推出了笔记本电脑产品,加入了笔记本市场战团,对笔记本市场无疑又是一个冲击。介入国内笔记本市场的厂商如此之多,各自背景自然也不一样。有来自主板配件的技术型厂商,也有显示领域的厂商,还有的企业则有家电背景。他们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不仅如此,有的企业还从渠道方面出发,从下游向上游进行前向一体化发展,通过OEM方式生产、销售笔记本电脑产品。更有甚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03,(24):28-28
现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在整个低迷的IT市场上一支独秀,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战团。纵观今年各大厂商的竞争,从迅驰到宽屏,各种产品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冷静的消费者不难发现,专职保护机器内部设备的外壳却被各大厂商忽视了。日前,邦甲笔记本电脑推山其1800系列产品,采用全镁合金的外壳设计,恰恰迎合了市场的这个空白,为笔记本电脑打造了安全护盾。  相似文献   

15.
笔记本电脑音箱的缤彩纷呈是2008年多媒体音箱市场的最大特点,随着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快速发展,2008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笔记本电脑作为自己的Main machine(主要电脑)。然而限于众多因素,笔记本电脑自身的扬声器却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笔记本电脑音箱被众多音箱厂商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一个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6.
以前以台式电脑为中心的IT厂商正在向着笔记本电脑开始转移。在日本,笔记本电脑的总拥有量已经超过了50%,而在美国也达到了40%。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用户的需求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电脑厂商的推功能力也不能忽视,而且在推广的力度上,厂商的一举一动,往往起决定作用。今年中国电脑市场从年初到年末,有关笔记本电脑的新闻就一直不断。虽然台式电脑有过一些亮点,但相对笔记本电脑来说,也只不过是滑过夜空的一颗流星。面对来势凶猛的笔记本电脑,IT厂商是持什么看法,终有一天笔记本电脑会取代台式电脑吗?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几家IT厂商。  相似文献   

17.
根据IDC的调查,今年一季度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数字为5万多台,这对于年初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厂商来说,无疑是迎头一盆凉水,因为一季度过后将是厂商度日如年的销售淡季,一季度尚且如此,今年上半年估计也不会比去年上半年的10万台好多少,人们不禁要问,今年笔记本电脑市场怎么了? 热点怎么都不热 199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热点频出,众多新品牌入市、“万元”大战、王洪事件、PⅡ登场、NEC广告大战、“全内置 模块化”、反走私浪潮、联想东芝拆装大会等等,这些热点使笔记本成为1998年计算机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这对1998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呈40%以上的数字高速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烘托作用。今年时值6月,笔记本电脑市场却出奇地寂静,没有太多让人心动的作为。 本来AMD介入笔记本电脑芯片市场的竞争是值得人们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然而由于INTEL的巨大惯性,使得厂商在AMD的投入上小心翼翼、浅尝即止,因此除了联想东芝、COMPAQ、恒升等少数厂商推出AMD—K6—2的机型外,其它厂商没有跟进,这多少有些让人遗憾。  相似文献   

18.
据CCI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2004年第三季度笔记本电脑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前十大厂商分别为:IBM、联想、戴尔、东芝、惠普、华硕、方正、三星、SONY、紫光,宏基首度被挤出前10名之外,而此前宏基曾经是2003年第四季全球第五大笔记本电脑厂商、并在今年第三季度荣登欧洲市场第一。  相似文献   

19.
对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2003年春天似乎格外艳阳高照:业内刚刚盘点的结果是,2002年以来,笔记本电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市场增长幅度达到39.7%,成为中国IT产品市场的一大亮点,喜人的笔记本电脑消费高潮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个人电脑》2005,11(2)
AMD能否成功进入移动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态度,原本Intel对下游厂商控制得非常严密,AMD勉强只能说服二线厂商,一线厂商多数牢牢跟随Intel。但随着价格竞争的白热化,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更具性价比优势的AMD移动处理器便成为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