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属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是碳一碳偶联反应中的最重要的反应之一。传统的均相催化体系具有很多的不足,如产物与催化剂不易分离、原料价格昂贵、催化剂不能重复使用等,而使用无配体负载钯的催化剂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综述了近些年来无配体材料负载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载体包括碳材料、多孔分子筛、水滑石、高分子材料、金属氧化物、硅藻土、纤维素、磷灰石和氟硅胶等。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固载钯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易分离、廉价等优点;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结构、性质稳定、容易回收再生等优点,是理想的钯催化剂载体。综述了不同碳材料负载钯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钯催化剂催化卤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生成碳一碳键的Suzuki偶联反应是合成联苯化合物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相比于传统均相钯催化剂的利用率低,污染产品等缺点,磁性钯催化剂易回收,可重复利用,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无配体磁性钯催化剂、无包裹磁性钯配体催化剂以及以碳、氧化硅、聚合物包裹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钯配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S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负载钯及非钯型Suzuki偶联反应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zuki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中构筑碳碳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Suzuki反应催化剂主要是Pd(PPh3)4、Pd(OAc)2等均相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其价格高、化学稳定性较差、难以与反应液分离和回收再利用等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人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的钯材料载体(碳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无机材料等)的非均相催化剂体系,以及基于Ni、Cu、Mn等过渡金属的新型催化体系。这些新型的催化剂体系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均相催化剂的不足。综述了近来Suzuki反应在负载催化剂和非钯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Suzuki偶联反应是在零价钯配合物催化剂的催化下,芳基硼酸与卤代芳烃进行的交叉偶联反应,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C-C键.钯配合物催化剂对Suzuki偶联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是研究Suzuki偶联反应的关键.对含有膦配体、N-卡宾配体、亚胺配体、胺配体和其它配体的钯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作为有效的构建碳-碳键的方法,在天然产物、药物全合成和有机合成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含钯均相催化剂尽管反应活性高,但昂贵钯金属盐或配合物不易回收,痕量残留于目标产品或者废液中,导致目标产品重金属污染和环境污染等弊端,极大地增加了该反应的成本和降低了产品的安全性,因此期望以易回收使用、低钯浸出的异相催化剂来实现对该反应的高效绿色催化。氮杂环卡宾钯配合物(NHC-Pd)在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具有反应活性高、稳定好等优点常被用作异相催化剂的催化中心。该文从异相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多孔硅材料、碳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及磁性纳米粒子等出发,综述了近年来NHC-Pd在异相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今后该研究方向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含氮配体如席夫碱类化合物用于钯催化Suzuki反应,由于其性能稳定,催化反应过程不产生有毒物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钯催化Suzuki反应的常见含氮配体催化性能,讨论了常见含氮配体用于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催化的活性以及反应产物的研究价值,文献发现,大部分的催化剂对Suzuki偶联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琛  熊刚  丁茯  孙亚光 《精细化工》2021,38(8):1542-1549
钯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作为有效的构建碳-碳键的方法,在天然产物、药物全合成和有机合成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含钯均相催化剂尽管反应活性高,但昂贵的钯金属盐或配合物不易回收,痕量残留于目标产品或者废液中,导致目标产品重金属污染和环境污染等弊端,极大地增加了该反应的成本和降低了产品的安全性.氮杂环卡宾钯配合物(NHC-Pd)在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具有反应活性高、稳定好等优点常被用作异相催化剂的催化中心.该文从异相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多孔硅材料、碳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及磁性纳米粒子材料等出发,综述了近年来NHC-Pd在异相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这些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Suzuki芳基偶联反应是构建联苯芳烃和多联苯芳烃结构单元的重要反应之一。传统的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剂多数是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很高,但存在催化剂回收困难、污染产品等缺点。固定化技术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Suzuki偶联反应的催化剂研发的热点。综述了近些年来以无机碳、金属氧化物、多孔分子筛等无机材料为载体负载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Ni催化Suzuki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镍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各类卤代芳香烃、磺酸芳基酯、有机硼等底物参与的Suzuki反应在反应条件方面的改进,随着催化剂、配体、还原剂的活性提高,反应条件越来越温和。比较了镍催化剂与钯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镍催化剂向着稳定、高效、价廉的方向发展,且比钯催化剂适用范围广,是钯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介绍了新型的含氮杂环卡宾及非均相镍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合适的钯催化作用下,可将廉价易得、低活性的氯代芳烃应用于C—C键和C杂键形成的偶联反应。对偶联反应用钯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钯催化剂可有效地催化带有多种体取代基的氯代芳烃或氯代杂芳烃,发生Suzuki、Negishi、Stille和Heck等多种偶联反应,获得较高的收率和很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钯催化C-C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负载型钯催化剂具有分离简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述了不同载体催化剂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Pd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是构建C-C键的重要反应之一,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的Suzuki偶联反应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含有Pd配体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直接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可提高催化活性,容易实现产物与催化剂分离.固载化离子液体可有效地解决催化剂难以重复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Suzuki-Miyaura反应是一类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C-C键合成反应。反应多数是在均相金属钯配体催化剂催化下完成。均相催化具有催化效率高、产品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催化剂回收困难,增加了反应成本,限制了其应用。非均相金属钯配体催化剂是将均相金属钯配体催化剂固载到载体上,使其在不影响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同时,实现循环使用,已成为Suzuki-Miyau-ra反应的研究热点。对几年来以有序介孔材料MCM-41和SBA-15、无机载体SiO2和Al2O3、聚苯乙烯和聚乙二醇等合成材料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非均相金属钯配体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Dendrimer‐stabilized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were formed in the reduction of palldium bis(acetylacetonate) [Pd(acac)2] in the presence of phosphine dendrimer ligands using hydrogen in tetrahydrofuran. The resulting Pd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31P NMR and 31P MAS NM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ndritic phosphine ligands were oxidized to phosphine oxides. These dendrimer‐stabilized Pd nanoparticles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Suzuki and Stille coupling reactions and hydrogenations. The dendritic wedges served as a stabilizer for keeping the nanoparticles from aggregating, and as a vehicle for facilitating the separation and/or the recycling of the Pd catalyst. In the case of the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these Pd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efficiency (TON up to 65,000) and air stability a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homogeneous catalyst 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Pd(PPh3)4].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bulky dendritic substrate suggest that the Pd nanoparticles might act as reservoir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species, and that the reaction is actually catalyzed by the soluble Pd(0) and/or Pd(II) species leached from the nanoparticle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